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压电源电路和图像信号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7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负压电源电路和图像信号发生器。该正负压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口、总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第一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一通断电路,第二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二通断电路,其中,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输入端口,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通断电路连接第一输出端口,第二通断电路连接第二输出端口。该正负压电源电路和图像信号发生器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负压电源电路和图像信号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正负压电源电路和图像信号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图像信号发生器是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其可以响应不同指令生成不同的图像测试信号,以实现对诸如液晶显示屏(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显示面板的测试。图像信号发生器包括多路电源电路,针对不同的测试需求,每路电源向显示面板提供不同电压的电源信号;针对不同的测试需求向显示面板提供的电源的路数也不尽相同。其中,9路电源电路包括正电压(VGH)电源电路和负电压(VGL)电源电路。
[0003]在现有技术中,每路电源电路都需要实现将具有较高输入电压的电源信号转换为具有较低电压的可用电源信号,并且,正电压电源电路和负电压电源电路是相互独立的两路电路,且各自采用一个上电时序控制电路独立控制该条电路输出。由此,正、负电压电源电路各自需要一个转换电路和上电时序控制电路,从而导致图像信号发生器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源电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正负压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口、总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一通断电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二通断电路,其中,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口,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通断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通断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口。
[0006]示例性地,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器,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使能控制端。
[0007]示例性地,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使能控制端和所述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
[0008]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开关管是N沟道场效应管,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并与所述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口相连。
[0009]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断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
控制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电源引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电源引脚连接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以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有效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导通;和/或
[0010]所述第二通断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电源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电源引脚连接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以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有效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导通。
[0011]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断电路还包括第一负载电路,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无效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通;
[0012]所述第二通断电路还包括第二负载电路,所述第二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连接,以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无效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通。
[0013]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均接地。
[0014]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断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反向连接在第一继电器的两个电源引脚之间;
[0015]所述第二通断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反向连接在第二继电器的两个电源引脚之间。
[0016]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直流电源芯片,所述第一直流/直流电源芯片的反馈引脚用于连接控制器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直流/直流电源芯片用于在第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对应电压值的正电压信号;
[0017]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直流/直流电源芯片,所述第二直流/直流电源芯片的反馈引脚用于连接控制器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直流/直流电源芯片用于在第四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对应电压值的负电压信号。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图像信号发生器,包括上述的正负压电源电路。
[0019]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正、负电压电源电路中的每一路包括总电压转换模块和各自的支路,由此实现电压转换和输出控制两个功能。其中,总电压转换模块是共用的。由于电压转换模块的成本往往较高,在这里通过利用成本更低廉的两个通断电路来代替现有的正负压电源电路中的一个电压转换模块和两个时序控制电路,减小了电源电路的生产成本。此外,通过设置第一通断电路和第二通断电路实现了对正电压电源电路和负电压电源电路的上电时长以及上电时刻的控制,控制逻辑简单,容易实现。
[0020]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的概念,这些概念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正负压电源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002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通断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涉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总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一通断电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二通断电路,其中,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口,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通断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通断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器,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使能控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负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使能控制端和所述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负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是N沟道场效应管,所述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并与所述控制器的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正负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电源引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电源引脚连接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以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有效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导通;和/或所述第二通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强张瑞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镁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