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627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包括:当具有电缆地层测试资料时,则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压力预测试资料进行流度转换,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电缆泵抽测试资料开展泵抽压力资料解释,得到泵抽试井渗透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及泵抽试井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若仅有常规测井资料,则根据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对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及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渗透率升尺度归一化,得到大尺度动态有效渗透率;基于大尺度动态油相渗透率及目标油层的层厚、流体粘度对目标层段进行产能预测。流体粘度对目标层段进行产能预测。流体粘度对目标层段进行产能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上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本高,技术经济风险较大,准确的储层渗透率评价和产能预测对完井设计、方案和生产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电性特征规律复杂,基于常规测井的静态渗透率评价方法和流程精确描述渗透率难度大,难以直接用于预测单井产能。此外,海上DST测试和完井试油作业更复杂、成本高昂,只在少数关键井上应用。
[0003]此外,在油气藏勘探开发阶段,地质及油藏研究人员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多种渗透率信息,不同渗透率信息之间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匹配现象,制约了油藏精细化描述。尤其对于低渗储层,其动态渗透率与静态渗透率差异大;一方面是反映了储层渗透率的不同属性,另一方面也表征了不同尺度的渗透率信息;各种不同尺度渗透率信息转换规律认识不清,制约储层精细评价及产能评估,影响海上油气藏勘探及开发部署决策。
[0004]现有技术也提供了一种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通过对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岩石断裂力学、原油的流动特征和地质储量规模等各项参数分析,建立地层岩石可压系数与原油的储渗系数之间的关系。统计同类油藏开发区已完钻井的各项相关参数,建立不同单井产能大小下的原油储层岩石的可压系数与原油的储渗系数之间的关系图版,利用图版可开展油藏综合评价与产能预测分析。其虽然综合考虑了储层的岩石断裂力学、原油的流动特征和地质储量规模等各项油藏基础参数对产能进行预测,但是其没有对储层不同尺度的渗透率进行考量,使得整体的产能预测模型准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充分考虑储层的多尺度渗透率,进行动态渗透率的准确评估和完井前快速产能预测,提高产能预测速度及准确度,大大减少测试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目标区域内的井的测井资料,所述测井资料包括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以及DST测试资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常规测井资料;判断目标测井是否具有电缆地层测试资料,若是,则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压力预测试资料进行流度转换,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电缆泵抽测试资料开展泵抽压力资料解释,得到泵抽试井渗透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及泵抽试井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若否,则直接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中的渗透率结合岩心测试分析资料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精细刻画
纵向非均质性并划分小层,对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进行渗透率升尺度归一化,得到用于表征主力储层段渗流能力的大尺度动态有效渗透率;
[0009]基于大尺度动态渗透率及目标油层的层厚、流体粘度对目标层段进行产能预测。
[0010]本方案中以电缆地层的数据为核心,对各个储油层的渗透率进行评估,进而解释大尺度动态油相有效渗透率,而对于没有电缆地层测试资料的井,则通过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渗透率耦合以及升尺度归一化,得到大尺度动态油相有效渗透率,然后基于大尺度动态油相有效渗透率进行产能预测,这样预测得到的总产能充分考虑了各个尺度的渗透率,其可以实现完井前快速产能预测,且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对海上低渗透油气田开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0011]优选地,上述的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压力预测试资料进行流度转换,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在目标层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压力预测试,得到地层温度和预测试流度;
[0013]采用Van

Wingen+Frick、Meehan

Ramey+Frick或Matthews

Russell公式获取不同地层温度下泥浆滤液粘度;
[0014]基于实际泵抽获得的实时粘度对Van

Wingen+Frick、Meehan

Ramey+Frick或Matthews

Russell公式进行刻度,得到区域不同温压条件下泥浆滤液粘度计算图版;
[0015]基于压力预测试的地层温度,在泥浆滤液粘度计算图版中查找得到该深度泥浆滤液粘度;
[0016]基于该深度滤液粘度将预测试流度转化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
[0017]对压力预测试点执行以上步骤,得到目标层段的所有压力测试点的压力预测试渗透率。
[0018]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电缆泵抽测试资料开展泵抽压力资料解释,得到泵抽试井渗透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在目标层段的不同深度进行泵抽测试,并在泵抽测试过程中记录流压和流量数据;
[0020]泵抽测试结束后进行压力恢复,获取压力恢复数据;
[0021]根据不稳定压力试井解释压力恢复数据得到泵抽试井解释流度;
[0022]获取目标层段的地层流体粘度和含水率,并根据地层流体粘度和含水率计算得到混合流体粘度;
[0023]根据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和混合流体粘度,将泵抽试井解释流度转化为泵抽渗透率;
[0024]对所有泵抽测试点执行以上步骤,得到目标层段的所有泵抽测试点的泵抽试井渗透率。
[0025]优选地,上述的根据不稳定压力试井解释得到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具体为:
[0026]将目标油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地层渗透率各向异性、流体粘度输入不稳定压力试井模型,给定表皮系数初始值;
[0027]根据泵抽历史以及压力恢复数据,对压力导数与时间导数进行分析,并进行流型识别,选取径向流段压力数据分析,建立和调整试井解释模型的流体粘度和表皮系数,使拟合结果与实际泵抽历史及流型一致,最后输出拟合得到的泵抽试井解释流度。
[0028]优选地,上述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及泵抽试井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依据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建立残余油条件下水相渗透率与束缚水条件下油相渗模型;
[0030]基于压力预测试渗透率与相渗模型,将压力预测试解释渗透率转换为残余水时油相渗透率;
[0031]根据泵抽解释渗透率将压力预测试渗透率进行刻度标定,获取多点油相渗透率值;
[0032]根据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判断油气含量占比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将泵抽试井解释流度转换为泵抽油相渗透率;若否,则结合区域相渗实验端点特征,依据泵抽检测流体粘度,将泵抽流度转换为油相渗透率;
[0033]依据单点泵抽油相渗透率将压力预测试渗透率进行刻度标定,获取多点油相渗透率值;
[0034]以常规测井解释渗透率为约束,对多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目标井的测井资料,所述测井资料包括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以及DST测试资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常规测井资料;判断目标井是否具有电缆地层测试资料,若是,则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压力预测试资料进行流度转换,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电缆泵抽测试资料开展泵抽压力资料解释,得到泵抽试井渗透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及泵抽试井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若否,则直接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中的渗透率结合岩心测试分析资料中的绝对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精细刻画纵向非均质性并划分小层,对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进行渗透率升尺度归一化,得到用于表征主力储层段渗流能力的大尺度动态有效渗透率;基于大尺度动态渗透率及目标油层的层厚、流体粘度对目标层段进行产能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压力预测试资料进行流度转换,得到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层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压力预测试,得到地层温度和预测试流度;采用Van

Wingen+Frick、Meehan

Ramey+Frick或Matthews

Russell公式获取不同地层温度下泥浆滤液粘度;基于实际泵抽获得的实时粘度对所述的Van

Wingen+Frick、Meehan

Ramey+Frick或Matthews

Russell公式进行刻度,得到区域不同温压条件下泥浆滤液粘度计算图版;基于压力预测试的地层温度,在泥浆滤液粘度计算图版中查找得到该深度泥浆滤液粘度;基于该深度泥浆滤液粘度将预测试流度转化得到该压力测试点的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对所述压力预测试点执行以上步骤,得到目标层段的所有压力测试点的压力预测试渗透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缆地层测试资料中的电缆泵抽测试资料开展泵抽压力资料解释,得到泵抽试井渗透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层段的不同深度进行泵抽测试,并在泵抽测试过程中记录流压和流量数据;泵抽测试结束后进行压力恢复,获取压力恢复数据;根据不稳定压力试井解释压力恢复数据得到泵抽试井解释流度;获取目标层段的地层流体粘度和含水率,并根据地层流体粘度和含水率计算得到混合流体粘度;根据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和混合流体粘度,将泵抽试井解释流度转化为泵抽渗透率;对所有泵抽测试点执行以上步骤,得到目标层段的所有泵抽测试点的泵抽试井渗透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不稳定压力试井解释得到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具体为:将目标油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地层渗透率各向异性、流体粘度输入不稳定压力试井模型,给定表皮系数初
始值;根据泵抽历史以及压力恢复数据,对压力导数与时间导数进行分析,并进行流型识别,选取径向流段压力数据分析,建立和调整试井解释模型的流体粘度和表皮系数,使拟合结果与实际泵抽历史及流型一致,最后输出拟合得到的泵抽试井解释流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压力预测试渗透率及泵抽试井渗透率进行渗透率耦合,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建立残余油条件下水相渗透率与束缚水条件下油相渗模型;基于压力预测试渗透率与相渗模型,将压力预测试解释渗透率转换为残余水时油相渗透率;根据泵抽解释渗透率将压力预测试渗透率进行刻度标定,获取多点油相渗透率值;根据泵抽试井解释流度判断油气含量占比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将泵抽试井解释流度转换为泵抽油相渗透率;若否,则结合区域相渗实验端点特征,依据泵抽检测流体粘度,将泵抽流度转换为油相渗透率;依据单点泵抽油相渗透率将压力预测试渗透率进行刻度标定,获取多点油相渗透率值;以常规测井解释渗透率为约束,对多点油相渗透率值进行升尺度,得到连续的有效渗透率剖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筒多渗透率耦合的多层合采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中的渗透率结合岩心测试分析资料中的绝对渗透率进行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汤翟张恒荣胡向阳吴一雄袁伟谭伟刘土亮杨毅骆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