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36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转接器,包括一装载壳体、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其中,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之间连接有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电源转接器还包括一个及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插座,所述一个及一个以上电源插座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本电源转接器上设置的一个及一个以上电源插座可为其它用电设备供电,节省了采用本电源转接器的用电设备的使用成本。本电源转接器的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欠压保护模块、输出过压保护模块,欠压、输出过压保护模块确保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提供两种不同输出 的电源转接器。技术背景目前,用于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摄像机(DV机)提供转换电源的电源转 换器, 一般只有一种输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上除机身需要供电外,还有机 头灯、存储硬盘、彩色液晶监视器等附带设备需要不同于机身供电电压的供 电,因此,目前的电源转接器不能满足其需求,如果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电 子设备机身和附带设备供电的电源转接器,将能大大方便电子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电子设备机身和其附带设备供 电的电源转接器。一种电源转接器,包括一装载壳体、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 出插头,其中,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之间连接有电源转 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接器还包括一个及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上的 电源插座,所述一个及一个以上电源插座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 头。 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及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插 座均为B型电源插座。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欠压 保护模块和输出过压保护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欠压保护模块和输出过压保 护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插头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头还连接欠压保护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欠压保护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 运行控制端,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电 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输出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输出过压保护模块 的输出端控制连接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一电压转换芯片(Ul)、 第一开关电路、 一检测电感, 一检测电阻; 一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第二上端功率管、第一、第二下端功率管,其 中,第二上端功率管、第二下端功率管源、漏极串联,第一上端功率管、第 一下端功率管源、漏极串联,第二下端功率管源极连接第一下端功率管的源 极,第二上端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正极,第一上端功率管的 漏极连接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正极,第一、第二上端功率管、第一、第二下端功率管的栅极分别对应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o的第一、第二上端功率管、第一、第二下端功率管驱动端;第二上端功率管、第二下端功率管 的中间接点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l)的第二开关节点和检测电感的一端,第 一上端功率管、第一下端功率管的中间接点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l)的第一 功率管节点和检测电感的另一端,第二下端功率管、第一下端功率管的中间 接点通过检测电阻接地,检测电阻的入端、接地端分别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2)的电流检测和反向电流检测比较器的同、反相输入端;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 输出插头正极还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2)的内部误差放大器反馈输入端。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欠压保护模块包括一欠压保护芯片(U3) 和第二开关电路,其内部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头的正极、 负输入端接第一基准电压源、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 运行控制端。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输出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一运算放大器(U2) 和第三开关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源,其反相输入端通过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的正极,运算放大器的 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控制连接所述电 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正极、负极之 间还连接有一正常输出指示灯电路,由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 构成。所述的电源转接器,其中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正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电 源指示灯电路,由第二分压电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电源转接器,其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电源插座, 所述电源插座与电源转接器的电源输入插头相连,如摄像机为例,在电源输 入插头插到电池包等电源上时,所述电源插座即可插入机头灯、存储硬盘、 彩色液晶监视器等附带设备为其供电,这样就不必另外设置机头灯、存储硬 盘、彩色液晶监视器等附带设备的供电电源了,节省了摄像机的使用成本; 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为B型电源插座,可适应目前多数设置为B型输入插头的 附带设备供电用;其电源转换模块、欠压保护模块、输出过压保护模块,使电源转接器的输出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电源转接器的外视图; 图2为电源转换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电源转接器,其外视图如图l所示,其包括一装载壳体l、电源输入插头2、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3,还包括一个及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上的 电源插座4,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接器壳体1上设置有一个B型电源插座4,B'型电源插座4的电源输入端正、负极分别与电源输入插头2的正极IN+、负 极IN-对应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插头2的正极IN+额定电压为14.4V, 负极IN-接地。另外,电源输入插头2、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3之间连接 有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设置在壳体l内。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欠压保护模块和输出过压保护模 块,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一电压转换芯片U1、 由四个相同的MOSFET功率管A、 B、 C、 D构成的开关电路、 一检测电感 Ll、 一检测电阻RSENSE,还包括两自举电容C9、 C5,本实施例中电压转换 芯片Ul采用LTC3780,各MOSFET功率管采用SI7884;芯片LTC3780是一 款高性能降压-升压型开关稳压器控制器,可在输入电压VIN高于、低于或等 于输出电压VOUT的条件下运作,其输入电压VIN大于输出电压VOUT时, 处于降压模式,本技术方案中输入电压VIN=14.4V,设计输出电压 VOUT=7.9V,使芯片LTC3780处于降压模式;输出电压VOUT通过串联的分 压电阻R4、 R5连接芯片LTC3780的反馈输入端VOSENSE (6脚),芯片 LTC3780的反馈输入端VOSENSE (6脚)还通过串联的分压电阻R6、 R10 接地,通过设置分压电阻R4、 R5、 R6、 R10来控制输出电压,R10为隔离电 阻,起防止干扰的作用;由误差放大器将反馈输入端VOSENSE (6脚)上的 反馈信号与内部精准0.800v电压基准进行比较,输出电压VOUT计算公式为, VOUT=0.8V (l+R5/R6),设置R5、 R6即可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VOUT;该 芯片LTC3780的恒定频率电流模式架构提供了高达400KHz的可锁相频率, 且具有4~30V的宽输入、输出范围和不同操作模式间的无缝切换;其运行状 态由其RUN引脚(8脚)来确定,其RUN引脚处于高电位时,芯片LTC3780 处于运行状态,正常输出,处于低电位时,该芯片停止运行,没有输出;另 外,其FCB引脚(9脚)为强制连续控制输入引脚,在降压工作模式下,该 引脚为低电平时,芯片LTC3780处于强制连续模式工作状态;该芯片内锁相环的低通滤波器被连接至PLLFLTR引脚(10脚),该引脚接地使芯片在最小 频率200KHz工作。电压转换芯片U1 (LTC3780)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其电源输入端21脚(V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转接器,包括一装载壳体、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其中,电源输入插头、电池适配器供电输出插头之间连接有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转接器还包括一个及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插座,所述一个及一个以上电源插座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万迪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