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循环装置及集尘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70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在通过过滤器时产生的泡沫不到达集尘泵的集尘循环装置。在集尘循环装置(S)中,壳体(31)具备将内部空间划分设置为上下空间的划分板(44),供给泵(46)和集尘泵(45)设置于泵收纳部(41),并且过滤器(55)以位于贮水罐(32)的上部的方式设置于壳体(31)的下空间,集尘泵(45)被设置为以其吸引开口(45a)贯通划分板(44)的状态位于过滤器(55)的上部,在吸引开口(45a)和过滤器(55)之间设有除泡过滤材料(65),该除泡过滤材料(65)是将线材形成为网格状而成的,用于消除因过滤器(55)产生的泡沫(B)。沫(B)。沫(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循环装置及集尘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使用研磨机等杯型旋转工具在集尘的同时以湿式的方式循环进行石材、混凝土等硬质构造物的研磨、切断及涂膜的剥离等作业的集尘循环系统及该集尘循环系统所使用的集尘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湿式集尘循环系统包括:旋转工具,其具有安装对被加工物进行切削或磨削的转轮并驱动该转轮使其旋转的输出轴,并且具有覆盖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转轮的一面侧的集尘罩;以及集尘循环装置,其供给向粉尘喷雾的水并进行集尘,该粉尘是由于用所述旋转工具的转轮切削或磨削被加工物而产生的。
[0003]在所述湿式集尘循环系统中,在覆盖旋转工具的转轮的集尘罩连接有水的供给软管并且连接有对水和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软管,利用供给泵从集尘循环装置的供给罐经由供给软管向集尘罩内供给水。而且,在湿式集尘循环系统中,构成为,利用集尘泵经由集尘软管回收水和粉尘混合而成的淤渣,将收集的淤渣经由过滤器收纳,并且利用过滤器自淤渣分离水,将水积存在供给罐中(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574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所述湿式集尘循环系统中,因切削或磨削作业产生的粉尘以含有涂膜和混凝土的基底为主要的构成材料,这些材料与水混合而成为淤渣,通过与空气一起被吸引到集尘循环装置的过滤器内而被回收。然后,液体和气体(以下称为“液体等”。)通过过滤器而被过滤,净化后的水贮存在供给罐中,并且固态物残留在过滤器的内部。
[0009]在所述的集尘和过滤的过程中,在液体等通过过滤器时从过滤器表面剧烈地冒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堆积在供给罐内。然后,泡沫在短时间内到达供给罐的最上部,被吸引到集尘泵中。
[0010]此时,被吸引到集尘泵内的泡沫对集尘泵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集尘泵发生故障,具有不能高效地利用湿式集尘循环系统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在从集尘循环装置排出到外部的泡沫中有时存在涂膜所含有的有害成分,具有会无意地导致有害物质飞散这样的问题点。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使在通过过滤器时产生的泡沫不到达集尘泵的集尘循环装置及集尘循环系统。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集尘循环装置,其利用供给泵从贮水罐经由供
给软管送出液体,在利用旋转工具的转轮切削或磨削被加工物时从所述旋转工具向所述被加工物供给所述液体,利用集尘泵将从所述被加工物产生的粉尘与所述液体的混合物经由集尘软管向设于壳体内的过滤部件集尘,其中,所述壳体具备将内部空间划分设置为上下空间的划分板,所述过滤部件和所述贮水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空间,所述供给泵和所述集尘泵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空间,所述集尘泵以位于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划分板上,而且,所述集尘泵的吸引开口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在所述吸引开口和所述过滤部件之间设有过滤材料,该过滤材料用于消除因所述过滤部件产生的泡沫。
[0014]在此,过滤材料能够透气,是为了除去在过滤部件产生的泡沫(以下有时称为“泡沫”。)的液体成分而设置的,只要能起到该效果,材质、尺寸及形状等就没有限制。特别优选的是,过滤材料由线材空开空间地形成为集合体,或者过滤材料由1张呈网格状形成的框体形成或者通过重叠该框体而形成,或者过滤材料由沿多个方向贯通的设有多个空气通路的松散材料形成。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吸引开口和过滤部件之间设有用于消除泡沫的过滤材料,由于能够利用该过滤材料分离除去泡沫的液体成分,因此能够防止该泡沫到达集尘泵。
[0016]此外,所述集尘循环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吸引开口和所述过滤部件之间形成有导风通路,在所述导风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夹装有所述过滤材料。
[0017]在此,通过导风通路在高度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弯曲、弯折、或者将空气的通道构成为避免吸引开口与过滤部件成为直线,从而能够在使集尘循环装置紧凑的同时将透气距离确保得较长,因此为了消除所产生的泡沫是优选的。
[0018]此外,为了使泡沫的移动速度减小、抑制泡沫的升力,优选为扩大导风空间且使其向上方弯曲。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导风通路,在通过该导风通路时的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分离除去泡沫的液体成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该泡沫到达集尘泵。
[0020]此外,所述集尘循环装置也可以是,所述导风通路如下那样形成,将第1圆板和第2圆板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所述第1圆板的直径使其沿着形成为圆筒状的所述壳体的主体抵接于内周面,而且所述第1圆板形成为在中心侧具有贯通的贯通孔的圆环状,所述第2圆板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1圆板的直径小的圆板状,并且在所述第1圆板和所述第2圆板之间夹装呈环柱状形成的所述过滤材料,构成为能够以从所述第2圆板的圆板周缘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所述过滤材料的内部到达所述第1圆板的贯通孔的方式透气。
[0021]所述集尘循环装置也可以是,构成为设置一个或多个圆板,具有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连通的多层导风通路。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多处设置过滤材料。
[0022]此外,所述集尘循环装置也可以是,所述导风通路如下那样形成,具有:第1圆板,其直径使其沿着形成为圆筒状的所述壳体的主体抵接于内周面,而且所述第1圆板形成为在中心侧具有贯通的贯通孔的圆环状;以及上部圆板和下部圆板,其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1圆板的直径小的圆板状,在所述第1圆板的上下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并且在所述第1圆板和所述下部圆板之间夹装呈环柱状形成的所述过滤材料,构成为能够以从所述下部圆板的圆板周缘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所述过滤材料的内部到达所述第1圆板的贯通孔并通过所述第1圆板和所述上部圆板之间及所述上部圆板的圆板周缘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到达所述集尘泵的吸引开口的方式透气,所述上部圆板的圆板周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
之间的间隙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第1圆板和所述上部圆板之间的高度大。
[0023]并且,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系统包括:旋转工具,其具有安装用于切削或磨削被加工物的转轮并驱动该转轮使其旋转的输出轴和覆盖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转轮的一面侧的集尘罩;以及所述集尘循环装置。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使在通过过滤器时产生的泡沫不到达集尘泵的集尘循环装置及集尘循环系统。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系统的、切除了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7]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系统的旋转工具的剖视图。
[0028]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系统的说明图。
[0029]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装置的、分解了一部分的剖视图。
[0030]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循环装置中的空气等的流动的剖视图。
[0031]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循环装置,其利用供给泵从贮水罐经由供给软管送出液体,在利用旋转工具的转轮切削或磨削被加工物时从所述旋转工具向所述被加工物供给所述液体,利用集尘泵将从所述被加工物产生的粉尘与所述液体的混合物经由集尘软管向设于壳体内的过滤部件集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备将内部空间划分设置为上下空间的划分板,所述过滤部件和所述贮水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空间,所述供给泵和所述集尘泵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空间,所述集尘泵以位于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划分板上,而且,所述集尘泵的吸引开口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在所述吸引开口和所述过滤部件之间设有过滤材料,该过滤材料用于消除因所述过滤部件产生的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由线材空开空间地形成为集合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由1张呈网格状形成的框体形成或者通过重叠该框体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由沿多个方向贯通的设有多个空气通路的松散材料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开口和所述过滤部件之间形成有导风通路,在所述导风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夹装有所述过滤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路如下那样形成,将第1圆板和第2圆板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所述第1圆板的直径使其沿着形成为圆筒状的所述壳体的主体抵接于内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谷克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吴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