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耳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38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4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接耳廓,包括:连接部,用于与用户的耳部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其中,耳部为用户的外耳廓与头皮的交接部位,或者,为用户的外耳廓上的部分或全部;耳廓部,呈喇叭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耳廓部与用户的外耳廓相接,且耳廓部的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外接耳廓可以通过喇叭状的耳廓部收集声波,传递至用户的耳道,由于喇叭状的耳廓部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收集声波的范围更大,传递至用户耳道的声波更强,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听到的声音分贝,改善用户的听力。并且,此种方式通过纯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可改善用户的听力,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接耳廓


[0001]本申请涉及听力辅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接耳廓。

技术介绍

[0002]声音是人类最直接、最丰富、最高效的表达方式,但国内却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听障人士,他们超过2700万人,相当于每50个人就有一个听障人士。听力障碍(dysaudia)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听力严重减退称之为聋,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言语。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hearing loss)。
[0003]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体,听力减退非常普遍,听障发生率较高。对于听力减退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通常表现为:患者依稀能够听见一些说话声,与人交谈需要特别大声;看电视需要放到特别大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和谐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
[0004]但绝大部分的听力减退的老年人,通常也自觉自身听力减退,但对于此种情况,他们通常都是采取不作为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为:其一,对于听力减退的情况认识有限,通常认为是常见现象,得过且过,不主动了解改善听力的方式;其二,目前助听器的价格普遍不低,且使用相对复杂,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要去学习使用助听器,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且不太愿意花费较高成本去尝试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其三,佩戴助听器比较明显,难免受到异样的眼光,也导致听力减退的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助听器。因此,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对听力减退人群的听力起到不错的改善效果的物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耳廓,以低成本的方式改善听力减退人群的听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接耳廓,包括:连接部,用于与用户的耳部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其中,耳部为用户的外耳廓与头皮的交接部位,或者,为用户的外耳廓上的部分或全部;耳廓部,呈喇叭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所述耳廓部与用户的外耳廓相接,且所述耳廓部的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
[000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外接耳廓的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用户的外耳廓与头皮的交接部位或者外耳廓上的部分或全部)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而外接耳廓上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喇叭状的耳廓部(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在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耳廓部与用户的外耳廓相接。那么,外接耳廓就可以通过喇叭状的耳廓部收集声波,传递至用户的耳道,由于喇叭状的耳廓部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收集声波的范围更大,传递至用户耳道的声波更强,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听到的声音分贝,改善用户的听力。并且,此种方式通过纯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可改善用户的听力,提升用户
的生活质量。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所述耳廓部以用户的耳道为中心。
[0010]在该实现方式中,在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耳廓部以用户的耳道为中心,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收集的声波传导至用户的耳道,提升听力改善效果。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耳廓部的边缘具有沟回。
[0012]在该实现方式中,耳廓部的边缘具有沟回,可实现增压,更利于改善听力。
[00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头戴固定结构和耳部固定结构,所述头戴固定结构呈拱形,两端各接一个耳部固定结构;所述耳部固定结构包括中空的圈状架,所述耳廓部设置在所述圈状架上,且位于所述圈状架的外侧,所述圈状架的内侧附着有柔性垫,其中,所述圈状架的外侧为佩戴时远离用户的一侧,所述圈状架的内侧为佩戴时贴近用户的一侧;将拱形的所述头戴固定结构佩戴于用户的头部时,所述圈状架的内侧的柔性垫与用户的外耳廓接触并保持相对稳定,所述圈状架的中空部分连通用户的耳道与外界,所述耳廓部呈喇叭状位于用户的耳部。
[0014]在该实现方式中,连接部的头戴固定结构呈拱形,两端各接一个耳部固定结构,耳部固定结构包括中空的圈状架,耳廓部设置在圈状架上,且位于圈状架的外侧,圈状架的内侧附着有柔性垫,圈状架的外侧为佩戴时远离用户的一侧,圈状架的内侧为佩戴时贴近用户的一侧。将拱形的头戴固定结构佩戴于用户的头部时,圈状架的内侧的柔性垫与用户的外耳廓接触并保持相对稳定,圈状架的中空部分连通用户的耳道与外界,耳廓部呈喇叭状位于用户的耳部。这样可以将外接耳廓与耳套(例如保暖耳套)相结合,不仅便于用户佩戴,还能够保证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且能够将外接耳廓装饰化,减少引人注目的因素,给用户更佳的佩戴体验。
[00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圈状架包括内圈架、外圈架和连接件,所述外圈架与所述头戴固定结构连接,其中,所述头戴固定结构与所述外圈架的连接处所在方向视为0点方向;所述内圈架与所述外圈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保持固定,其中,所述内圈架位于所述外圈架内部,且以内侧为基准时所述外圈架相较于所述内圈架呈边沿突出状,所述连接件的中线位于3点方向;所述柔性垫设置在内圈架内侧与外圈架的内侧的表面上,且在所述内圈架与所述外圈架之间的空隙处形成沟槽;所述耳廓部设置在所述外圈架上,连接范围位于6点方向至12点方向。
[0016]在该实现方式中,圈状架包括内圈架、外圈架和连接件,外圈架与头戴固定结构连接(头戴固定结构与外圈架的连接处所在方向视为0点方向);内圈架与外圈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保持固定,其中,内圈架位于外圈架内部,且以内侧为基准时外圈架相较于内圈架呈边沿突出状,连接件的中线位于3点方向;柔性垫设置在内圈架内侧与外圈架的内侧的表面上,且在内圈架与外圈架之间的空隙处形成沟槽;耳廓部设置在外圈架上,连接范围位于6点方向至12点方向。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外接耳廓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用户的外耳廓可置于内圈架与外圈架形成的“碗”状结构中,而用户外耳廓的边沿则可以通过内圈架与外圈架之间的空隙处的沟槽容纳,极大地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感,而柔性垫(例如填充绒毛的材
质)可以进一步形成缓冲,不仅可以提升佩戴的舒适度,防止对用户耳部的机械性压伤,还能够保暖,完美地将外接耳廓与保暖耳套融合,且克服了传统的保暖耳套影响用户正常听觉的缺陷。而连接件的中线位于3点方向,正好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不需要容纳用户的外耳廓。外接耳廓的耳廓部设置在外圈架上,连接范围位于6点方向至12点方向,呈喇叭状,可以非常有效地接收用户侧前方的声波,非常适应用户日常的交谈场景,看电视、听音乐等日常娱乐场景,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
[001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圈架的侧表面上环设有滑槽,且滑槽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接耳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用于与用户的耳部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其中,耳部为用户的外耳廓与头皮的交接部位,或者,为用户的外耳廓上的部分或全部;耳廓部,呈喇叭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所述耳廓部与用户的外耳廓相接,且所述耳廓部的尺寸大于人体的外耳廓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耳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与用户的耳部连接时,所述耳廓部以用户的耳道为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耳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部的边缘具有沟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接耳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头戴固定结构和耳部固定结构,所述头戴固定结构呈拱形,两端各接一个耳部固定结构;所述耳部固定结构包括中空的圈状架,所述耳廓部设置在所述圈状架上,且位于所述圈状架的外侧,所述圈状架的内侧附着有柔性垫,其中,所述圈状架的外侧为佩戴时远离用户的一侧,所述圈状架的内侧为佩戴时贴近用户的一侧;将拱形的所述头戴固定结构佩戴于用户的头部时,所述圈状架的内侧的柔性垫与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