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及其扩散过程超声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注浆
,具体涉及一种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及其扩散过程超声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飞速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等项目越来越多,修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中,盾构隧道工法因其掘进效率高、作业安全、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轨道交通、水下或地下通道、输水隧洞和综合管廊等地下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壁后同步注浆作为盾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注浆效果具有控制地层变形、包裹管片确保受力均匀等重要作用,但壁后注浆施工中也常出现隧道上浮、管片破损、螺栓剪断等现象,不仅如此,由于壁后注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注浆效果通常无法直接观测,而不同的施工项目由于围岩的性质不同,注浆施工参数也需要随之改变。因此壁后注浆常常会伴随一些难以发现的缺陷体,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应用在工程上的检测方法多关注已固化的浆液的缺陷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壁后注浆缺陷体的情况。如果可以在浆液扩散过程中对其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比的各组分:硅酸盐水泥12%~14%、粉煤灰28%~32%、细砂23%~27%、钠基膨润土3.0%~4.0%、水23%~26%和超声造影剂0.16%~0.22%,所述超声造影剂为固体超声微泡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超声微泡粒子为聚苯乙烯泡沫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泡沫粒子添加量为总体积的8%~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泡沫粒子的直径为3~4mm等粒径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泡沫粒子的密度为20~30kg/m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细砂、钠基膨润土加水混合后搅拌8~10min,再加入固体超声微泡粒子继续搅拌5~8min,即制得造影浆液。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壁后注浆造影浆液扩散过程超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注浆设备将壁后注浆造影浆液注入到注浆层中;S2、使用超声造影检测仪对未固化的注浆层进行检测,对壁后注浆造影浆液注入之后的扩散过程进行实时超声定位;S3、根据超声造影检测仪检测得到的图谱信息,对壁后注浆造影浆液的填充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金阳,张寅初,杨州,王树英,阳军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