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4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包括上模和定位销,上模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抬耳,上模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排气弹簧,上模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注塞板,注塞板的下端与排气弹簧的上端相接触,上模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下模,定位销设置有八个,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四个定位销可拆卸安装有抬框,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另外四个定位销可拆卸安装有两个模芯横梁组件,两个模芯横梁组件呈前后对称设置且均卡接在抬框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有效的规避了脱模空间不足的问题,极大的增加了每模产量,使得模具型腔可以更加集中,受压面积可以更小,压制效果更好,综合提升了产品质量。综合提升了产品质量。综合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和橡胶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护套类零件是一种常见的橡胶,塑料制品,通常采用的模具结构由上模板、下模板、模芯、模芯横梁组成,其中模芯排列安装于横梁两侧,使模芯和横梁组合成一活动型芯组件,产品硫化成型开模后,活动型芯组件被机台顶模装置顶出下模板安装位置,再由手工拿出活动型芯组件,将活动型芯组件固定在机台外后,对套在横梁模芯上的产品一一取出,然后再将已取出产品的活动型芯组件手动安放于下模板配合安装位置,再进行下一模的硫化操作工序。
[0003]但上述的常用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为了方便人工或脱模器将套在模芯上的产品进行脱模,产品与产品之间留有的脱模空间较大,制约了模具的产品产量。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包括上模(2)和定位销(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安装有抬耳(5),所述上模(2)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排气弹簧(6),所述上模(2)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注塞板(1),所述注塞板(1)的下端与排气弹簧(6)的上端相接触,所述上模(2)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下模(3),所述定位销(9)设置有八个,所述上模(2)和下模(3)之间通过四个定位销(9)可拆卸安装有抬框(4),所述上模(2)和下模(3)之间通过另外四个定位销(9)可拆卸安装有两个模芯横梁组件(7),两个所述模芯横梁组件(7)呈前后对称设置且均卡接在抬框(4)内;所述注塞板(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一号弹簧槽(11),所述注塞板(1)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吊装U型槽(14),且两个吊装U型槽(14)呈左右设置,所述注塞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个直导柱(12),所述注塞板(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四个注塞(13);所述上模(2)的上端四角均设置有二号弹簧槽(21),所述上模(2)的上端和下端均套接有三个导套(22),所述上模(2)的上端设置有四个料杯(23),所述料杯(23)的下内壁设置有多个注料孔(24),所述上模(2)的下端设置有多个一号卡条定位槽(25);所述下模(3)的上端设置固定安装有三个斜导柱(32),所述下模(3)的上端设置有三个直导柱定位槽(31),且三个所述直导柱定位槽(31)的位置与三个一号弹簧槽(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模(3)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下料点(33)和多个下型腔(34),所述下模(3)的上端设置有三个缓冲槽(35),三个所述缓冲槽(35)内均固定连接有卡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注塞(13)的拔模倾角均为6
°
,四个所述注塞(13)的下端中部均设置有余料槽(15),且余料槽(15)的深度为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料杯(23)的位置与四个注塞(13)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相适配,所述料杯(23)的下端面与料杯(23)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横梁可复合分离的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沁胡波刘佳辉刘凡李旭铮尹群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