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正-反激开关变换器电路,实现在同等输出功 率的条件下,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正激或反激开关变换器,输出纹波 低于反激开关变换器,场效应管的电压应力低于传统的正激或反激开 关变换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单管正激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高,需采用特殊的磁复位 措施,传统的双管正激开关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虽不高,但磁芯 的利用率却不高,如采用双管正激有源钳位技术,其结果是将使用 更复杂的控制电路和钳位电路造成成本的提高,而反激变换器输出纹 波大。现有的软开关有源钳位正-反激开关变换器将传统的正激开关 变换器与反激开关换器进行了有效的组合并实现了软开关,但需要 采用专用的控制电路,及钳位电路,造成成本的提高,且其场效应管 的电压应力也提高了一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软开关有源钳位正-反激幵 关变换器需要采用专用的控制电路,及钳位电路,造成成本的提高, 且其场效应管的电压应力也提高了一倍的缺点。将专用控制电路,变为常用的P丽控制电路,而电路的效率又明显高于传统的正激开关变 换器及传统的反激开关变换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激开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反激开关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整流/滤波电路之后,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场效应管Q1、Q2、电阻R1、二极管D1、D2、D3、D4及变压器T1、T2,其二极管D3阳极(A)与变压器T2的第4PIN及电阻R1的第2PIN相连,其阴极(K)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S)及变压器T1的第2PIN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K)与场效应管Q1漏极(D)相连,二极管D4的阳极(A)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D)及变压器T2的第3PIN相连,变压器T1的第4PIN与变压器T2的第1PIN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S)与电阻R1的第1PIN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K)与二极管D2的阴极(K)相连,二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