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2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和螺杆固定筒,所述衬套主体内腔中央活动插接有螺杆固定筒,所述衬套主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衬套主体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力橡胶套,两个所述弹力橡胶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橡胶垫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弹力橡胶套配合橡胶垫片,以及活动杆和多个气囊圈的配合,使得衬套主体在安装后,可以有效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二活动槽配合滑块和弹簧,使得螺杆固定筒在受压压力时,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降低其产生形变的几率。降低其产生形变的几率。降低其产生形变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
[0003]副车架在进行安装时,一般都会配合衬套进行安装固定,而目前大部分的衬套在安装后,其自身随着副车架的震动和摇晃,容易导致衬套的套筒受压产生形变,对衬套本体造成一定的损坏,从而使得汽车在行驶途中副车架与衬套容易产生碰撞发出异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震缓冲效果较好,且不容易产生形变的副车架衬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具备减震缓冲效果较好,且不容易产生形变,解决了传统的副车架衬套在使用时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形变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和螺杆固定筒,所述衬套主体内腔中央活动插接有螺杆固定筒,所述衬套主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衬套主体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力橡胶套,两个所述弹力橡胶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橡胶垫片固定连接。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衬套主体在受压时,可以利用弹力橡胶套配合橡胶垫片起到初步缓冲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橡胶垫片相互远离一侧且靠近螺杆固定筒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插孔。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睡得活动杆可以更好的穿过橡胶垫片。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固定筒的正视图形为I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固定筒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均贯穿插孔插入到衬套主体内腔。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螺杆固定筒更好的与衬套主体进行对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套主体内腔与活动杆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腔固定连接有多个气囊圈.
[0013]多个所述气囊圈的直径大小与第一活动槽相契合且堆叠放置。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活动杆配合气囊圈可以更好的进行减震缓冲。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套主体内腔左右两侧的中央位置均沿垂直方向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螺杆固定筒左右两侧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内。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滑块配合弹簧可以更好的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减震缓冲。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位于第二活动槽的中央位置且顶部和底部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套接于限位插杆外侧。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螺杆固定筒的减震缓冲能力得到加强。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弹力橡胶套配合橡胶垫片,以及活动杆和多个气囊圈的配合,使得衬套主体在安装后,可以有效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二活动槽配合滑块和弹簧,使得螺杆固定筒在受压压力时,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降低其产生形变的几率,解决了传统的副车架衬套在使用时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形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橡胶垫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01、衬套主体;02、螺杆固定筒;03、弹力橡胶套;04、橡胶垫片;05、活动杆;06、气囊圈;07、第一活动槽;08、第二活动槽;09、滑块;10、弹簧;1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01和螺杆固定筒02,衬套主体01内腔中央活动插接有螺杆固定筒02,衬套主体0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04;衬套主体01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力橡胶套03,两个弹力橡胶套0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橡胶垫片04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衬套主体01在受压时,可以利用弹力橡胶套03配合橡胶垫片04起到初步缓冲效果。
[003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请参阅图3,两个橡胶垫片04相互远离一侧且靠近螺杆固定筒02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插孔11,该结构设置,睡得活动杆05可以更好的穿过橡胶垫片04。
[0031]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螺杆固定筒02的正视图形为I形。
[0032]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螺杆固定筒02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固定
连接有活动杆05,两组活动杆05均贯穿插孔11插入到衬套主体01内腔,该结构设置,使得螺杆固定筒02更好的与衬套主体01进行对接。
[0033]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衬套主体01内腔与活动杆05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07,第一活动槽07内腔固定连接有多个气囊圈06,多个气囊圈06的直径大小与第一活动槽07相契合且堆叠放置,该结构设置,使得活动杆05配合气囊圈06可以更好的进行减震缓冲。
[0034]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衬套主体01内腔左右两侧的中央位置均沿垂直方向开设有第二活动槽08,螺杆固定筒02左右两侧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09,滑块09滑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08内,该结构设置,使得滑块09配合弹簧10可以更好的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减震缓冲。
[0035]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滑块09位于第二活动槽08的中央位置且顶部和底部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
[0036]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为:滑块09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套接于限位插杆外侧,该结构设置,使得螺杆固定筒02的减震缓冲能力得到加强。
[0037]在使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01)和螺杆固定筒(02),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01)内腔中央活动插接有螺杆固定筒(02),所述衬套主体(0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04);所述衬套主体(01)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力橡胶套(03),两个所述弹力橡胶套(0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橡胶垫片(0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垫片(04)相互远离一侧且靠近螺杆固定筒(02)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插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固定筒(02)的正视图形为I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固定筒(02)外表面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05),两组所述活动杆(05)均贯穿插孔(11)插入到衬套主体(01)内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副车架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凯飞杨林李孟李平惠李红军李爽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林吉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