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色差的镀膜液及制备方法和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3477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玻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色差的镀膜液及制备方法和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该镀膜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乳液、第二乳液与溶剂混合,再加入硅源物质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镀膜液;所述第一乳液为含氟阳离子硅丙乳液;所述第二乳液选自阳离子聚苯乙烯乳液、阳离子聚氨酯乳液、阳离子丙烯酸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乳液的粒径大于第二乳液的粒径。采用该镀膜液所制得的镀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增透效果,还体现出色中性、不易产生色差的特点。将该镀膜应用在光伏玻璃中,可有效改善和降低光伏玻璃外观颜色不一致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色差的镀膜液及制备方法和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玻璃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色差的镀膜液及制备方法和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各国相关从业者正全力开发各种先进技术与新产品,希望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大部分光伏玻璃厂家都在为提高光伏玻璃的透光性做努力,一般都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在玻璃上增加一层增透膜,但这种加了常规单层增透膜的光伏玻璃表面容易出现红紫相间的情况,整体看起来呈现为不太均匀的蓝色,且透光率越高,蓝色越鲜艳亮丽,造成现有光伏组件容易产生色差和炫目等难题。而对于欧美及日本的屋顶客户来说,其对光伏组件的外观颜色一致性要求较高,因而难以满足此要求。
[0003]目前为止,专门针对光伏组件封装用且具有色中性、不易产生色差等外观问题的高效减反射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还十分少见。某些专利中所提到的中性色太阳能玻璃采用了双层镀膜的形式,首先在玻璃表面镀制一层特殊结构的底层,固化后再镀制一层减反射层。但该方法额外增加了一层底层镀膜,不仅增加了镀膜材料成本,而且需要对现有产线进行改造,增加一个镀膜间和镀膜设备;另外,该方法对底层膜厚度要求严格,底层膜厚度不适合时还是会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外观,因此对镀膜设备及工艺要求严格,批量生产很难控制厚度波动。
[0004]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研发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大规模应用且具有色中性、不易产生色差特点的减反射光伏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降低色差的镀膜液、镀膜及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采用该镀膜液所制得的镀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增透效果,还体现出色中性、不易产生色差的特点。将该镀膜应用在光伏玻璃中,可有效改善和降低光伏玻璃外观颜色不一致(色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镀膜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第一乳液、第二乳液与溶剂混合,再加入硅源物质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镀膜液;
[0008]所述第一乳液为含氟阳离子硅丙乳液;所述第二乳液选自阳离子聚苯乙烯乳液、阳离子聚氨酯乳液、阳离子丙烯酸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第一乳液的粒径大于第二乳液的粒径。
[0010]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乳液和第二乳液均作为模板剂。硅源物质水解缩合生成的二氧化硅物质,分别会在第一乳液和第二乳液的乳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壳层,而由于第一乳液和第二乳液的粒径大小存在差别,因而形成两种粒径大小不同的核壳结构粒子。这两种核壳结构粒子在成膜过程中,第一乳液所形成的大粒径核壳结构粒子中由于含有氟元
素,表面自由能较低,具有自动趋表趋势,最终位于所成膜层的上层;而第二乳液所形成的小粒径核壳结构粒子会位于所成膜层的下层;最终形成上层大孔、下层小孔的类似渐变折射率的双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膜层表面的色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乳液与第二乳液的质量比为(1

10):20。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乳液的粒径范围为120

200nm。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乳液的粒径范围为50

100nm。
[0014]优选的,所述硅源物质选自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水、甲醇、酒精、异丙醇、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控制为15

50℃。
[0017]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

24h。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混合,制得混合单体;
[0020](2)将可聚合阳离子单体、水和部分所述混合单体混合,制得预乳液;
[0021](3)对所述预乳液进行升温,加入部分引发剂进行反应;再加入剩余混合单体和剩余引发剂继续反应,调pH值,制得所述第一乳液。
[0022]更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23]更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可聚合阳离子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0024]更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
[0025]更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升温后的温度为60

80℃。
[0026]更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pH值调节至1

2。
[0027]优选的,当所述第二乳液为阳离子聚苯乙烯乳液时,其制备方法为:
[0028]将含氨基的或者季铵化的共聚单体和水混合,加入苯乙烯,氮气保护下升温至50

85℃,逐滴加入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阳离子聚苯乙烯乳液。
[0029]更优选的,所述含氨基的或者季铵化的共聚单体为含氨基的乙烯单体和/或季铵化乙烯基单体。进一步的,所述季铵化乙烯基单体选自丙烯酰氧乙基三甲氧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者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物质;所述含氨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氨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0030]更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0031]更优选的,所述含氨基的或者季铵化共聚单体与所述苯乙烯单体的质量比为(0.5

4):(10

20)。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镀膜液,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镀膜液在制备光伏玻璃中的应用。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位于所述玻璃基片表面的镀膜;所述镀膜由上述镀膜液所形成。
[0035]优选的,所述镀膜的厚度小于所述镀膜液中第一乳液的粒径。由于第一乳液的粒径大于镀膜厚度,使得镀膜膜层表面会形成微凸,该特殊结构有利于全域增透,透光率曲线更平,使得光伏玻璃表面的颜色浅、色差低。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在所述玻璃基片涂覆上述镀膜液后,进行烘烤固化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乳液、第二乳液与溶剂混合,再加入硅源物质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镀膜液;所述第一乳液为含氟阳离子硅丙乳液;所述第二乳液选自阳离子聚苯乙烯乳液、阳离子聚氨酯乳液、阳离子丙烯酸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乳液的粒径大于第二乳液的粒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乳液与第二乳液的质量比为(1

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乳液的粒径范围为120

200nm;所述第二乳液的粒径范围为50

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混合,制得混合单体;(2)将可聚合阳离子单体、水和部分所述混合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文陈刚王科蔡敬陈海峰陈志鸿何进唐高山纪朋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