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琥珀酸的菌株及其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380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琥珀酸的菌株及其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和应用。所述菌株的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SUC3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4150,通过中试验证,其发酵产酸可达到80g/L,基于消耗葡萄糖的分子转化率达到110%以上,该技术同时具有了高转化率,低能耗,低过程控制成本的优良特征,已经达到琥珀酸发酵的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产琥珀酸的菌株及其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株产琥珀酸的菌株及其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琥珀酸(丁二酸)是继酒精和乳酸之后另一种重要的采用厌氧工艺生产的大宗发酵产品,而琥珀酸生产技术要求之高又不是前两者可以比拟的,而且产品的理论转化率更高,同时兼具二氧化碳的固定作用。由于厌氧发酵工艺先天具有的生产能耗低,设备投入小的优点,尤其适合对成本要求很严格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的生产。随着发酵琥珀酸系列产品的大规模入市场,会带动更多的厌氧发酵产品的问世,从而提高整个生物发酵产业的原料利用效率、能源效率和设备投资效率,对建设绿色、节约型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0003]以往琥珀酸都是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通常采用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加氢得到。工业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在1929年当时的美国苯胺公司开始了用顺丁烯二酸酐电解还原法生产,该技术延续至今。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有日本人对发酵法生产琥珀酸的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日本专利:昭48
>‑
2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产琥珀酸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SUC3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4150。2.一种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发酵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肠埃希氏菌SUC37得到琥珀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琥珀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大肠埃希氏菌SUC37接种至固体培养基,37℃,静置培养24

26小时;2)挑取一接种环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的大肠埃希氏菌SUC37,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10

12小培养得到种子液;3)将种子液按照体积比2%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琥珀酸镁盐的发酵液;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78

82g/L、玉米浆24

26g/L、MgCO
3 68

75g/L,蛋白胨8

10g/L,121℃下灭菌20min;培养条件为:37℃,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河任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