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401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前驱体、氮源前驱体、羰基锰、硬脂酸镁和二羰基乙酰丙酮铑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加热搅拌下反应,所得产物干燥后与氯化锌混合,研磨;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氮气气氛下加热;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用氢氟酸冲洗,然后用乙醇、去离子水交替冲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纳米多孔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多孔碳材料藉由纳米多孔碳材料特异性吸附与氧化氨气双重作用的协同配合,能实现氨气的高效吸附以及催化氧化去除,相比于传统仅通过单一吸附作用去除氨气的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大的潜力,同时也提供了氨气去除的新思路。新思路。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氨气具有毒性,不仅破坏生态结构、污染环境,还会对人类的皮肤组织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氨气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生物法、等离子法等,高效的氨气吸附材料对于采用吸附法去除氨气至关重要。氨气吸附材料通常采用多孔结构的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碳材料因其多孔结构而应用日趋广泛,其具有用于氨气吸附的巨大潜力。例如,专利CN201911377743.X公开了一种磺酸基有序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提供了一种氮掺杂有序介孔碳材料,可用于氨气吸附。但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发达的孔隙结构对氨气进行物理吸附去除,为单一的物理吸附,吸附量的大小取决于孔隙率,必然会存在吸附量、吸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可靠的方案,以解决当前遇到的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前驱体、氮源前驱体、羰基锰、硬脂酸镁和二羰基乙酰丙酮铑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加热搅拌下反应,所得产物干燥后与氯化锌混合,研磨;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加热程序为:150

230℃加热0.5

1.5h、400

500℃加热1

2h、550

700℃加热0.5

2h、160

250℃保温0.5

1h;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用氢氟酸冲洗,然后用乙醇、去离子水交替冲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纳米多孔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羰基锰为十羰基二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碳源前驱体为蔗糖、乙腈、糠醇、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氮源前驱体为三聚氰胺、尿素、双氰胺、三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将碳源前驱体、氮源前驱体、十羰基二锰、硬脂酸镁和二羰基乙酰丙酮铑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50

95℃、300

800r/min下搅拌反应5

30min,所得产物在氮气气氛中70

90℃下干燥,之后与氯化锌混合,研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将碳源前驱体、氮源前驱体、十羰基二锰、硬脂酸镁和二羰基乙酰丙酮铑加入到四氢呋喃溶液中,75℃、450r/min下搅拌反应20min,所得产物在氮气气氛中80℃下干燥,之后与氯化锌混合,研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夏晓光左艳梅陈华进周寅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