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9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其结构包括表层、底层和耐撕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整体通常通过较为简易的编织工艺制成,在受到撕扯拉力时仍较容易发生断裂,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耐撕层,再通过第一嵌层和第二嵌层对表层和底层进行缝合加固,并使中间层与两个嵌层缝合,达到提高整体的撕扯耐力,防止过度形变和断裂,利于使用稳定和提高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设置了杀菌层,使贴层对布体内的细菌进行抑制和杀除,并通过隔腔提高布体的透气性能,达到减少使用接触时的细菌滋生和方便透气,利于使用卫生性。用卫生性。用卫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


[0001]本技术属于无纺布
,特别涉及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纺布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无纺布在使用时,由于整体通常通过较为简易的编织工艺制成,在受到撕扯拉力时仍较容易发生断裂,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因此,亟需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以解决由于整体通常通过较为简易的编织工艺制成,在受到撕扯拉力时仍较容易发生断裂,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包括表层、底层和耐撕层,所述表层下方设置有底层,所述耐撕层缝合于表层和底层接触面间,所述耐撕层由第一嵌层、中间层、第二嵌层和杀菌层组成,所述第一嵌层下方依次缝合有中间层和第二嵌层,所述中间层上缝合有杀菌层,所述第一嵌层和第二嵌层缝合于表层和底层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层由贴层和隔腔组成,所述贴层的数量设置有两处,并且贴层相邻面间成型有隔腔,所述贴层周部缝合于中间层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整体呈田字状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底层和耐撕层的厚度尺寸比例大小为1:1:2。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层和第二嵌层的材质为芳纶纤维。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的材质为碳纤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贴层的材质为竹纤维。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为解决整体通常通过较为简易的编织工艺制成,在受到撕扯拉力时仍较容易发生断裂,影响使用稳定和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耐撕层,再通过第一嵌层和第二嵌层对表层和底层进行缝合加固,并使中间层与两个嵌层缝合,达到提高整体的撕扯耐力,防止过度形变和断裂,利于使用稳定和提高使用寿命。
[0017]2)、通过设置了杀菌层,使贴层对布体内的细菌进行抑制和杀除,并通过隔腔提高
布体的透气性能,达到减少使用接触时的细菌滋生和方便透气,利于使用卫生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杀菌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表层1、底层2、耐撕层3、第一嵌层31、中间层32、第二嵌层33、杀菌层34、贴层341、隔腔3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包括表层1和底层2,所述表层1下方设置有底层2,针刺编织时,便可以通过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加工生产,使表层1和底层2作为布体的上下表侧两层;
[0024]实施例二: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包括耐撕层3,所述耐撕层3缝合于表层1和底层2接触面间,所述耐撕层3由第一嵌层31、中间层32、第二嵌层33和杀菌层34组成,所述第一嵌层31下方依次缝合有中间层32和第二嵌层33,在布体中分别与表层1和底层2进行连接,提高表层1和底层2整体的撕扯应力,增加强度,所述中间层32上缝合有杀菌层34,用于提高布体对细菌的抑制和灭杀功能,所述第一嵌层31和第二嵌层33缝合于表层1和底层2上,与表层1和底层2进行编制固定,操作方便,利于生产,生产时,便可以通过传统的编织工艺逐层加工即可,杀菌层34由贴层341和隔腔342组成,所述贴层341的数量设置有两处,在中间层32中相隔缝合,并且贴层341相邻面间成型有隔腔342,利于提高内部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果和提高液体散发速率,所述贴层341周部缝合于中间层32上,中间层32整体呈田字状结构,利于杀菌层34进行合理的排列编织,提高美观性和生产有序性,表层1、底层2和耐撕层3的厚度尺寸比例大小为1:1:2,规格适中,利于生产和使用,第一嵌层31和第二嵌层33的材质为芳纶纤维,耐磨和耐冲撞力较强,具有较强的中间层32的材质为碳纤维,具有较强的纤维硬度,贴层341的材质为竹纤维,抑菌性能较好。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包括表层(1)和底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撕层(3),所述耐撕层(3)缝合于表层(1)和底层(2)接触面间,所述耐撕层(3)由第一嵌层(31)、中间层(32)、第二嵌层(33)和杀菌层(3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层(31)下方依次缝合有中间层(32)和第二嵌层(33),所述中间层(32)上缝合有杀菌层(34),所述第一嵌层(31)和第二嵌层(33)缝合于表层(1)和底层(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撕扯的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层(34)由贴层(341)和隔腔(342)组成,所述贴层(341)的数量设置有两处,并且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顺张明瑞田芳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绿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