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31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包括导轨,其外壁两侧设置有轨槽,所述导轨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贯穿于所述导轨顶部的供油辊;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的上端及两侧,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轨槽相配合的抱轨,当滑块在移动时会带动推块同步前行,而推块则可通过齿条带动供油辊形成啮合旋转,供油辊在旋转过程中其底部与储油腔接触并将腔室中的润滑油持续的翻转上来,润滑油在受到挤压后会通过导油槽流向轨槽,并给主滚珠和辅助滚珠提供润滑接触,润滑油的持续供应不仅会减少设备的运转噪音,还会增加滑块移动的平顺性,在减少摩擦力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增加轨道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


[0001]本技术涉及滚珠式导轨
,具体为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

技术介绍

[0002]滚珠式导轨分轻型钢珠滑轨和重型钢珠滑轨,是供运动部件在其上滑动的轨道,一般为槽形,运动部件端部固定有滚轮、滚珠或滑块,将滑块、滚轮或滚珠卡进轨道沟槽内,即可在沟槽内滑动,使运动部件在滑轨上移动;目前,现有的滚珠线性导轨并且不具有储油组件,运转时噪音较大,运转平顺性和润滑性不足,导轨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在负荷增大的情况下,相互摩擦更加严重,设备损耗更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有储油组件、运转噪音大和磨损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能够在导轨运行时通过储油腔等组件的配合给滑块提供持续性的润滑油供应,使得滑块能够平顺运行,并减少金属磨损,同时还可对挤出的润滑油进行回流进而重复循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包括:
[0005]导轨,其外壁两侧设置有轨槽,所述导轨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贯穿于所述导轨顶部的供油辊;
[0006]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的上端及两侧,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轨槽相配合的抱轨,所述抱轨的两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轨槽形成滑动抵贴的主滚珠,所述抱轨的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供油辊构成弹性抵贴的推块。
[0007]优选的,所述供油辊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构成铰接连接的转轴,所述供油辊的外壁一圈以及所述推块的底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导轨的上壁两侧同时位于所述供油辊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导油槽,且导油槽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轨槽的上部。
[0008]优选的,所述轨槽的底部两侧同时位于所述主滚珠的下方设置有沉积槽,所述沉积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导油腔,且导油腔向储油腔的方向呈向下倾斜。
[0009]优选的,所述抱轨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可容纳推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与推块相连接的弹簧,且推块通过弹簧与安装槽之间构成弹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抱轨的两侧同时位于所述主滚珠的上部设置有辅助滚珠,所述辅助滚珠滑动抵贴于所述轨槽的内壁,所述导轨通过抱轨中的主滚珠和辅助滚珠与所述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沿所述抱轨边缘一圈环绕的刮油片,所述刮油片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导轨外壁互不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一)通过储油腔、供油辊和导油槽等组件的设置,当滑块在移动时会带动推块同步前行,而推块则可通过齿条带动供油辊形成啮合旋转,供油辊在旋转过程中其底部与储油腔接触并将腔室中的润滑油持续的翻转上来,润滑油在受到挤压后会通过导油槽流向轨槽,并给主滚珠和辅助滚珠提供润滑接触,润滑油的持续供应不仅会减少设备的运转噪音,还会增加滑块移动的平顺性,在减少摩擦力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增加轨道的使用寿命。
[0014](二)通过沉积槽和导油腔的设置,由于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在供油辊的作用下会持续减少,在减少的同时其腔室还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吸力,并通过导油腔将聚集在沉积槽中的润润滑重新导入储油腔进行二次循环,润滑油在持续供应的同时会进行反复循环,大幅减少了油的消耗和后期维护频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供油辊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轨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导轨;110、轨槽;120、储油腔;130、供油辊;140、齿条;150、沉积槽;160、导油腔;170、导油槽;200、滑块;210、抱轨;2101、主滚珠;2102、辅助滚珠;220、推块;230、弹簧;240、安装槽;250、刮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能够在导轨运行时通过储油腔等组件的配合给滑块提供持续性的润滑油供应,使得滑块能够平顺运行,并减少金属磨损,同时还可对挤出的润滑油进行回流进而重复循环。
[0024]图1

图4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的全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主体部分包括导轨100和滑块。
[0025]导轨100,其外壁两侧设置有轨槽110,导轨100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储油腔120,储油腔120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贯穿于导轨100顶部的供油辊130,供油辊130的两侧设置有与导轨100构成铰接连接的转轴,供油辊130的外壁一圈以及推块220的底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条140,导轨100的上壁两侧同时位于供油辊130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导油槽
170,且导油槽170的末端延伸至轨槽110的上部,当滑块200在移动时会带动推块220同步前行,而推块220则可通过齿条140带动供油辊130形成啮合旋转,供油辊130在旋转过程中其底部与储油腔120接触并将腔室中的润滑油持续的翻转上来,润滑油在受到挤压后会通过导油槽170流向轨槽110,并给主滚珠2101和辅助滚珠2102提供润滑接触,润滑油的持续供应不仅会减少设备的运转噪音,还会增加滑块200移动的平顺性,在减少摩擦力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增加轨道的使用寿命,轨槽110的底部两侧同时位于主滚珠2101的下方设置有沉积槽150,沉积槽150的槽底设置有与储油腔120相连通的导油腔160,且导油腔160向储油腔120的方向呈向下倾斜,进入至轨槽110的润滑油会逐渐的流向至沉积槽150中,由于储油腔120内的润滑油在供油辊130的作用下会持续减少,在减少的同时其腔室还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吸力,并通过导油腔160将聚集在沉积槽150中的润润滑重新导入储油腔120进行二次循环,润滑油在持续供应的同时会进行反复循环,大幅减少了油的消耗和后期维护频率。
[0026]滑块200,滑动于导轨100的上端及两侧,滑块200的内侧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00),其外壁两侧设置有轨槽(110),所述导轨(100)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储油腔(120),所述储油腔(120)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贯穿于所述导轨(100)顶部的供油辊(130);滑块(200),滑动于所述导轨(100)的上端及两侧,所述滑块(200)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轨槽(110)相配合的抱轨(210),所述抱轨(210)的两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轨槽(110)形成滑动抵贴的主滚珠(2101),所述抱轨(210)的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供油辊(130)构成弹性抵贴的推块(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辊(130)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00)构成铰接连接的转轴,所述供油辊(130)的外壁一圈以及所述推块(220)的底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条(140),所述导轨(100)的上壁两侧同时位于所述供油辊(130)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导油槽(170),且导油槽(170)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轨槽(110)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式承重型滚珠线性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槽(110)的底部两侧同时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勇张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