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嵌式电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电阻器。
技术介绍
[000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行业以迅猛之势发展。电子行业日趋增长,并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电子芯片的集成度、封装密度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单位容积电子器件的总功率和发热量迅速增大。散热问题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
[0003]电子通信行业的散热技术主要基于自然对流散热、强制对流散热。常见的强制对流散热又包括液体冷却以及热管散热。基于自然对流换热的散热技术因无需依靠风机、水泵等机械运动部件,具备可靠性高、免维护、无噪音、低能耗、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自然对流散热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电子电路设备的放热、光伏发电、LED 照明、安防、和太阳能领域。自然对流散热的性能对采用自然冷却的电子设备而言至关重要,在某些场合甚至成为制约设备性能提升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强化自然对流换热至关重要。
[0004]在某些瞬态变化的场合,电子设备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但由于内部材料导热系数的限制,无法将热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式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第一至第三电阻组件;所述第一至第三电阻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电阻丝、陶瓷棒和带肋铁棒,其中,所述陶瓷棒为空心圆柱体,其外壁上设有螺旋状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直径和电阻丝的直径相等且环形凹槽的深度等于电阻丝的半径;所述电阻丝沿着所述环形凹槽以内嵌式方法均匀螺旋缠绕在所述陶瓷棒上;所述带肋铁棒包含铁棒以及若干均匀设置在所述铁棒上的环肋,所述带肋铁棒设置在所述陶瓷棒中,铁棒和陶瓷棒同轴,且各个环肋均和陶瓷棒的内壁相抵;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采用铝制成,其底壁的内壁上设有陶瓷片,其四个侧壁的内壁上均设有云母片;所述第一至第三电阻组件平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和壳体底壁陶瓷片、四个侧壁内壁上的云母片之间均填充有石英砂,且石英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至第三电阻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思涌,韩东,何纬峰,诸磊,周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