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592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需要支护的边坡上打入多个定位杆至稳定地层;S2、在各定位杆之间铺设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块,并在定位杆上设置固定接头,通过固定接头将土工织物块的边角打入边坡;S3、在土工织物块的各边打入骨架杆件,骨架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固定接头,且骨架杆件的各插钉分别穿过土工织物块插入边坡内;S4、向土工织物块喷水使其内部的水泥粉末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固定接头和骨架杆件作为骨架结构,混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块可紧密贴合覆盖边坡,并在喷水后形成柔性水泥织物面层,可以解决高陡边坡岩强度较低、易于风化、易受雨水影响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铁路和公路网的延伸,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区建造了大量的铁路、高速公路、隧道等交通设施,高陡边坡的支护成为此类线路施工运营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又由于山区交通条件较差、且气候潮湿多雨水,导致该类高陡边坡的维护难度增大。高陡边坡常见的护坡施工方法有:挂网喷锚、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等。传统护坡方式存在结构材料价格昂贵、边坡施工材料运输困难、结构受雨水侵蚀后易出现断裂、支护结构抗不均匀变形能力差等问题,在膨胀性岩土边坡地区、高烈度地震区的挂网喷锚护坡工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变形破坏现象,使得护坡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急需提出一种适宜的高陡边坡护坡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传统高陡边坡护坡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在需要支护的边坡上打入多个定位杆至稳定地层;
[0006]S2、在各所述定位杆之间铺设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块,并在所述定位杆上设置固定接头,通过所述固定接头将所述土工织物块的边角打入所述边坡;
[0007]S3、在所述土工织物块的各边打入骨架杆件,所述骨架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固定接头,且所述骨架杆件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插钉,各所述插钉分别穿过所述土工织物块插入所述边坡内;
[0008]S4、向所述土工织物块喷水使其内部的水泥粉末固化。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将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卷绕设置,运输成卷的土工织物至需要支护的边坡,然后将对土工织物裁切缝合形成所需形状的土工织物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各所述定位杆围成多个多边形区域;
[0011]所述步骤S2中在每一多边形区域内铺设一所述土工织物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土工织物块的形状为矩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接头包括内接环、以及环绕所述内接环设置的多个外接环,所述内接环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所述骨架杆件两端的两所述插钉分别插入两所述固定接头的两所述外接环。
[0014]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接头包括四个所述外接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环和所述外接环均为钢筋圆环,每一所述外接环与所述内接环之间通过一钢筋杆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接环的内径。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土工织物块的每一顶点被一所述定位杆穿过且被一所述固定接头打入所述边坡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为钢管,骨架杆件为钢筋,所述插钉为钢钉且与所述骨架杆件焊接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采用固定接头和骨架杆件作为边坡防护的骨架结构,混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块可紧密贴合覆盖边坡,并在喷水后形成柔性水泥织物面层,可以解决高陡边坡岩强度较低、易于风化、易受雨水影响等问题。
[0021]2、在骨架结构中的固定接头处打入定位杆至稳定地层,可增强柔性水泥织物面层与高陡边坡坡体间的稳定性,配合骨架杆件可以有效实现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与边坡体的多点约束固定。
[0022]3、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质量较轻、性质柔软、耐久性好,可卷成圆柱状便于运输,可以通过缝合形成各种形状的结构,施工灵活,在施工时可以向其表面洒水使之固化,固化后其强度高、抗拉伸能力强。
[0023]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可直接使用现场的钢筋制作固定接头与骨架钢杆、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适应边坡的不均匀变形等优点,施工流程少、取材和施工方便、支护效果好、成本低、生态环保并且利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的断面施工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的平面施工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固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1中骨架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土工织物块、2

固定接头、201

内接环、202

外接环、3

骨架杆件、301

钢筋、302

插钉、4

密封盖、5

定位杆、6

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
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请参考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在需要支护的边坡6上打入多个定位杆5至稳定地层。
[0033]具体的,预先根据所述边坡6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将其划分为一个和多个支护区域。在所述边坡6需要支护的面积较小时可以所述边坡6整体作为一个支护区域。而在所述边坡6面积较大时,可根据所述边坡6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将其划分为多个支护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面积较大和面积较小为相对概念,其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按照施工便利的原则灵活选择将所述边坡6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支护区域。
[0034]由于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边坡6的形状不同,因此划分出的支护区域的形状也是可以是不同的。所述支护区域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区域的形状为矩形。
[0035]然后在各个支护区域顶点处分别打入所述定位杆5,各所述定位杆5围成多个多边形区域,每一所述多边形区域也就是一个支护区域。
[0036]所述定位杆5一般选择硬质杆件或管件,其下端延伸入所述边坡6稳定地层一定深度(由计算确定)。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5具体为钢管,外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需要支护的边坡上打入多个定位杆至稳定地层;S2、在各所述定位杆之间铺设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块,并在所述定位杆上设置固定接头,通过所述固定接头将所述土工织物块的边角打入所述边坡;S3、在所述土工织物块的各边打入骨架杆件,所述骨架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固定接头,且所述骨架杆件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插钉,各所述插钉分别穿过所述土工织物块插入所述边坡内;S4、向所述土工织物块喷水使其内部的水泥粉末固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将包裹水泥粉末的土工织物卷绕设置,运输成卷的土工织物至需要支护的边坡,然后将对土工织物裁切缝合形成所需形状的土工织物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各所述定位杆围成多个多边形区域;所述步骤S2中在每一多边形区域内铺设一所述土工织物块。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柔性水泥织物面层的用于土质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织物块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坤霍昊黄生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