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8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包括电池、碳纤维外壳和隐藏式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电池、碳纤维外壳、固定锚、支脚底托以及加固块,当电池嵌入碳纤维外壳内部底托后,底托可对电池进行初步限位,由于底托的边缘设有加固块,使得底托的稳定性可通过加固块加强,随后将固定锚嵌入碳纤维外壳与电池的衔接面内,可进一步加强碳纤维外壳与电池衔接的牢固性,使得装置对电池包裹的牢固性较强,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不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有效确保装置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造成电池出现破损,而碳纤维外壳可通过底部支脚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外壳
,具体为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
[0003]但是现有的电池碳纤维外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置对电池包裹的牢固性较差,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造成装置不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防护,可能会造成电池出现破损,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受到外力碰撞时,不能有效将冲击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泄力,导致冲击力基本作用于电池,进而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溶液出现渗漏,进一步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碳纤维外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置对电池包裹的牢固性较差,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造成装置不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防护,可能会造成电池出现破损,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受到外力碰撞时,不能有效将冲击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泄力,导致冲击力基本作用于电池,进而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溶液出现渗漏,进一步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包括电池、碳纤维外壳和隐藏式把手,所述电池的外层设有碳纤维外壳,所述电池的顶部设有隐藏式把手;
[0007]所述隐藏式把手与电池的衔接处为活动连接,所述电池呈嵌入状与碳纤维外壳衔接。
[0008]优选的,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且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一侧均设有活动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凹陷状的布线槽。
[0009]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外壳与电池的衔接处表面四角均安装有固定锚,且碳纤维外壳的底部四角均设有支脚。
[0010]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外壳的内壁设有绝缘板,且绝缘板呈环绕状包裹碳纤维外壳的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绝缘板的四边均安装有杆座,且杆座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安装有夹持片,且夹持片的表面覆盖有防滑垫。
[0012]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外壳的内部底端设有底托,且底托内部呈凹陷状,且底托的口径与电池规格大小吻合,所述底托的边缘四角均设有三角形的加固块。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对电池包裹的牢固性较强,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不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有效确保装置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造成电池出现破损,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受到外力碰撞时,能有效将冲击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泄力,避免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电池,进而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溶液出现渗漏,进一步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4]1、通过设置电池、碳纤维外壳、固定锚、支脚底托以及加固块,当电池嵌入碳纤维外壳内部底托后,底托可对电池进行初步限位,由于底托的边缘设有加固块,使得底托的稳定性可通过加固块加强,随后将固定锚嵌入碳纤维外壳与电池的衔接面内,可进一步加强碳纤维外壳与电池衔接的牢固性,使得装置对电池包裹的牢固性较强,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不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有效确保装置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造成电池出现破损,而碳纤维外壳可通过底部支脚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15]2、通过设置绝缘板、杆座、液压杆、夹持片以及防滑垫,当电池嵌入碳纤维外壳内部后,可通过绝缘板防止电池漏电,而液压杆可通过嵌入杆座的方式安装于绝缘板的表面,通过液压杆的推动可确保夹持片能够抵紧电池的表面,并可通过防滑垫加强夹持的牢固性,当碳纤维外壳受到外力碰撞时,液压杆可在冲击力的带动下进行收缩,而在收缩过程中可将部分冲击力进行泄力,避免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电池,进而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溶液出现渗漏,进一步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碳纤维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电池;2、正极接头;3、负极接头;4、盖板;401、布线槽;5、隐藏式把手;6、碳纤维外壳;601、固定锚;602、支脚;7、底托;701、加固块;8、绝缘板;9、杆座;901、液压杆;902、夹持片;90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包括电池1、碳纤维外壳6和隐藏式把手5,由于电池1的外层设有碳纤维外壳6,电池1的顶部设有隐藏式把手5,使得电池1可通过嵌入碳纤维外壳6内部的方式进行组装,并可通过拉起隐藏式把手5的方式将电池1进行携带;
[0023]具体的,请参阅图1,由于电池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使得电池1可通过接引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进行电力传输,且由于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的
一侧均设有活动连接的盖板4,盖板4的一侧设有凹陷状的布线槽401,当外接线与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衔接后,可通过将盖板4盖紧的方式预防触电,而外接线可通过嵌入布线槽401内部的方式进行排线。
[0024]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由于碳纤维外壳6与电池1的衔接处表面四角均安装有固定锚601,且碳纤维外壳6的底部四角均设有支脚602,当电池1与碳纤维外壳6拼接完成后,通过将固定锚601嵌入碳纤维外壳6与电池1的衔接面内,可进一步加强碳纤维外壳6与电池1衔接的牢固性,使得装置对电池1包裹的牢固性较强,从而当装置或者电池1受到一定程度的磕碰时装置不容易与电池出现解体的情况,进而有效确保装置能对电池1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造成电池1出现破损,而碳纤维外壳6可通过底部支脚602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25]具体的,请参阅图2,由于碳纤维外壳6的内壁设有绝缘板8,且绝缘板8呈环绕状包裹碳纤维外壳6的内壁,当电池1放入碳纤维外壳6内部后可通过绝缘板8提高装置整体的绝缘性能。
[0026]具体的,请参阅图3,由于绝缘板8的四边均安装有杆座9,且杆座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901,液压杆901的一端安装有夹持片902,且夹持片902的表面覆盖有防滑垫903,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碳纤维外壳,包括电池(1)、碳纤维外壳(6)和隐藏式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的外层设有碳纤维外壳(6),所述电池(1)的顶部设有隐藏式把手(5);所述隐藏式把手(5)与电池(1)的衔接处为活动连接,所述电池(1)呈嵌入状与碳纤维外壳(6)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碳纤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且正极接头(2)和负极接头(3)的一侧均设有活动连接的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一侧设有凹陷状的布线槽(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碳纤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外壳(6)与电池(1)的衔接处表面四角均安装有固定锚(601),且碳纤维外壳(6)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阿培钱荣成刘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铨溢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