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75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化学分子通式为: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在保证搅拌强度的条件下,有效控制材料裂纹的产生,合成具有较大颗粒粒径球形度良好、无裂纹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原料,决定着最终的材料性能。一般而言,三元前驱体材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在反应器搅拌作用下其多为一次颗粒堆积而成的二次球形颗粒。随着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进一步要求,高镍三元材料由于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其需求不断加大,但是镍含量的升高对材料晶体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对前驱体制备要求也相应提高。尤其在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镍钴锰材料中,镍摩尔含量达到90%以上,由于Ni

O键本身强度不高,大量的Ni

O键使得材料结构不稳定,在一定强度的搅拌应过程中,球形颗粒易出现裂纹甚至破碎现象,形成这些缺陷的前驱体材料在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破裂或破碎,从而使得正极材料在结构上产生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进入材料内部界面引起副反应,导致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会严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化学分子通式为:Ni
a
Co
b
Mn
c
M
x
R
y
(OH)2,其中0.9≤a<1,0<b≤0.1,0<c≤0.1;其特征在于,M和R为掺杂元素,M为Al、Zr、Mg、W、Ti、Ta、Sr、Y中的至少一种,R为B、P、F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0.02,0<Y≤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中值粒径为6

20μm。3.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Ni、Co、Mn的可溶性混合盐溶液A,配制沉淀剂溶液B,配制络合剂溶液C,配制含M的可溶性盐溶液D,配制含R的可溶性溶液E;(2)配制pH为11.5

12.5、氨浓度为0.1

2mol/L的反应底液:在搅拌速度为100

500rpm的条件下,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沉淀剂溶液B和络合剂溶液C混合均匀制备反应底液;(3)控制反应液的含氧量,向反应底液中并流加入可溶性混合盐溶液A、沉淀剂溶液B、络合剂溶液C、含M的可溶性盐溶液D和含R的可溶性溶液E进行反应,且可溶性混合盐溶液A和沉淀剂溶液B均采用双侧进料,待反应釜中物料粒度D50达到9.0μm,停止进料得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浆料;(4)将步骤(3)所得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浆料经陈化、过滤、洗涤、过滤、烘干、过筛、除铁,得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Ni、Co、Mn的可溶性混合盐为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沉淀剂为LiOH、NaOH、KOH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络合剂为碳酸氢铵、甘氨酸、氨水、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M的可溶性盐为铝、锆、镁、钛、锶、钇的硫酸盐或硝酸盐,或钨酸、钽酸盐中的一种;所述含R的可溶性溶液为硼酸、偏硼酸盐、磷酸、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徐乾松余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