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29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的多个钢筋混凝土墙围合筒体,再通过桁架或梁板或钢筋混凝土墙体把钢筋混凝土墙围合筒体连结为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侧向作用刚度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整体协调工作性能较好,整体结构共同进退、一致抗击外部作用,同时钢筋混凝土墙围合筒体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使楼层结构平面的惯性矩大幅提高,进而使应用此种体系的建筑结构具备较强的抗侧向作用刚度及承载力。度及承载力。度及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建筑目前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巨型框架)
‑‑
核心筒、框架
‑‑
剪力墙和筒中筒,其中框架
‑‑
核心筒应用最为广泛。但框架
‑‑
核心筒在受力上尚有如下不足之处:1.框架与核心筒两者刚度相差明显,导致协同工作性能较差;2.为了把采光及视野开阔的外围空间留给主要建筑功能使用,核心筒一般位于楼层结构平面中心,核心筒的材料对抗侧向作用刚度的效率较低。因而,为了更好地建造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物的力学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的多个由钢筋混凝土墙围合成的筒体,多个所述筒体通过桁架、梁板或钢筋混凝土墙体连结为整体。
[0006]优选的,用于围合所述筒体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上开设有用于调节结构刚度以及连通各建筑功能空间的洞口。
[0007]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b=300~2000mm,所述洞口宽度1000~4000mm,所述洞口高度2000~3000mm,所用楼板的厚度为120~150mm。
[000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09]本技术提供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抗侧向作用刚度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整体协调工作性能(共同进退、一致抗击外部作用)较好,同时钢筋混凝土墙围合筒体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使楼层结构平面的惯性矩大幅提高,进而使应用此种体系的建筑结构具备较强的抗侧向作用刚度(包括整体抗倾覆能力)及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筒体、11

钢筋混凝土墙、111

洞口、4

楼面梁板、5

连结用钢筋混凝土墙、7

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物的力学性能。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如图1~2所示,包括: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内的钢筋混凝土墙11,钢筋混凝土墙11的厚度b=300mm~2000mm,钢筋混凝土墙在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围合成多个筒体1。抗侧向作用刚度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整体协调工作性能(共同进退、一致抗击外部作用)较好,同时钢筋混凝土墙围合筒体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使楼层结构平面的惯性矩大幅提高,进而使应用此种体系的建筑结构具备较强的抗侧向作用刚度(包括整体抗倾覆能力)及承载力。
[0021]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1上开设有用于调节结构刚度、连通各建筑功能空间的洞口111,洞口111宽度1000~4000mm,洞口111高度2000~3000mm。
[0022]进一步的,楼面梁典型截面400x600mm,楼板的厚度为120~150mm。
[0023]实施例二
[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高层建筑结构,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结构适当弱化核心筒,改为强化角部的不对称十字束筒,弱化内部结构刚度,强化外围。分散的束筒位于四周角部,其平面位置布置形式能提供相对较高的结构抗力效率。同时通过梁7组成一个刚度“可变”的大筒体,在设防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预设梁7的不同破坏程度,改变结构刚度及自振频率,避开共振实现减震设计。
[0025]进一步的,任意垂直相交的两个角束筒远离第二交叉部的一端均通过一连接墙连接,连接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一步的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0026]进一步的,各第二束筒靠近外侧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大于该第二束筒靠近楼层结构平面中心处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
[0027]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于楼层结构平面边/角部的多个由钢筋混凝土墙围合成的筒体,多个所述筒体通过桁架、梁板或钢筋混凝土墙体连结为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