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90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包括第一合页固定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结构相同的第二合页固定座,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与第二合页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的内部顶端设有供电装置、底端设有防火装置,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的内部设有充电装置以及安全性监测装置,所述防火装置和安全性监测装置的驱动端均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执行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安装完成后,能够使安装在门上的铰链看不出过线痕迹,可过安全弱电系统,且增强了入户门的防火、防盗功能与电气的安全性。防盗功能与电气的安全性。防盗功能与电气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入户门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

技术介绍

[0002]入户门就是进入房屋的第一道门,也叫进户门,铰链又称合页,为了保证住户方便进出,以及为了保证户内良好的居住环境,入户门往往使用铰链作为门扇和门框之间的连接结构。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2021451374.2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防尘静音入户门可知,该入户门包括入户门主体和门内支撑架,入户门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门内支撑架,入户门主体中部一侧设置有门锁,入户门主体内部上方靠近门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电机,入户门主体内部上方靠近气泵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压气泵,加压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本技术中,设置有三个高压气罐,配合光线传感器和连通器,可在开门时自动连通一个高压气罐,通过出气管和多个喷气嘴的作用,可形成一道气墙吹开灰尘,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在关门时也可与门框配合形成一个高压气垫,对入户门进行缓冲,防止关门过快与门框撞击产生噪音,加强了入户门的实用性。
[0004]但上述入户门仍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入户门虽然能够对入户门进行缓冲,防止关门过快与门框撞击产生噪音,但传统的入户门需要安装电子锁以保证安全性,门框与门扇铰链侧缝隙处嵌入式明装过线器,需要外接电源线穿入过线器进入门体,影响门体整体美观及降低防火、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包括第一合页固定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结构相同的第二合页固定座,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与第二合页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的内部顶端设有供电装置、底端设有防火装置,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的内部设有充电装置以及安全性监测装置,所述防火装置和安全性监测装置的驱动端均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执行端相连接;
[0008]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内部的磁吸式发射头,以及与所述磁吸式发射头相连接的充电线;
[0009]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壳体上的磁吸式接收头,与所述磁吸式接收头相连接的输电线,以及套设于所述磁吸式接收头外部的调节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嵌入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壳体上的第一滑动座,嵌入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壳体上的第二滑动座,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内壁转动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铰链片,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铰链片,所述第二铰链片位于所述第一铰链片的底端,第一铰链片、第二铰链片能够隐藏至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的内部,减少入户门闭合时,门扇与门板之间的间隙。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装置的固定盒,固定于所述固定盒一侧表面的锁紧板,以及固定于所述锁紧板远离固定盒的一侧表面的锁紧盖,通过锁紧盖减少其开口的缝隙,由于锁紧板从固定盒上凸出,以便于工人通过锁紧板固定固定盒。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板上下两端的调节孔,以及设于所述锁紧盖上下两端的螺孔,由于调节孔为螺栓预留了上下活动的空间,从而方便工人安装锁紧盖以及固定锁紧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的固定盒内壁上的导向筒,以及设于所述导向筒内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磁吸式接收头相抵接,铰链在闭合时,磁吸式接收头在弹簧的挤压下,使磁吸式接收头与磁吸式发射头两面同心接触,确保电源正常输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铰链片一端的第一旋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铰链片一端的第二旋转轴,以及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铰链片和第二铰链片的第二铰链片,所述第一铰链片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片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二滑动座的壳体转动连接,第一铰链片通过第一旋转轴第一滑动座的壳体转动连接,第二铰链片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二滑动座的壳体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火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执行端相连接的第一接线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线组件的执行端相连接的电压探测模块,所述电压探测模块通过导线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接,带有电压值的电信号传输至第一单片机内部,通过第一单片机对电平的高低来检测电子锁是否正常连接电池的电源接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壳体外表面的金属触片,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的第二滑动座外表面的触点板,所述触点板通过导线与电压探测模块相连接,金属触片与触点板上的触点相接触时,从而通过金属触片连通电池与触点板,以使触点板在铰链闭合时为电压检测模块供电。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性监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座顶端的第二接线组件,所述第二接线组件与所述第一接线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接线组件的执行端连接有烟雾传感模块,所述烟雾传感模块通过导线与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座内壁上的第二单片机相连接,通过烟雾传感模块探测外界的烟雾浓度,并将该带有烟雾浓度信息的电信号传递给第二单片机,从而通过第二单片机判断外界的烟雾浓度是否超标。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性监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内壁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相连接,当第二单片机判断外界的烟雾浓度超标时,通过第二单片机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其一,本铰链在安装完成后,能够使安装在门上的铰链看不出过线痕迹,可过安全弱电系统,且增强了入户门的防火、防盗功能与电气的安全性,具体为:当第一合页固定座
与第二合页固定座中的锁紧盖相互贴近时,通过与充电器相连接的充电线为磁吸式发射头供电,通过磁吸式发射头为磁吸式接收头供电,通过输电线引导电流经过磁吸式接收头和电池,以使电池为安装在入户门上的电子设备供电,以使安装在门上的铰链看不出任何过线痕迹。
[0021]其二,本铰链能够在入户门闭合时对电子锁的通电状况进行检查,以提高防盗性能,能够在入户门打开时,对外界烟雾浓度进行探测,以提高安全性。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爆炸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爆炸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爆炸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爆炸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第五爆炸图;
[0030]图8为图6的A区结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合页固定座(10)以及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结构相同的第二合页固定座(70),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与第二合页固定座(70)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0)相连接,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的内部顶端设有供电装置(30)、底端设有防火装置(50),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70)的内部设有充电装置(40)以及安全性监测装置(60),所述防火装置(50)和安全性监测装置(60)的驱动端均与所述连接装置(20)的执行端相连接;所述供电装置(30)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内部的磁吸式发射头(31),以及与所述磁吸式发射头(31)相连接的充电线(32);所述充电装置(40)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70)壳体上的磁吸式接收头(41),与所述磁吸式接收头(41)相连接的输电线(42),以及套设于所述磁吸式接收头(41)外部的调节组件(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0)包括嵌入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壳体上的第一滑动座(21),嵌入于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座(70)壳体上的第二滑动座(2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21)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22)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铰链片(23),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22)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21)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铰链片(26),所述第二铰链片(26)位于所述第一铰链片(23)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装置(20)的固定盒(11),固定于所述固定盒(11)一侧表面的锁紧板(12),以及固定于所述锁紧板(12)远离固定盒(11)的一侧表面的锁紧盖(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座(10)还包括设于所述锁紧板(12)上下两端的调节孔(14),以及设于所述锁紧盖(13)上下两端的螺孔(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入户门的智能安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新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曼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