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体组织检测分析装置。具体是一种在体超光谱成像诊断仪。用于临床医学诊断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医学诊断方法如医生的望诊、X射线透视、CT、B超、MRI、内窥镜等都是基于形态学诊断原理的方法。这些诊断方法主要是从发生病变的形态上进行分析,无法确切诊断病变的程度,至于病变产生的生物化学等细微变化,这些诊断手段更是无法检测。另外,由于这些诊断方法是基于形态学的方法,只有当病变部位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检测出,无法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学和医学发展经历了依靠外观辨认的解剖生物学阶段(组织学阶段)和深入细胞层次的显微细胞生物学阶段,目前正在向分子生物医学更高阶段发展。分子生物医学研究表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在本质上反映分子调控的改变所引发的生物体生理分子水平和整体机能的变化。如果能够在体(in vivo)检测出活体组织发生的异常生物化学变化,则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可以真正达到疾病的早期诊断;也可以用于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的定量评估、给药途径以及药物剂量学,指导疾病的治疗。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与保健,对于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体超光谱成像诊断仪,包括光纤(2)、内窥镜(3)、聚光镜(4)、激发光源(5)、入射透镜(6)、色散单元(7)、CCD(8)、色散单元控制器(9)和计算机(10),其特征在于激发光源(5)、聚光镜(4)、内窥镜(3)、入射透镜(6)、色散单元(7)、CCD(8)依次成光路连接;CCD(8)输出信号电缆连接计算机(10),计算机(10)连接色散单元控制器(9)及激发光源(5),色散单元控制器(9)连接色散单元(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体超光谱成像诊断仪,包括光纤(2)、内窥镜(3)、聚光镜(4)、激发光源(5)、入射透镜(6)、色散单元(7)、CCD(8)、色散单元控制器(9)和计算机(10),其特征在于激发光源(5)、聚光镜(4)、内窥镜(3)、入射透镜(6)、色散单元(7)、CCD(8)依次成光路连接;CCD(8)输出信号电缆连接计算机(10),计算机(10)连接色散单元控制器(9)及激发光源(5),色散单元控制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