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35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其包括支架、入料斗组件、预均分流平组件、等截面分流器、缓冲段和平出溢流口;支架一侧设置倾斜面,入料斗组件设置在倾斜面上部;入料斗组件下端连通预均分流平组件,预均分流平组件呈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倒梯形结构;预均分流平组件下端通过等截面分流器连通缓冲段;等截面分流器包括第一连接法兰、第一滑料底板、一次分流隔板、二次分流隔板、三次分流隔板、压力板和第二连接法兰;平出溢流口设置在缓冲段下部。该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布料效率高,易操作,可适用其他各种颗粒状、粉状散装物料的输送带的均匀布料,保障后期传送带的均匀承载,提高后续加热干燥效率。热干燥效率。热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均分布料装置的
,尤其是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产品、医药、化工、路面沥青再生加工中,物料加热、干燥是一个重要的加工工艺,而在众多的加热干燥设备中,隧道式加热干燥设备则是连续高效生产首选设备。碎块状、颗粒状物料在连续输送带均匀布料在加工输送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即将散装的碎块状、颗粒状物料通过上料斗、振动送料器等上料装置送入到输送带、板链等连续运输设备上摊铺均布的重要环节。在通用情况下,一般直接在输送设备入口处安装筒易的刮料板或振动布料器,但是对于块状、颗粒大质量比较大的物料,进入输送带、板链要求按均匀的厚度布满相对宽的工作面,对物料的堆高、输送带的承载力、布料器刮板的要求等都就比较高了,而且这类物料一般采用间歇性的料斗上料或槽形输送带上料,实际使用中很难满足实际工况要求。对于这类碎块状、颗粒状大小不一、极不规则的散装物料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物料要么集中在中间区域,要么积料形成区域断料、要么横向分布厚薄不均,还有采用料筢或螺旋分料器在进料口布料,但这只是对流动性比较好的散装物料有效果,散料的状态成了均匀布料比较大影响因素,对于碎块状、颗粒状、表面粗糙、流动性的散料容易产生偏载、堵料、积料、撒料等问题,从而不能实现物料同样厚度均布在输送带或板链上,这种厚度不均匀性直接对产品加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在微波加热干燥、红外加热干燥等热加工中对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影响特别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可使物料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布料效率高,易操作,可适用其他各种颗粒状、粉状散装物料的输送带的均匀布料,保障后期传送带的均匀承载,提高后续加热干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包括支架、入料斗组件、预均分流平组件、等截面分流器、缓冲段和平出溢流口;所述的支架一侧设置倾斜面,所述的入料斗组件设置在倾斜面上部;所述的入料斗组件下端连通预均分流平组件,所述的预均分流平组件呈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的预均分流平组件下端通过等截面分流器连通缓冲段;所述的等截面分流器包括第一连接法兰、第一滑料底板、一次分流隔板、二次分流隔板、三次分流隔板、压力板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的第一滑料底板与压力板组合形成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的锥状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设置在锥状结构上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法兰设置在锥状结构下部;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垂直设置在锥状结构内侧,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从上部往下部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设置成N组(N≥1),N组一次分流隔板将锥状结构均分为N+1个一次
分料槽;所述的二次分流隔板垂直设置在一次分料槽内中部;所述的二次分流隔板将一次分料槽均分为相邻两个二次分料槽;所述的三次分流隔板垂直设置在二次分料槽中部,所述的三次分流隔板将二次分料槽均分为相邻两个三次分料槽;所述的平出溢流口设置在缓冲段下部。
[0005]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压力板上端面上还设置第三连接法兰,所述的第三连接法兰上设置压力盖板;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压力盖板的设置来实现等截面分流器的密封操作,避免在均匀布料过程中物料外泄。
[0006]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压力盖板外壁上两侧均设置把手;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人们通过把手将压力盖板打开或关闭。
[0007]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预均分流平组件包括第四连接法兰、直通接管、倒梯形上封板、第二滑料底板、流平筋条、梯形侧板和第五连接法兰;所述的第四连接法兰设置在直通接管上部,所述的倒梯形上封板、第二滑料底板和梯形侧板拼合形成框形结构;所述的框形结构上部连通直通接管下部;所述的框形结构下部连接第五连接法兰;所述的流平筋条设置在框形结构内部,所述流平筋条沿第二滑料底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预均分流平组件来实现物料事先预均分操作,方便后续的等截面分流操作。
[0008]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缓冲段包括第六连接法兰和缓冲接管;所述的缓冲段通过第六连接法兰与等截面分流器下部连接,所述的第六连接法兰设置在缓冲接管上部;这样的设计是通过缓冲段来实现等截面分流器分流操作后的缓冲操作,可以实现物料在平出溢流口的平稳均匀输出。
[0009]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平出溢流口下方正对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外接可调速的电机控制运行;这样可以便于从平出溢流口输出的物料直接掉落在输送带上进行传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传送带的速度就可以实现其掉落在输送带上的物料厚度的调节。
[0010]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还包括连接支架和支撑立柱;所述的连接支架水平设置,所述的连接支架的一侧连接倾斜面一端,所述的连接支架另一侧通过垂直设置的支撑立柱连接倾斜面另一端;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支架来保障整体均分布料装置的操作稳定性。
[0011]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入料斗组件的下部还设置第七连接法兰,所述的入料斗组件通过第七连接法兰连接预均分流平组件上端;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障入料斗组件与预均分流平组件的密封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可使物料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布料效率高,易操作,可适用其他各种颗粒状、粉状散装物料的输送带的均匀布料,保障后期传送带的均匀承载,提高后续加热干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操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2中预均分流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2中等截面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的标号为:10、支架,110、倾斜面,120、连接支架,130、支撑立柱,20、入料斗组件,210、料斗,220、第七连接法兰,30、预均分流平组件,310、第四连接法兰,320、直筒接管,330、倒梯形封板,340、第二滑料底板,350、流平筋条,360、梯形侧板,370、第五连接法兰,40、等截面分流器,410、第一连接法兰,420、第一滑料底板,430、一次分流隔板,440、二次分流隔板,450、三次分流隔板,460、压力板,470、第三连接法兰,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入料斗组件(20)、预均分流平组件(30)、等截面分流器(40)、缓冲段(60)和平出溢流口(70);所述的支架(10)一侧设置倾斜面(110),所述的入料斗组件(20)设置在倾斜面(110)上部;所述的入料斗组件(20)下端连通预均分流平组件(30),所述的预均分流平组件(30)呈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的预均分流平组件(30)下端通过等截面分流器(40)连通缓冲段(60);所述的等截面分流器(40)包括第一连接法兰(410)、第一滑料底板(420)、一次分流隔板(430)、二次分流隔板(440)、三次分流隔板(450)、压力板(460)和第二连接法兰(480);所述的第一滑料底板(420)与压力板(460)组合形成上端开口小下端开口大的锥状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410)设置在锥状结构上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法兰(480)设置在锥状结构下部;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430)垂直设置在锥状结构内侧,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430)从上部往下部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的一次分流隔板(430)设置成N组,N≥1,N组一次分流隔板(430)将锥状结构均分为N+1个一次分料槽;所述的二次分流隔板(440)垂直设置在一次分料槽内中部;所述的二次分流隔板(440)将一次分料槽均分为相邻两个二次分料槽;所述的三次分流隔板(450)垂直设置在二次分料槽中部,所述的三次分流隔板(450)将二次分料槽均分为相邻两个三次分料槽;所述的平出溢流口(70)设置在缓冲段(60)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板(460)上端面上还设置第三连接法兰(470),所述的第三连接法兰(470)上设置压力盖板(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状散料在输送带上均分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盖板(50)外壁上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章王晓军陈安平陈小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凯棱工业用微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