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77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搭板和伸缩杆。使用时将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抬起,并通过角度调节件将搭板搭置于货车的载货平台上,这样就通过第二输送带将货车和第一输送带连接至一起,人仅需站在货车上将粉袋拖拽至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粉袋便可以依次经由第二输送带及第一输送带转运至目的地,这样就轻松地完成了卸车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连续不断的卸料,同时省去了大部分人工搬运的过程,使得整个卸车过程省时省力,高效便捷,能极大地提高卸车效率,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制造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涂料在生产时,往往会使用袋装的粉料为原料,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249853B公开了一种防水涂料,其由液料和粉料混合而成,其中粉料由一定质量比例的水泥、石英粉、重钙、滑石粉、云母粉、高岭土粉、碳酸镁、竹炭粉末、硼砂、硅藻泥、氢氧化钠、氧化硅和减水剂制备而成。
[0003]这些粉料的原料经常采用粉料包装袋的形式包装并使用货车运输,在到达厂房时,会将其人工码放在托盘上,并通过叉车将粉袋的堆垛从货车上卸下并转运至目的位置。
[0004]但是,使用叉车运输时,粉袋很容易因为叉车的运动掉落至地面上,同时在整理掉落的粉袋及将粉袋码放至托盘上时,往往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这样就使得整个卸料的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用以解决如何轻松地完成粉袋卸车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包括:
[0007]第一输送带;
[0008]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输送带的一端,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衔接,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为粉袋进料端,以通过第二输送带相对第一输送带转动供于调节第二输送带另一端的高度;
[0009]搭板,转动连接于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用于搭置在货车的载货平台上,且搭板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输送带的一端的转动轴线;
[0010]角度调节件,与搭板相连接用以驱使搭板绕其转动轴线转动。
[0011]优选的,搭板包括两个侧杆和板体,侧杆转动连接于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侧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输送带的带面,且同时垂直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以及侧杆的延伸方向,两个侧杆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两个侧杆的一端同时连接于板体。
[0012]优选的,角度调节件为步进电机,角度调节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二输送带,角度调节件的转动端连接于侧杆,且转动轴线与侧杆的转动轴线重合。
[0013]优选的,板体的底面覆盖有橡胶垫。
[0014]优选的,还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输送带的中部,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输送带的中部,伸缩杆两端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伸缩杆,并平行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转动轴线。
[0015]优选的,还包括支腿,支腿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下方,并沿背离第一输送带的方向延伸。
[0016]优选的,还包括滚轮,滚轮设置于支腿背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
[0017]优选的,支腿上还设置有用于制动滚轮的制动器。
[0018]优选的,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制动器为液压制动器。
[0019]优选的,还包括两个转动连接板,两个转动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转动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输送带,其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且同时垂直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以及转动连接板本身,转动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输送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使用时将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抬起,并通过角度调节件使搭板转动,将搭板搭置于货车的载货平台上,这样就通过第二输送带将货车和第一输送带连接至一起,人仅需站在货车上将粉袋拖拽至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粉袋便可以依次经由第二输送带及第一输送带转运至目的地,这样就轻松地完成了卸车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无需使用叉车来回运输,不会发生粉袋中途掉落的问题,且可以连续不断的卸料。此外,因使用时仅需在本粉袋卸车输送带两端安排人员整理码放即可,省去了大部分人工搬运的过程,使得整个卸车过程省时省力,高效便捷,能极大地提高卸车效率,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粉袋卸车输送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粉袋卸车输送带一优选的实施例,该粉袋卸车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搭板3及角度调节件4。其中第一输送带1用于向目的地输送粉袋,第二输送带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第二输送带2的一端的输送面与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的输送面相接。搭板3转动连接于第二输送带2的另一端,且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输送带2一端的转动轴线,用于搭置在货车的载货平台上。角度调节件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输送带1及搭板3,用于驱动所述搭板3相对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另一端转动。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第二输送带2的另一端抬起,并用角度调节件4使搭板3转动,将搭板3搭置于货车的载货平台上,这样就通过第二输送带2将货车和第一输送带1连接至一起,人仅需站在货车上将粉袋拖拽至第二输送带2的另一端,粉袋便可以依次经由第二输送带2及第一输送带1转运至目的地,这样就轻松地完成了卸车工作。
[0025]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述各个部件。
[0026]第一输送带1主要用于向厂房内的物料存置点输送粉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带1为辊道线。其一般由厂房的卸货区延伸至厂房内的仓库中,实际中第一输送带1具体的延伸路径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拟定,本实施例并未做出限制。此外在实际中,第一输送带1可以和第二输送带2视为一个整体,统一拆装售卖使用,也可以使用厂房内现有的输送
带并对其加以改装,使其作为第一输送带1。
[0027]第二输送带2为连接第一输送带1及货车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带2为沿直线延伸的辊道线,其一端和第一输送带1转动连接至一起,第二输送带2的一端的相对于第一输送带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其自身及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面,并垂直于第一输送带1及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使得第一输送带1及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面相接,使粉袋可以连续地从第二输送带2滑动至第一输送带1中,并且第二输送带2可以在一个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
[0028]因本实施例主要运送的物料为粉袋,因此现场可能会存在很多扬尘等细小颗粒,这些颗粒会进入道输送带内,久而久之造成输送带内部零件的磨损,因此本实施例选用辊道线类型的输送带作为第一输送带1及第二输送带2。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实施中,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输送带,例如运输皮带。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搭板3包括两个侧杆31和板体32。其中,侧杆31转动连接于第二输送带2的另一端,侧杆3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输送带2的带面,且同时垂直于第二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以及侧杆31的延伸方向,两个侧杆31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2的两侧,两个侧杆3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板体32。
[0030]侧杆31可以使得板体32和第二输送带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袋卸车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衔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为粉袋进料端,以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相对所述第一输送带转动供于调节所述第二输送带另一端的高度;搭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用于搭置在货车的载货平台上,且所述搭板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的转动轴线;角度调节件,与所述搭板相连接用以驱使所述搭板绕其转动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袋卸车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包括两个侧杆和板体,所述侧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所述侧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带面,且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侧杆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杆的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板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袋卸车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为步进电机,所述角度调节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角度调节件的转动端连接于所述侧杆,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侧杆的转动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袋卸车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底面覆盖有橡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1~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麟张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鲁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