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与配施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与配施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重要农业生产区,农业集约程度较高,小麦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过量施用氮肥已成常态,但氮肥利用率却不足40%,过量的氮肥不仅不会增加作物产量,反而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其中氨挥发是氮肥主要气态损失途径,可达施氮量的9
‑
40%,氨挥发进入大气的氮素可随降水等方式回归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土体及水体系统富营养化,影响生物多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现有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与配施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的配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前茬冬小麦收获后,整地起垄后立即播种花生;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过程所播种的花生秸秆成型时,对土地进行翻耕让土壤形成有机肥;步骤三:然后选取多组不同实验农田,每组实验农田进行不同用量的氮肥进行施肥;步骤四:对所述步骤三中实验农田进行冬小麦的播种,并在小麦播种后采用间歇密闭室抽气法监测麦田氨挥发损失;步骤五:抽气结束后将氨吸收液带回实验室,用标准稀硫酸滴定法,以4h的测定值计算每天氨挥发通量,持续测定至各施肥处理氨挥发通量接近环境背景值;步骤六:测定四组实验农田的小麦产量,并用凯式定氮法测定小麦中的全氮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的配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实验农田的施肥方式分为以下两种:以步骤二中的有机肥配合氮肥进行配施以及纯氮肥单独施加,其中花生秸秆还田量为2.5
‑
3.5t/hm2,两组方式的氮肥的用量均分别为:氮肥常规用量240kg/hm2、氮肥减量20%用量192kg/hm2、氮肥减量40%用量144kg/hm2以及不施加氮肥,且过程中氮肥施加按照基肥:穗肥=6:4的比例施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的配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所有施肥处理中均施P2O
5 90kg/hm2,K2O 90kg/hm2,其中磷肥全部按基肥施加,钾肥按基肥:穗肥=5:5施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麦田氨挥发强度的有机肥的配施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的间歇密闭抽气法使用了一种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真空泵、节流阀、洗气瓶、空气交换室,所述空气交换室为底部开放,顶部有两个出口的圆柱形有机玻璃,出气口通过真空泵往装有吸收液的洗气瓶内通入气体,洗气瓶与节流阀相连,真空泵提供的负压将交换室内产生的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泽,王显,杨大柳,衣政伟,张岳芳,吴惠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