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466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敏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的组分包括: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
,涉及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敏胶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具、汽车、建材、医疗和电子设备等行业的识别、固定、密封、保护、绝缘等粘接作用,但是传统的压敏胶的粘性较大、交联度较低、分子极性较强,容易产生冷流,使得粘接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容易出现界面粘接强度上升而难以剥离,即使能剥离,粘接物表面也有残胶和白影,难以满足重复使用的要求或影响被贴物美观。
[0003]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压敏胶的可剥离要求,人们进行了多种可移压敏胶的研究,包括溶剂型丙烯酸酯和溶剂有机硅、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类。溶剂型可移压敏胶主要是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得到的,制备工艺复杂;最主要的是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高达50%),涂胶烘干后溶剂都挥发进入大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溶剂型产品还存在易燃的危险;此外为了降低剥离力,这类产品都需要使用昂贵的有机氟硅单体,成本较高。水性可移压敏胶主要是通过乳液聚合或者悬浮聚合得到的,制备工艺也很复杂,而且储存稳定性较差;为了降低剥离力也要使用昂贵的氟硅单体或双丙烯酰胺/己二酰肼交联剂;此外水性可移压敏胶的耐水性差,剥离后易在被粘物表面形成白影。
[0004]热熔型压敏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但是可移型热熔压敏胶目前还鲜有报道,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热熔型压敏胶主要使用苯乙烯

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原料,其粘性较大,冷流现象显著,使得粘接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容易出现界面粘接强度上升而难以剥离;此外,传统的热熔型压敏胶原料中存在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易被氧化,热稳定性较差。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压敏胶的可剥离要求,急需对现有热熔型压敏胶进行改进,通过分子设计、配方优化,提高此类压敏胶的弹性和降低接触面积,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热熔型可移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含溶剂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20

40份、球形矿物填料2

10份、矿物油1

5份、增粘树脂30

70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辛烯含量为20

40%,熔融指数5

30g/10min。
[0008]进一步的,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中辛烯含量为25

35%,熔融指数10

20g/10min。
[0009]本专利技术选用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为主要原料制备热熔型可移压敏胶,与传统
苯乙烯

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型热熔压敏胶相比,其粘性更低弹性更高,可以降低压敏胶分子的蠕变能力和对被粘接物表面的润湿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冷流造成的粘接强度上升而难以剥离,此外,传统的热熔型压敏胶原料中存在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其易被氧化,热稳定性较差;与传统的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相比,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分子极性较低,剥离力较低,易于剥离。
[0010]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矿物填料为球形二氧化硅、球形二氧化钛、球形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1]进一步的,所述球形矿物填料的粒径为10

200μm。
[0012]本专利技术加入球形二氧化硅,主要是因为粘接面积对压敏胶的可剥离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减小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剥离力,获得更好的剥离性能,从而提高重复利用的次数。优选的,所述的球形矿物填料为球形二氧化硅,因为球形二氧化硅的密度更低,不易产生相分离。
[0013]进一步的,球形矿物填料的粒径为30

80μm,粒径太小达不到减小接触面积的效果,粒径太大不易分散均匀。
[0014]进一步的,所述矿物油为工业级5号、10号、15号、26号、32号、46号、68号白油中的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矿物油为低粘度的5号、10号、15号矿物油。
[0016]本专利技术加入矿物油与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仅能增加弹性体的可塑性,而且能降低压敏胶的剥离力,与传统可移胶需要昂贵的氟硅单体相比,成本更低。
[0017]进一步的,所述增粘树脂为酚醛树脂、古马隆树脂、石油树脂、松香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0018]为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具有容易剥离,无残胶无白影,耐水性优异,热稳定性好,综合性能良好等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9](1)按重量比例称取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球形矿物填料、矿物油、增粘树脂;
[0020](2)将矿物油和增粘树脂加入反应釜中以第一加热温度加热至熔化,以第一搅拌速度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21]所述第一加热温度为110

125℃,第一搅拌速度为150

200r/min,搅拌时间为0.5

2h;
[0022](3)向混合物A中加入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在第二加热温度下,以第二搅拌速度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023]所述第二加热温度为130

150℃,第二搅拌速度为100

150r/min,搅拌时间为2

4h;
[0024](4)向混合物B中加入球形矿物填料,在第三加热温度下,以第三搅拌速度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热熔型可移压敏胶;
[0025]所述第三加热温度为160

170℃,第三搅拌速度为80

120r/min,搅拌时间为0.5

2h。
[0026]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以高弹性、低极性、饱和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
体为主要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冷流现象及剥离力,因而具有较好的可移性能,不含碳碳双键因而热稳定性优异,无需加抗氧剂;
[0028](2)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加入了球形矿物填料,有利于减小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剥离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可移性能;
[0029](3)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不含有机溶剂,不存在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
[0030](4)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型可移压敏胶通过热熔胶工艺制备,工艺简单;
[0031](5)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20

40份、球形矿物填料2

10份、矿物油1

5份、增粘树脂30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辛烯含量为20

40%,熔融指数5

3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中辛烯含量为25

35%,熔融指数10

20g/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矿物填料为球形二氧化硅、球形二氧化钛、球形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矿物填料的粒径为10

200μ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球形矿物填料的粒径为30

80μm,粒径太小达不到减小接触面积的效果,粒径太大不易分散均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熔型可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油为工业级5号、10号、15号、26号、32号、46号、68号白油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树人潘瑞琪高洁韩小兵胡国文朱晓明陈涛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赤壁凯利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