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629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尤其涉及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包括有地基架、第一气囊、充气管、第二气囊等,地基架上放置有两个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上均连接有一组第一气囊,每组第一气囊为两个,每组第一气囊上均连接有一组充气管,每组充气管为四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通过查看充气垫的状态,如若充气垫为收缩状态,启动气泵进行补气即可,如此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如此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如此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尤其涉及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

技术介绍

[0002]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的主体为气囊结构,易拆、易移,可持续循环使用,根据需要可建成临时或永久性建筑。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对气囊式运动场馆进行充气,在充气完毕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囊内部气压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下而变化,而需要保持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的正常使用,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0003]如何设计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的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气囊内部气压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下而变化,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无需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的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包括有地基架、第一气囊、充气管、第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包括有地基架(1)、第一气囊(2)、充气管(3)、第二气囊(4)、第一固定柱(5)、限位板(6)、限位架(7)、卡块(8)和第一直线弹簧(9),地基架(1)上放置有两个第二气囊(4),第二气囊(4)上均连接有一组第一气囊(2),每组第一气囊(2)为两个,每组第一气囊(2)上均连接有一组充气管(3),每组充气管(3)为四个,充气管(3)上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柱(5),第一固定柱(5)下侧均转动式连接有限位板(6),地基架(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四个限位架(7),限位架(7)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块(8),卡块(8)均与同侧的限位板(6)接触,卡块(8)均与同侧的限位架(7)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9),第一直线弹簧(9)为八个,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充气机构(10)和监测机构(11),地基架(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4)充气的充气机构(10),充气机构(10)均与同侧的第二气囊(4)之间连接有监测机构(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其特征是:充气机构(10)包括有安装架(101)、气罐(102)、第二固定柱(103)、气泵(104)、软管(105)、螺纹套(106)和螺纹管(107),地基架(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架(101),两个安装架(101)顶部前侧均连接有气罐(102),两个气罐(102)前侧中部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03),两个第二固定柱(103)上部均连接有气泵(104),每组左前侧的充气管(3)前侧均连接有螺纹套(106),螺纹套(106)内侧均螺纹式连接有螺纹管(107),螺纹管(107)前侧均连接有软管(105),软管(105)一端均与同侧的两个气罐(102)上部左侧连通。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其特征是:监测机构(11)包括有输气管(111)、滑动板(112)、充气垫(113)、第一固定杆(114)、第二直线弹簧(115)和固定板(116),两个第二气囊(4)前端中部均连接有两个输气管(111),两个安装架(101)顶部后侧均连接有固定板(116),两个固定板(116)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4),相近的两个第一固定杆(114)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112),滑动板(112)底部均与同侧的固定板(116)顶部之间连接有充气垫(113),充气垫(113)均与同侧的两个输气管(111)连通,滑动板(112)底部均与同侧的固定板(116)顶部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直线弹簧(115),第二直线弹簧(115)均套在同侧的第一固定杆(114)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控气囊压力的可移动式智能气承装备场馆,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提醒工作人员的警示机构(12),警示机构(12)包括有第三固定柱(121)、第一接触块(122)、第二接触块(123)、第四固定柱(124)、第三接触块(125)、第四接触块(126)、警示器(127)、第一警示灯(128)和第二警示灯(129),两个滑动板(112)前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21),第三固定柱(121)上侧均连接有第一接触块(122),第三固定柱(121)下侧均连接有第二接触块(123),第一接触块(122)和第二接触块(123)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两个安装架(101)顶部后侧均连接有第四固定柱(124),第四固定柱(124)均位于同侧的固定板(116)前侧,第四固定柱(124)上侧连接有第三接触块(125),第一接触块(122)向上移动与第三接触块(125)接触导电,第四固定柱(124)中部连接有第四接触块(126),第二接触块(123)向下移动与第四接触块(126)接触导电,两个安装架(101)顶部后侧均连接有警示器(127),第三接触块(125)和第四接触块(126)均与同侧的警示器(127)通过电线连接,警示器(127)与外界电子报警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警示器(127)均位于同侧的第四固定柱(124)前侧,警示器(127)顶部后侧均连接有用于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守臣李国永王海军董成武闫勇王新安刘桂斌张琛王红宾姬曼曼张凯李振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