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70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8
一种冲切模具,包括:下模座,用于承载工件,下模座开设有滑动槽、第一滑动孔及第二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与滑动槽连通;抵推组件,包括抵推杆和弹性件,抵推杆滑动设置于滑动槽,抵推杆的第一端伸出滑动槽,弹性件抵接抵推杆的第二端,抵推杆开设有凹槽,凹槽朝向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设置;冲切组件,包括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第一冲子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孔,第二冲子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动孔,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均抵接于抵推杆,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远离抵推杆的一端用于抵持工件;及驱动组件,包括偏心凸轮,偏心凸轮设置于抵推杆的第一端。上述冲切模具可以择一冲切工件,也可以同时冲切两个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冲切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冲切模具。


技术介绍

1、在生产一些小件产品时,一种生产工艺为在一张原材料板材上加工多个小件产品,在加工完成之前,多个小件产品通常连接在板材上,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抽检时,需要将产品从板材上切下,以用于检测。传统的冲切模具通常只针对单一排列的产品进行冲切,若板材上为成对排列的产品,则无法满足同时冲切多个产品,且冲下的产品难以区分对应的位置,对检测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冲切模具,可以择一冲切工件,也可以同时冲切两个工件。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切模具,包括:下模座,用于承载工件,所述下模座开设有滑动槽、第一滑动孔及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沿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抵推组件,包括抵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抵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所述抵推杆的第一端伸出所述滑动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并抵接所述抵推杆的第二端,所述抵推杆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设置;冲切组件,包括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所述第一冲子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二冲子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一冲子和所述第二冲子均抵接于所述抵推杆,所述第一冲子和所述第二冲子远离所述抵推杆的一端用于抵持所述工件;及驱动组件,包括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设置于所述抵推杆的第一端;其中,所述偏心凸轮用于配合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抵推杆在所述滑动槽中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冲子和/或所述第二冲子抵接于所述抵推杆的侧壁或所述凹槽,进而使所述第一冲子伸出或缩回所述下模座,以及使所述第二冲子伸出或缩回所述下模座。

3、上述冲切模具通过偏心凸轮可以配合弹性件驱动抵推杆在滑动槽中往复运动,以使凹槽在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下侧运动,进而使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都抵接于凹槽,或者都抵接于抵推杆的凹槽外,或者其中之一抵接于凹槽,即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均隐藏于下模座,或者均伸出下模座,或者其中之一伸出下模座,第一冲子和第二冲子伸出下模座的一端用于抵接工件,配合外部冲切装置,可以将第一冲子或第二冲子对应的工件冲切下来,以用于检测。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棘轮和驱动件,所述棘轮与所述偏心凸轮同轴设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棘轮转动,所述棘轮用于带动所述偏心凸轮转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止回件和止回弹性件,所述止回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棘轮,所述止回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止回件,所述止回弹性件用于弹性抵持所述止回件,所述止回件用于卡持所述棘轮的齿槽,以防止所述棘轮产生与所述驱动件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抵推件,所述抵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抵推件弹性抵接于所述棘轮,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抵推件配合所述止回件驱动所述棘轮单向转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推杆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的上表面,所述凹槽自所述上表面向所述抵推杆的内部延伸,所述凹槽为梯形槽,包括第一凹槽斜面、槽底及第二凹槽斜面,沿所述抵推杆的移动方向,所述槽底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滑动孔之间的最大距离。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子抵接所述抵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一楔形部设置有第一楔形斜面和第二楔形斜面,所述第一楔形斜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一凹槽斜面的倾斜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楔形斜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斜面的倾斜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冲子抵接所述抵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二楔形部设置有第三楔形斜面,所述第三楔形斜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斜面的倾斜度相匹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形部还设置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楔形斜面和所述第二楔形斜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用于抵接所述抵推杆;所述第二楔形部还设置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楔形斜面连接,所述第二平面用于抵接所述抵推杆。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孔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滑动孔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楔形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凸轮沿其周侧设置有第一抵持面、第二抵持面、第三抵持面及第四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斜面在所述上表面的投影长度与所述槽底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二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的二倍,所述第三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斜面在所述上表面的投影长度及所述第二平面的长度之和,所述第四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抵持面距离所述偏心凸轮的轴心的长度减去所述第一凹槽斜面在所述上表面的投影长度及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面用于在抵接所述抵推杆时,使所述槽底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抵接于所述槽底,以使所述第一冲子和所述第二冲子均缩回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二抵持面用于在抵接所述抵推杆时,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抵接于所述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冲子和所述第二冲子均伸出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三抵持面用于在抵接所述抵推杆时,使所述槽底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应、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平面抵接于所述槽底、所述第二平面抵接于所述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一冲子缩回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二冲子伸出所述下模座;所述第四抵持面用于在抵接所述抵推杆时,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应、所述槽底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应,所述第一平面抵接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二平面抵接所述槽底,以使所述第一冲子伸出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二冲子缩回所述下模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刚赵风茂曾勇翟性超杨丹郝日东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