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4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底座、透镜座以及阻尼胶;底座包括基底部和限位部,限位部设于基底部的一侧表面并形成容置位;透镜座设于容置位内;阻尼胶设于透镜座与限位部之间并连接二者,阻尼胶设为多个并沿透镜座的周向分布;其中,限位部朝向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凹槽,透镜座朝向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或限位部朝向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凸起,透镜座朝向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音圈马达结构紧凑、便于生产、成本低、密封效果好、抗扭结构强度高、性能稳定、市场竞争力强。场竞争力强。场竞争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圈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
,尤其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技术介绍

[0002]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又称音圈驱动器(Voice Coil Actuator,简称VCA),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可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运动。
[0003]音圈马达主要应用于摄像模组当中,以防止镜头抖动,其中,阻尼结构是音圈马达实现镜头防抖的关键结构。现有的阻尼结构通常采用四角落点阻尼胶设计,即,底座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单独的凝胶柱,凝胶柱与音圈马达的透镜座之间设置连接二者的阻尼胶,并且,凝胶柱与底座的抗扭结构间隔设置。
[0004]然而,上述设计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0005]1、导致音圈马达的结构不紧凑,占据空间较大;
[0006]2、不利于激光焊接、点胶固定等工序的作业;
[0007]3、凝胶柱与限位部之间的断口导致音圈马达采用胶水密封时效果差,弱化了底座与壳体之间的接着强度,进而降低了抗扭结构的强度,使其性能不稳定,极易因透镜座的运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生产、成本低、密封效果好、抗扭结构强度高、性能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音圈马达。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
[0010]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基底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基底部的一侧表面并形成容置位;
[0011]透镜座,其设于所述容置位内;
>[0012]阻尼胶,其设于所述透镜座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并连接二者,所述阻尼胶设为多个并沿所述透镜座的周向分布;
[0013]其中,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透镜座朝向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或
[0014]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凸起,所述透镜座朝向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为多个并共同围成所述容置位,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为两个,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透镜座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透镜座之间均设有两个所述阻尼胶。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限位部均具有与其所对应的两个所述阻尼胶分别贴合的两个第一接触面,两个所述限位部则具有四个所述第一接触面,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面呈开口朝向所述透镜座的八字形。
[001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座具有与所述阻尼胶相贴合的第二接触面,贴合于同一所述阻尼胶的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平行。
[002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座为多边形,且所述透镜座的顶角与所述阻尼胶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所述透镜座的顶角的切角面。
[00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透镜座朝向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限位部背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L,0.30mm≤L≤0.45mm。
[00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L=0.40mm。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4]1、底座的限位部既参与构成了抗扭结构,同时还用于定位阻尼胶,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音圈马达无需在底座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单独的凝胶柱,进而结构更加的紧凑,可节省更多的空间,且更有利于激光焊接、点胶固定等工序的作业,性能和良品率有了巨大的提升;
[0025]2、底座的结构更加简单,注塑成型更方便,模具成本更低,从而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6]3、底座不再具有因限位部与凝胶柱间隔设置而形成的断口,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音圈马达采用胶水密封时更容易被胶水填满,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底座与壳体之间的接着强度更强,可有效地提升抗扭结构的强度,使其性能更加的稳定,不易因透镜座的运动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底座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透镜座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抗扭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阻尼胶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限位部的示意图。
[0033]图中:1、底座;11、基底部;12、限位部;121、凹槽;122、第一接触面;13、容置位;2、透镜座;21、凸起;22、第二接触面;3、阻尼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以区分同一类型的技术特
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这些技术特征的相对重要性、顺序以及数量,也即,“第一”技术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二”技术特征,“第二”技术特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技术特征,并且,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技术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技术特征。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6]需要强调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7]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其主要包括底座1和透镜座2;底座1包括基底部11和限位部12,限位部12设于基底部11的一侧表面并形成容置位13,透镜座2设于容置位13内,并且,限位部12朝向透镜座2的表面具有凹槽121,透镜座2朝向限位部12的表面具有凸起21,凹槽121与凸起21相配合,以构成抗扭结构;为了使凸起21在透镜座2装入容置位13内时能够顺利的进入凹槽121内,凹槽121的一端延伸至限位部12远离基底部11的一端;透镜座2与限位部12之间设有多个沿透镜座2的周向分布的阻尼胶3,并且,阻尼胶3连接透镜座2与限位部12。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底座1的限位部12既参与构成了抗扭结构,同时还用于定位阻尼胶3,从而音圈马达无需在底座1的四个角落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基底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基底部的一侧表面并形成容置位;透镜座,其设于所述容置位内;阻尼胶,其设于所述透镜座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并连接二者,所述阻尼胶设为多个并沿所述透镜座的周向分布;其中,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透镜座朝向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或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透镜座的表面具有凸起,所述透镜座朝向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具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为多个并共同围成所述容置位,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为两个,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透镜座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透镜座之间均设有两个所述阻尼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叶健忠李育昇冯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