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M-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87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4,4'

亚甲基二(2

甲基
‑6‑
乙基苯基异氰酸酯),是一种结构性能与市场上MDI相似的异氰酸酯,性能上相较于MDI刚性稍有不足,但是在拉伸强度上有所提高,且该异氰酸酯毒害性相比MDI较弱,异氰酸酯基团邻位有取代基使其活性降低易于室温保存,可考虑在部分条件下逐步取代MDI。
[0003]其制备方法将4,4'

亚甲基双(2

甲基
‑6‑
乙基苯胺)即M

MEA和三光气按比例分别与无水氯苯混匀,再经过冷反应、热反应、过滤分离物料溶液和活性炭,得到产品溶液,经浓缩结晶后得到产品晶体,再经蒸馏提纯得到高纯度产品。针对上述方法,开发了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 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得到结构性能与市场上MDI相似的异氰酸酯产品,实现了溶剂的回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包括第一配料釜和第二配料釜,所述第一配料釜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配料釜的出料口分别连通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内部设有乳化装置,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浓缩设备,所述浓缩设备的出料口连通蒸馏设备。
[000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第一反应釜顶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框体两侧内壁上以及搅拌轴上分别设有多个切割刀片。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浓缩设备包括浓缩釜,所述浓缩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浓缩釜的内部设有锚式搅拌器,所述浓缩釜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溶剂储罐,所述溶剂储罐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真空缓存罐。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蒸馏设备包括蒸馏釜,所述蒸馏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蒸馏釜的内部设有框式搅拌器,所述框式搅拌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蒸馏釜的排气口连通收集罐,所述收集罐的排空口连通真空缓冲罐。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罐的排空口处设有捕集器,所述捕集器包括
中空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盘管,所述盘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捕集板。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蒸馏釜的排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收集罐,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冷却夹套。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反应釜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未凝气体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第一进液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连通第二反应釜,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进液口。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本体的顶部另一侧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本体的一端封闭,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本体的侧壁平行,且所述挡板的高度为本体侧壁高度的2/3。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配料釜和所述第二配料釜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计。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M

MEA异氰酸酯化装置,包括第一配料釜和第二配料釜,第一配料釜的出料口和第二配料釜的出料口分别连通第一反应釜,第一反应釜的内部设有乳化装置,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过滤设备,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浓缩设备,浓缩设备的出料口连通蒸馏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将4,4'

亚甲基双(2

甲基
‑6‑
乙基苯胺)投入装有无水氯苯的第一配料釜内,将三光气通入装有无水氯苯的第二配料釜内,第一配料釜内的搅拌器和第二配料釜内的搅拌器分别将各自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匀,然后借助液位差将第二配料釜内的料液导入第一反应釜内,然后再将第一配料釜内料液滴加入第一反应釜内,同时开启第一反应釜内的乳化装置,通过乳化装置的乳化效应使得料液充分乳化分散和合成反应,通过第一反应釜外壁夹套中的冷媒控制反应温度在

10℃

10℃,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再将反应料液输送至第二反应釜中,通过夹套中的热媒控制反应温度在90

95℃,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反应结束,料液再经过过滤设备过滤,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浓缩设备中经过加热浓缩处理后,将含有晶体的料液输送至蒸馏设备,经过加热蒸馏处理后,收集的蒸馏组分即为4,4'

亚甲基二(2

甲基
‑6‑
乙基苯基异氰酸酯)。利用上述生产装置,保证了反应的进行,实现了对溶剂的回收,而且还得到了目的产物。
[0018]由于乳化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与第一反应釜顶部的电机相连接,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框,搅拌框的框体两侧内壁上以及搅拌轴上分别设有多个切割刀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搅拌框以及搅拌框上的多个切割刀片对第一反应釜内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匀,促进物料乳化反应;上述乳化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止物料粘连。
[0019]由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夹套,第二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第一反应釜利用夹套中的冷媒控制反应温度,第二反应釜利用夹套中的热媒控制反应温度,利用搅拌轴和搅拌桨叶对反应料液进行搅拌混合,促进料液充分反应。
[0020]由于浓缩设备包括浓缩釜,浓缩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浓缩釜的内部设有锚式搅拌
器,浓缩釜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溶剂储罐,溶剂储罐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连通真空缓存罐。通过夹套中的热媒对浓缩釜内的料液进行加热浓缩,通过锚式搅拌器对釜体内的料液进行搅拌,料液中的溶剂蒸汽通过排气口进入第一冷凝器,经过冷凝后的冷凝液进入溶剂储罐进行收集,溶剂储罐中未冷凝的气体经过第二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料釜和第二配料釜,所述第一配料釜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配料釜的出料口分别连通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内部设有乳化装置,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浓缩设备,所述浓缩设备的出料口连通蒸馏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第一反应釜顶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框体两侧内壁上以及搅拌轴上分别设有多个切割刀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设备包括浓缩釜,所述浓缩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浓缩釜的内部设有锚式搅拌器,所述浓缩釜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通溶剂储罐,所述溶剂储罐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真空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M

MEA生产异氰酸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设备包括蒸馏釜,所述蒸馏釜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蒸馏釜的内部设有框式搅拌器,所述框式搅拌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蒸馏釜的排气口连通收集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辉刘崇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崇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