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
,具体为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对双工位加工的调控便捷性和操控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整体运行操控便捷性低,因此需要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及其控制系统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包括Z轴位移模组,所述Z轴位移模组的端部后侧设置有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的正面上侧设置有X轴位移模组,所述X轴位移模组的滑座上安装有Y轴位移模组,所述Y轴位移模组的滑座上设置有装载板,所述装载板的正面下侧设置有加工机头,所述装载架的左侧面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Z轴位移模组的滑座上设置有加工定位组件,所述加工定位组件包括装载座,所述装载座的左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包括Z轴位移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位移模组(1)的端部后侧设置有装载架(2),所述装载架(2)的正面上侧设置有X轴位移模组(3),所述X轴位移模组(3)的滑座上安装有Y轴位移模组(4),所述Y轴位移模组(4)的滑座上设置有装载板(5),所述装载板(5)的正面下侧设置有加工机头(6),所述装载架(2)的左侧面设置有PLC控制器(7),所述Z轴位移模组(1)的滑座上设置有加工定位组件(8),所述加工定位组件(8)包括装载座(801),所述装载座(801)的左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轴(802),所述装载座(801)的右侧面中间处转动安装有第二安装轴(803),所述第一安装轴(802)的外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804),所述装载座(801)的左后侧设置有转接板(805),所述转接板(805)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0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0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驱动带轮(807),所述装载座(80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定位穿引槽(808),所述装载座(801)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板(809),所述承载板(809)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1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10)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带轮(811),所述第一安装轴(802)和第二安装轴(803)的内端设置有承载座(812),所述承载座(812)的中间处转动安装有装载轴(813),所述装载轴(813)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814),所述装载轴(8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815),所述安装板(8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书祥,刘兴正,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数控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