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3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刀。插刀包括刀柄及与刀柄连接的刀头,插刀具有一中心轴线,刀头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第一刀刃与刀柄连接,第二刀刃与第一刀刃连接且远离刀柄,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之间形成排屑槽,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大于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上述插刀通过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大于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插刀在铣削加工产品时,第二刀刃首先于产品上铣削加工出加工孔,第一刀刃对第二刀刃铣削加工的加工孔进行进一步磨削,使得于加工孔内产生的毛刺被第一刀刃进一步磨削,进而使得毛刺的根部变薄,变薄后的根部容易被作业去除;且由于变薄后的毛刺容易被去除,去除毛刺作业时不易造成加工孔过修变形,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加工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刀


[0001]本申请涉及铣削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插刀。

技术介绍

[0002]在CNC铣削成型加工领域,铣削刀具加工产品时会产生毛刺,产生的毛刺会严重影响制程良率,且毛刺去除成本高。目前,成型端铣刀加工产品所形成的毛刺的根部较硬,不易去除,且去除毛刺时容易造成加工孔过修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插刀,以使插刀加工产品所形成的毛刺的根部较薄,毛刺易去除,且去除毛刺时不易造成加工孔过修变形。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刀,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刀头,所述插刀具有一穿过所述刀柄及所述刀头的中心轴线,所述刀头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刀柄连接,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连接且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所述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所述铣削直径为刀刃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最大直径。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刀柄连接;所述第二刀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面、第四连接面和第五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形成所述排屑槽;所述刀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五连接面连接的刀刃端面。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为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为所述第四连接面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直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内凹曲面,一端与刀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所述第四连接面及所述第五连接面依次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的一端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连接的一端靠近所述刀柄,所述第五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连接的一端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五连接面与所述刀刃端面连接的一端靠近所述刀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与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的差值范围为0.03mm

0.05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刀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刀刃,所述至少一第三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连接,与所述第二刀刃连接的所述第三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之间及两两所述第三刀刃之间均形成所述排屑槽,沿所述中心轴线且远离所述刀柄的方向,所述至少一第三刀刃的铣削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且依次递减。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刀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连接面、第七连接面和第八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刀刃连接的所述第三刀刃的所述第六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刀刃的所述第五连接面连接;所述刀刃端面与远离所述刀柄的所述第三刀刃的所述第八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五连接面及所述第八连接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三连接面及所述第六连接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四连接面及所述第七连接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刀刃的数量为六个,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刀刃及六个所述第三刀刃的长度均相等。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刀还包括避位部,所述避位部位于所述刀柄与所述刀头之间且与所述刀柄和所述刀头分别连接,所述避位部包括分别与所述刀柄及所述刀头的所述第一刀刃连接的避位连接面。
[0014]上述插刀通过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大于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第二刀刃与第一刀刃连接且远离刀柄,插刀在铣削加工产品时,第二刀刃首先于产品上铣削加工出加工孔,随着插刀的进一步铣削,第一刀刃对第二刀刃铣削加工的加工孔进行进一步磨削,使得第二刀刃铣削加工时于加工孔内产生的毛刺被第一刀刃进一步磨削,进而使得毛刺的根部变薄,变薄后的根部容易被作业去除;且由于变薄后的毛刺容易被去除,去除毛刺作业时不易造成加工孔过修变形,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加工良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使用图1所示的插刀前的加工孔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4是使用图1所示的插刀后的加工孔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插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插刀
ꢀꢀꢀꢀꢀꢀꢀꢀꢀꢀꢀꢀꢀꢀꢀꢀꢀꢀꢀꢀ
100、200
[0022]刀柄
ꢀꢀꢀꢀꢀꢀꢀꢀꢀꢀꢀꢀꢀꢀꢀꢀꢀꢀꢀꢀ
10
[0023]刀头
ꢀꢀꢀꢀꢀꢀꢀꢀꢀꢀꢀꢀꢀꢀꢀꢀꢀꢀꢀꢀ
20
[0024]第一刀刃
ꢀꢀꢀꢀꢀꢀꢀꢀꢀꢀꢀꢀꢀꢀꢀꢀ
21
[0025]第一连接面
ꢀꢀꢀꢀꢀꢀꢀꢀꢀꢀꢀꢀꢀꢀ
211
[0026]第二连接面
ꢀꢀꢀꢀꢀꢀꢀꢀꢀꢀꢀꢀꢀꢀ
212
[0027]第二刀刃
ꢀꢀꢀꢀꢀꢀꢀꢀꢀꢀꢀꢀꢀꢀꢀꢀ
22
[0028]第三连接面
ꢀꢀꢀꢀꢀꢀꢀꢀꢀꢀꢀꢀꢀꢀ
221
[0029]第四连接面
ꢀꢀꢀꢀꢀꢀꢀꢀꢀꢀꢀꢀꢀꢀ
222
[0030]第五连接面
ꢀꢀꢀꢀꢀꢀꢀꢀꢀꢀꢀꢀꢀꢀ
223
[0031]端刃刀面
ꢀꢀꢀꢀꢀꢀꢀꢀꢀꢀꢀꢀꢀꢀꢀꢀ
23
[0032]第三刀刃
ꢀꢀꢀꢀꢀꢀꢀꢀꢀꢀꢀꢀꢀꢀꢀꢀ
24
[0033]第六连接面
ꢀꢀꢀꢀꢀꢀꢀꢀꢀꢀꢀꢀꢀꢀ
241
[0034]第七连接面
ꢀꢀꢀꢀꢀꢀꢀꢀꢀꢀꢀꢀꢀꢀ
242
[0035]第八连接面
ꢀꢀꢀꢀꢀꢀꢀꢀꢀꢀꢀꢀꢀꢀ
243
[0036]第四刀刃
ꢀꢀꢀꢀꢀꢀꢀꢀꢀꢀꢀꢀꢀꢀꢀꢀ
25
[0037]第五刀刃
ꢀꢀꢀꢀꢀꢀꢀꢀꢀꢀꢀꢀꢀꢀꢀꢀ
26
[0038]第六刀刃
ꢀꢀꢀꢀꢀꢀꢀꢀꢀꢀꢀꢀꢀꢀꢀꢀ
27
[0039]第七刀刃
ꢀꢀꢀꢀꢀꢀꢀꢀꢀꢀꢀꢀꢀꢀꢀꢀ
28
[0040]第八刀刃
ꢀꢀꢀꢀꢀꢀꢀꢀꢀꢀꢀꢀꢀꢀꢀꢀ
29
[0041]中心轴线
ꢀꢀꢀꢀꢀꢀꢀꢀꢀꢀꢀꢀꢀꢀꢀꢀ
30
[0042]排屑槽
ꢀꢀꢀꢀꢀꢀꢀꢀꢀꢀꢀꢀꢀꢀꢀꢀꢀꢀ
40
[0043]避位部
ꢀꢀꢀꢀꢀꢀꢀꢀꢀꢀꢀꢀꢀꢀꢀꢀꢀꢀ
50
[0044]避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刀,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刀头,所述插刀具有一穿过所述刀柄及所述刀头的中心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刀柄连接,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连接且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所述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所述铣削直径为刀刃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最大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刀柄连接;所述第二刀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面、第四连接面和第五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形成所述排屑槽;所述刀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五连接面连接的刀刃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的铣削直径为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刀刃的铣削直径为所述第四连接面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内凹曲面,一端与刀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所述第四连接面及所述第五连接面依次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的一端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连接的一端靠近所述刀柄,所述第五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连接的一端远离所述刀柄,所述第五连接面与所述刀刃端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俊赟樊雄伟张丽兵黄涛王飞伦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