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496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中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集中供暖中的锅炉内部产生的高温蒸汽热量,由于没有很好的措施会导致资源浪费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包括有安装架、加热交换机构、循环泵和储存加热机构,安装架的上部设置有加热交换机构,加热交换机构的左部设置有循环泵,加热交换机构的右部设置有储存加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循环泵工作对热水抽取并排入供暖管道内,随着供暖管道内的水流动完成供暖,一部分水进入储存加热机构内,通过蒸气的热量和太阳光的热量配合,加快水加热速度,完成对热量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中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集中供暖多改用电集中供暖,为此响应蓝天计划,且现有集中供暖中的锅炉内部产生的高温蒸汽热量,由于没有很好的措施,会致使资源浪费损失,且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能量大、普遍的特点,但现有的集中供暖系统并没有对太阳能进行大规模利用,因此,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了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集中供暖中的锅炉内部产生的高温蒸汽热量,由于没有很好的措施会导致资源浪费损失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包括有安装架、控制模块、加热交换机构、循环泵和储存加热机构,安装架的内底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过物联网通讯网络连接,安装架的上部设置有加热交换机构,加热交换机构的左部设置有循环泵,加热交换机构的右部设置有储存加热机构,加热交换机构、循环泵和储存加热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加热交换机构包括有外箱体、内箱体、安装板、加热器、支杆、竖板、温度传感器、过滤板、第一出水管、出气管、第一进水管和换热组件,外箱体固接在安装架的上部,外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内箱体,外箱体的底部嵌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加热器,加热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若干个加热器的上部均穿过内箱体的下表面,内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杆,若干个支杆的上端固接有竖板,若干个支杆的侧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竖板与内箱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内箱体的左壁下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左部与循环泵的进水管连通,第一出水管的左部穿过外箱体,外箱体的右壁下部连通有出气管,内箱体的右壁连通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位于出气管的上侧,第一进水管的右部穿过外箱体,内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与第一进水管连通。
[0007]进一步的,换热组件包括有异形空心架、伸缩推杆、空心框、滑杆、密封板、回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内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异形空心架,异形空心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伸缩推杆,两个伸缩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空心框,空心框的上表面滑动式设有若干个滑杆,滑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板,下侧的密封板与异形空心架滑动设置,上侧的密封板与内箱体的上表面滑动设置,内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箱体的两侧壁,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的右部之间连通有第二出水管。
[0008]进一步的,异形空心架的内下部为锥形,异形空心架的内中部为倒锥形,异形空心架的内上部为方形。
[0009]进一步的,回水管的上侧和前后两侧均开有若干个通孔,回水管上的通孔为锥形,回水管的下侧开有若干个出水孔,回水管上的出水孔为倒锥形。
[0010]进一步的,储存加热机构包括有储存罐、第二进水管、过滤网、隔板、水位感应器、抽水泵、第三出水管、第四出水管、底板、环形架、伺服电机和加热组件,储存罐的上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储存罐位于安装架的右侧,第二进水管的内上部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储存罐内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隔板的偏心位置嵌有抽水泵,抽水泵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储存罐的上表面嵌有第三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上端连通有第四出水管,第四出水管与第一进水管通过法兰固接,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环形架,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位于环形架的内侧,环形架的上部滑动式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储存罐、第四出水管和连通。
[0011]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有热水器、光敏传感器、支撑板、第五出水管、循环管道、第三进水管、电磁阀、连通管、流通管和第六出水管,热水器的右下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环形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热水器的下侧,热水器与储存罐之间连通有第五出水管,第五出水管位于支撑板的上侧,加热器上设置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与储存罐的上表面连通有第三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出气管与流通管之间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设置在储存罐的上表面,热水器与第四出水管之间连通有第六出水管。
[0012]进一步的,第五出水管为伸缩软管。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圆形空心架、转轴、环形槽板、环形凸板、弹簧和叶轮,第三进水管内右部连接有两个圆形空心架,两个圆形空心架的中部转动式设置有转轴,左侧的圆形空心架右侧壁固接有环形槽板,转轴的右部滑动设有环形凸板,环形槽板与环形凸板滑动配合,环形槽板与环形凸板之间固接有弹簧,弹簧绕在转轴的外侧,环形凸板的右部转动式设有叶轮。
[0014]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时,首先,将外接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并向储存罐内注水,此时经过滤网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将信息经物联网通讯网络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根据信息启动循环泵工作,循环泵工作对储存罐内的水进行抽入内箱体内;S2:在水进入内箱体内后,此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检测,当水温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信息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根据信息启动加热器工作,加热器工作对内箱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预设值时,加热器继续工作30分钟后,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关闭;S3:循环泵工作对加热后的水进行抽取,并排入供暖管道内,随之不断向供暖管道内排水,如此使供暖管道内的水流动起来,从而完成供暖,供暖管道内的水循环一圈后流入回水管内,由于内箱体内的热水会产生蒸气,蒸气向上流动与回水管配合,对回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回水管内的水经第二出水管和第一进水管流入内箱体内,完成循环;S4:在进行S1的同时,控制模块将电磁阀打开,一部分水会进入热水器内,此时利
用叶轮缓冲第三进水管内的水流冲击,避免第三进水管损坏,此时通过光敏传感器将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信息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根据信息启动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工作使热水器转动与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一致,如此通过太阳光的热量对热水器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第五出水管流入储存罐内,储存罐内下部的热水对上部的水进行换热,使储存罐内上部的水变热;S5:在进行S4的同时,通过水位感应器对储存罐内下部的水量进行检测,当储存罐内下部的水量达到设定值时,水位感应器随之将信息传递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根据信息启动抽水泵工作,抽水泵工作将储存罐内下部的水抽入上部,当水位感应器检测到储存罐内下部的水达到最低的设定值时,水位感应器将信息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关闭抽水泵;S6:在进行S3的同时,通过伸缩推杆使滑杆和密封板向上移动,将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的空隙打开,蒸气随之流入内箱体和外箱体的空隙内,此时通过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的蒸气形成一层保温层,避免内箱体内的热量散发,蒸气随着出气管、连通管和流通管流入循环管道内,循环管道内的蒸气对热水器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此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安装架(1)、控制模块(101)、加热交换机构(2)、循环泵(3)和储存加热机构(4),安装架(1)的内底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01),控制模块(101)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过物联网通讯网络连接,安装架(1)的上部设置有加热交换机构(2),加热交换机构(2)的左部设置有循环泵(3),加热交换机构(2)的右部设置有储存加热机构(4),加热交换机构(2)、循环泵(3)和储存加热机构(4)均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加热交换机构(2)包括有外箱体(201)、内箱体(202)、安装板(203)、加热器(204)、支杆(205)、竖板(206)、温度传感器(207)、过滤板(208)、第一出水管(209)、出气管(210)、第一进水管(211)和换热组件,外箱体(201)固接在安装架(1)的上部,外箱体(201)的内底部设置有内箱体(202),外箱体(201)的底部嵌有安装板(203),安装板(20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加热器(204),加热器(204)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若干个加热器(204)的上部均穿过内箱体(202)的下表面,内箱体(202)的内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杆(205),若干个支杆(205)的上端固接有竖板(206),若干个支杆(205)的侧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7),温度传感器(207)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竖板(206)与内箱体(20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208),内箱体(202)的左壁下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209),第一出水管(209)的左部与循环泵(3)的进水管连通,第一出水管(209)的左部穿过外箱体(201),外箱体(201)的右壁下部连通有出气管(210),内箱体(202)的右壁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11),第一进水管(211)位于出气管(210)的上侧,第一进水管(211)的右部穿过外箱体(201),内箱体(202)的上部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与第一进水管(2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换热组件包括有异形空心架(212)、伸缩推杆(213)、空心框(214)、滑杆(215)、密封板(216)、回水管(217)和第二出水管(218),内箱体(202)的上部设置有异形空心架(212),异形空心架(2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伸缩推杆(213),两个伸缩推杆(213)的伸缩端设置有空心框(214),空心框(214)的上表面滑动式设有若干个滑杆(215),滑杆(215)的两端均安装有密封板(216),下侧的密封板(216)与异形空心架(212)滑动设置,上侧的密封板(216)与内箱体(202)的上表面滑动设置,内箱体(202)的上部设置有回水管(217),回水管(217)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箱体(201)的两侧壁,第一进水管(211)与第一出水管(209)的右部之间连通有第二出水管(2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异形空心架(212)的内下部为锥形,异形空心架(212)的内中部为倒锥形,异形空心架(212)的内上部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回水管(217)的上侧和前后两侧均开有若干个通孔,回水管(217)上的通孔为锥形,回水管(217)的下侧开有若干个出水孔,回水管(217)上的出水孔为倒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储存加热机构(4)包括有储存罐(401)、第二进水管(402)、过滤网(403)、隔板(404)、水位感应器(405)、抽水泵(406)、第三出水管(407)、第四出水管(408)、底板(409)、环形架(410)、伺服电机(411)和加热组件,储存罐(401)的上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402),储存罐(401)位于安装架(1)的
右侧,第二进水管(402)的内上部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403),储存罐(401)内下部设置有隔板(404),隔板(404)的下表面设置有水位感应器(405),水位感应器(405)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隔板(404)的偏心位置嵌有抽水泵(406),抽水泵(406)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储存罐(401)的上表面嵌有第三出水管(407),第三出水管(407)的上端连通有第四出水管(408),第四出水管(408)与第一进水管(211)通过法兰固接,底板(409)的上表面安装有环形架(410),底板(409)的上表面设置有伺服电机(411),伺服电机(411)位于环形架(410)的内侧,环形架(410)的上部滑动式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储存罐(401)、第四出水管(408)和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集中供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加热组件包括有热水器(412)、光敏传感器(413)、支撑板(414)、第五出水管(415)、循环管道(416)、第三进水管(417)、电磁阀(418)、连通管(419)、流通管(420)和第六出水管(421),热水器(412)的右下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413),环形架(410)上设置有支撑板(414),支撑板(414)位于热水器(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帆王硕董逸超胡含张德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港华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