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05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盘绕的、卷绕的或折叠的材料用的芯子、成型器、支承件或夹持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包括锚固在底板上的立柱、下端套设在立柱上并与立柱转动连接的滚筒、围绕滚筒一周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板、以及设置在滚筒内高于立柱的位置的变径柱;变径柱较大的一端在上;绕线板靠近滚筒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传递杆,传递杆穿透滚筒后顶撑在变径柱侧面;变径柱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变径柱上下位置的调整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滚筒外设置一圈绕线板,收线时将线绳缠绕在绕线板上,绕线板背后有可伸缩结构,在收线完成后,让绕线板后退,即可取下绕制完成的线捆,从而使绕线轮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连续使用。连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


[0001]本技术涉及盘绕的、卷绕的或折叠的材料用的芯子、成型器、支承件或夹持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工地上需大量使用电线、绳索、细线、铁丝等线绳,这些线绳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回收以备下次使用。
[0003]线绳最常用的回收方式是由施工人员将线绳绕在手上(不是箍在手上,而是绕很大的圈,手握着绳圈顶部)绕成捆之后,进行简单的绑扎,然后存放。但这样每一个绳圈的大小非常随意,存放过程中容易乱作一团,且受限于施工人员手的大小,每捆线绳的大小有上限,线绳过长就无法这么收线了,因此在线绳很长的时候需要借助绕线轮来收线。
[0004]但线绳在绕到绕线轮上之后就很难取下来,绕线轮就无法接着用于绕线,而是必须跟绕制完成的线绳一块存放,这样不仅占用了更多的存放空间(绕线轮体积比线绳大多了),而且每捆线绳都需要一个绕线轮,使用上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
[0006]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工地上回收绳索或电线时,线绳过长时需要用绕线轮收线,但线绳在绕到绕线轮上之后就很难取下来。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包括锚固在底板上的立柱、下端套设在立柱上并与立柱转动连接的滚筒、围绕滚筒一周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板、以及设置在滚筒内高于立柱的位置的变径柱;所述绕线板的一个板面朝向滚筒且另一个板面背离滚筒设置;
[0008]所述变径柱与滚筒共轴设置,且变径柱较大的一端在上;所述绕线板靠近滚筒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传递杆,所述传递杆穿透滚筒后顶撑在变径柱侧面,且传递杆的轴线与变径柱的轴线相交;
[0009]每个绕线板与滚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绕线板向滚筒拉的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两端分别锚固在滚筒以及绕线板上;
[0010]所述变径柱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变径柱上下位置的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与变径柱共轴设置;所述滚筒顶部水平锚固有顶板,所述调整螺杆向下穿透顶板后顶撑在变径柱上端、且调整螺杆与顶板螺纹配合。
[0011]进一步,每个绕线板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齐的传递杆,所述复位拉簧设置在两个传递杆之间。
[0012]进一步,所述调整螺杆上锚固有用于带动调整螺杆旋转的摇把。
[0013]进一步,所述摇把的水平分段上锚固有铁环,所述摇把的水平分段通过竖直穿过铁环后插入滚筒的顶板的锁定销与滚筒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滚筒底端与立柱的底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立柱上。
[0015]进一步,所述绕线板背离滚筒的板面上开设有用于防止绕的线脱落的凹槽。
[0016]进一步,每个绕线轮中设置有四个绕线板。
[0017]本技术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中,通过在滚筒外设置一圈绕线板,收线时将线绳缠绕在绕线板上,绕线板背后有可伸缩结构,在收线完成后,让绕线板后退,即可取下绕制完成的线捆,从而使绕线轮能够多次连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立柱,2

滚筒,3

绕线板,4

传递杆,5

变径柱,6

调整螺杆,61
‑‑
摇把,62

锁定销,7

复位拉簧,8

推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包括锚固在底板上的立柱1、下端套设在立柱1上并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滚筒2、围绕滚筒2一周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板3、以及设置在滚筒2内高于立柱1的位置的变径柱5;绕线板3的一个板面朝向滚筒2且另一个板面背离滚筒2设置。
[0023]变径柱5与滚筒2共轴设置,且变径柱5较大的一端在上;绕线板3靠近滚筒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传递杆4,传递杆4穿透滚筒2后顶撑在变径柱5侧面,且传递杆4的轴线与变径柱5的轴线相交;以确保变径柱5下降时能够把传递杆4向外推。
[0024]这里传递杆4靠近变径柱5的一端可做成球头,以减小传递杆4与变径柱5的摩擦;变径柱5上下两端的边缘可以外扩一点,形成限位折边,以确保传递杆4始终顶撑在变径柱5侧面。
[0025]每个绕线板3与滚筒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绕线板3向滚筒2拉的复位拉簧7,复位拉簧7两端分别锚固在滚筒2以及绕线板3上;这里复位拉簧7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复位拉簧7,绕线板3容易掉下来,并且变径柱5无法顺利上移。
[0026]变径柱5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变径柱5上下位置的调整螺杆6,调整螺杆6与变径柱5共轴设置;滚筒2顶部水平锚固有顶板,调整螺杆6向下穿透顶板后顶撑在变径柱5上端、且调整螺杆6与顶板螺纹配合。注意调整螺杆6与变径柱5无连接,变径柱5的上移依靠复位拉簧7。调整螺杆6的下端可以锚固一个底板,以保护变径柱5上表面。
[0027]每个绕线板3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齐的传递杆4,复位拉簧7设置在两个传递杆4之间。单根传递杆4的话容易晃动。
[0028]调整螺杆6上锚固有用于带动调整螺杆6旋转的摇把61。
[0029]摇把61的水平分段上锚固有铁环,摇把61的水平分段通过竖直穿过铁环后插入滚筒2的顶板的锁定销62与滚筒2可拆卸连接。锁定销62拔下后,转动摇把61则调整螺杆6旋转,调整变径柱5上下位置;锁定销62插入后,转动摇把61则整个滚筒2旋转,方便绕线。
[0030]滚筒2底端与立柱1的底板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8,推力轴承8套设在立柱1上。
[0031]绕线板3背离滚筒2的板面上开设有用于防止绕的线脱落的凹槽。注意凹槽深度要小于传递杆4最大伸缩行程。
[0032]每个绕线轮中设置有四个绕线板3。
[003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插入锁定销62,使摇把61能够带动整个滚筒2旋转;
[0035]步骤二:在绕线板3上绕线,线圈为水平的圈;
[0036]步骤三:绕线完成后,拔下锁定销62转动摇把61使调整螺杆6上移,从而使绕线板3后退,取下绕好的线绳捆,绑扎后存放。
[00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取下绕制完成的绳索或电线的工地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在底板上的立柱(1)、下端套设在立柱(1)上并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滚筒(2)、围绕滚筒(2)一周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板(3)、以及设置在滚筒(2)内高于立柱(1)的位置的变径柱(5);所述绕线板(3)的一个板面朝向滚筒(2)且另一个板面背离滚筒(2)设置;所述变径柱(5)与滚筒(2)共轴设置,且变径柱(5)较大的一端在上;所述绕线板(3)靠近滚筒(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传递杆(4),所述传递杆(4)穿透滚筒(2)后顶撑在变径柱(5)侧面,且传递杆(4)的轴线与变径柱(5)的轴线相交;每个绕线板(3)与滚筒(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绕线板(3)向滚筒(2)拉的复位拉簧(7),所述复位拉簧(7)两端分别锚固在滚筒(2)以及绕线板(3)上;所述变径柱(5)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变径柱(5)上下位置的调整螺杆(6),所述调整螺杆(6)与变径柱(5)共轴设置;所述滚筒(2)顶部水平锚固有顶板,所述调整螺杆(6)向下穿透顶板后顶撑在变径柱(5)上端、且调整螺杆(6)与顶板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取下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飞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