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35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桅杆转动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桅杆,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转动台,转动台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的滚珠可以保证转动台在转动时不与固定底座直接接触,由于桅杆上的帆布为了顺应风向会带着桅杆向一侧偏移,此时会间接带动转动台的一侧向上偏移,滚珠可以直接承载转动台一侧的压力,避免转动台非水平的转动对其本身和固定底座造成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固定转盘,从而起到对转动台减速并固定的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桅杆转动底座
,特别是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桅杆,船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轮船上的桅杆用处很多。比如用它装信号灯,挂旗帜、架电报天线等。此外,它还能支撑吊货杆,吊装和卸运货物,桅杆作为桁索结构的受力构件,为桁索结构提供网索张拉的支撑,桅杆底座承受桅杆重量、顶部拉索荷载和受温度应力、风荷载等产生的空间变形位移,且需保持桅杆倾斜平衡稳定状态,一般的垂直于基础面的桅杆,底座为固定底座,采用刚性连接,在受到水平荷载的时候,桅杆结构会产生应力集中、弹性应力过大等缺点,且无法满足上述变形位移要求,且现有的桅杆可转动底座均无快速固定结构,当桅杆转动到一定角度需要将其固定来适应风向时,不能很简单迅速地固定其转动的方向,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桅杆,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保护盖,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转盘。
[0005]可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为一个中空且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固定底座内部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滚珠槽,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轴承放置槽,所述轴承放置槽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底座的内部。
[0006]可选的,所述转动台为一个圆柱体结构,所述转动台的外表面直径与固定底座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转动台的高度与固定底座的内表面高度相等,所述转动台外部套接于固定底座的内部。
[0007]可选的,所述转动台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二滚轮槽,所述第二滚珠槽与第一滚珠槽的截面均为一个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滚珠槽的直径与第一滚珠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滚珠槽与第一滚珠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滚珠槽与第一滚珠槽之间卡接有若干滚珠。
[0008]可选的,所述桅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台一侧的中部,所述桅杆的直径与通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桅杆与通孔同轴心,所述桅杆外部插接于通孔的内部并延伸至固
定底座的一侧。
[0009]可选的,所述轴承的外表面直径与轴承放置槽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轴承的高度与轴承放置槽的内表面高度相等,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轴承放置槽的内表面,所述轴承的内表面直径与桅杆的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轴承的内表面与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轴承保护盖的内表面直径与桅杆的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轴承保护盖内部套接于桅杆的外表面,所述轴承保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外表面直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的一侧。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底座的内部,所述固定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所述螺杆的直径与螺纹孔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所述螺杆外表面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一侧与转动台的一侧搭接。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桅杆作为桁索结构的受力构件,为桁索结构提供网索张拉的支撑,桅杆底座承受桅杆重量、顶部拉索荷载和受温度应力、风荷载等产生的空间变形位移,且需保持桅杆倾斜平衡稳定状态,一般的垂直于基础面的桅杆,底座为固定底座,采用刚性连接,在受到水平荷载的时候,桅杆结构会产生应力集中、弹性应力过大等缺点,且无法满足上述变形位移要求,本技术通过在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转动台,转动台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的滚珠可以保证转动台在转动时不与固定底座直接接触,由于桅杆上的帆布为了顺应风向会带着桅杆向一侧偏移,此时会间接带动转动台的一侧向上偏移,滚珠可以直接承载转动台一侧的压力,避免转动台非水平的转动对其本身和固定底座造成磨损。
[0014]2、现有的桅杆可转动底座均无快速固定结构,当桅杆转动到一定角度需要将其固定来适应风向时,不能很简单迅速地固定其转动的方向,使用起来不方便,本技术通过在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固定转盘,当转动固定转盘时,螺杆会渐渐靠近转动台并与其搭接产生摩擦力,从而起到对转动台减速并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固定底座,101

第一固定板,102

第一滚珠槽,103

轴承放置槽,104

通孔,105

螺纹孔,2

转动台,201

第二滚珠槽,202

滚珠,3

桅杆,4

轴承,5

轴承保护盖,501

第二固定板,6

固定转盘,601

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内部套接有一个转动台2,转动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桅杆3,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轴承4,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保护盖5,固定底座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转盘6。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底座1为一个中空且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固定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101,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第一固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底座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滚珠槽102,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轴承放置槽103,轴承放置槽103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104,通孔104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底座1的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台2为一个圆柱体结构,转动台2的外表面直径与固定底座1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转动台2的高度与固定底座1的内表面高度相等,转动台2外部套接于固定底座1的内部,转动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套接有一个转动台(2),所述转动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桅杆(3),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轴承(4),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保护盖(5),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转盘(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为一个中空且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101),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固定底座(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滚珠槽(10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轴承放置槽(103),所述轴承放置槽(103)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104),所述通孔(104)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底座(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台(2)为一个圆柱体结构,所述转动台(2)的外表面直径与固定底座(1)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转动台(2)的高度与固定底座(1)的内表面高度相等,所述转动台(2)外部套接于固定底座(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索结构倾斜桅杆的可转动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台(2)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二滚珠槽(201),所述第二滚珠槽(201)与第一滚珠槽(102)的截面均为一个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滚珠槽(201)的直径与第一滚珠槽(102)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滚珠槽(201)与第一滚珠槽(1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滚珠槽(201)与第一滚珠槽(102)之间卡接有若干滚珠(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思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永和安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