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21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7
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包括盒体,盒体顶端的左侧设有加样凹槽,加样凹槽内设有加样垫,加样垫的中部设有加样孔,加样孔的底端与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的进液口相通,每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反应池的进液口相通,反应池的进液口位于反应池的左端,每个反应池右端设有出液口,每个反应池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每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试纸条安放槽的左端相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同一份样本中四种不同的病原体核酸,且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检测的准确率高,可控性强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cation,RPA)是在重组酶聚合酶的介导下模拟生物体内DNA复制的过程,被称为可以替代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核酸检测技术。其扩增原理是: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寻找匹配的DNA同源序列,紧密结合发生重组,在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下,模板DNA开始解链,引物与模板DNA配对,在链置换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延伸,对目的片段进行指数级扩增(Forgetetal.,2012)。 RPA与PCR不同,整个过程仅需要在37℃~42℃等温条件下反应10~20分钟即可得到扩增产物,不需要高温变性和退火的过程,甚至在常温下亦可进行。整个反应简单、快速、高效。对于RPA与侧向流动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cation

lateralflowdipstick,RPA

LFD),可以在水浴锅(或电热水器)或者直接用人体温度进行加热,将温度控制在37℃~42℃之间,随后可直接通过侧向流动层析试纸条读取实验结果。
[0003]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将传统的生化分析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在芯片内的微纳尺度通道以及微腔室中完成检测分析。更适合与单核苷酸分子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实现高灵敏度,低试剂量的检测。在微流控芯片的相关操控中,通常会用到注射器或气泵电泵等设备驱动试剂在芯片中流动,这就使得芯片操作复杂,且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才能够实现功能。现有的微流控芯片技术无法做到不需其他设备且仅在37℃~42℃等温条件下同时快速检测同一份样本中四种不同的病原体核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同一份样本中四种不同的病原体核酸,且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检测的准确率高,可控性强,可实现高灵敏度,低试剂量的检测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
[0005]本技术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包括盒体,盒体顶端的左侧设有加样凹槽,加样凹槽内设有加样垫,加样垫的中部设有加样孔,加样孔的底端与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的进液口相通,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在盒体的内部向右延伸,每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反应池的进液口相通,反应池的进液口位于反应池的左端,每个反应池右端设有出液口,每个反应池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的进液口相连,多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在盒体的内部向右延伸,每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试纸条安放槽的左端相连,每个试纸条安放槽分别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0006]所述盒体的顶端设有盒盖,盒盖上与加样垫的位置上下相对处设有通孔,盒盖上与每个胶体金试纸条的位置上下相对处分别设有观察窗口,每个观察窗口处分别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盖板。
[0007]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顶端直径大、底端直径小的圆台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胶体金试纸条和观察窗口的数量同为3个或4个或 5个或6个。
[0009]优选的,所述盒盖顶部的左侧设有曲面凸起。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试纸条安放槽内设有胶体金试纸条,胶体金试纸条上自左向右分别间隔开地设有结合线、检测线和质控线。
[0011]优选的,所述盒盖顶部的右侧设有凸起平台,所述观察窗口设置在凸起平台上,盒盖卡装在盒体的顶端。
[0012]本技术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每个试纸条安放槽内放入胶体金试纸条,胶体金试纸条上自左向右分别间隔开地设有结合线、检测线和质控线,然后将80μL提取的病毒核酸样本与160μL胶体金试纸条缓冲液(4XSSC,2%BSA、0.05% Tween

20,pH7.0及等温扩增反应液)混合,将混合液滴加到加样区即可,等温反应10~20 分钟后,可用肉眼进行结果判定,并及时进行拍照记录。因此,本技术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具有可同时检测同一份样本中四种不同的病原体核酸,且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得非常快,裸眼便可观察,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直接分析结果,检测的准确率高,可控性强,可实现高灵敏度,低试剂量的检测的特点。非常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尤其在经济条件差资源缺乏的区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的盒体部分的主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的盒体部分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的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 5,包括盒体8,盒体8顶端的左侧设有加样凹槽10,加样凹槽10内设有加样垫2,加样垫2 的中部设有加样孔1,加样孔1的底端与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9的进液口相通,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9在盒体8的内部向右延伸,每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9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反应池3的进液口相通,反应池3的进液口位于反应池3的左端,每个反应池3右端设有出液口,每个反应池3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的进液口相连,多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在盒体8的内部向右延伸,每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试纸条安放槽的左端相连,每个试纸条安放槽分别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0020]所述盒体8的顶端设有盒盖15,盒盖15上与加样垫2的位置上下相对处设有通孔14,盒盖15上与每个胶体金试纸条4的位置上下相对处分别设有观察窗口13,每个观察窗口
13 处分别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盖板。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通孔14为顶端直径大、底端直径小的圆台孔。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胶体金试纸条4和观察窗口13的数量同为3个或4个或5个或6个。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盒盖15顶部的左侧设有曲面凸起11。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每个所述试纸条安放槽内设有胶体金试纸条4,胶体金试纸条4上自左向右分别间隔开地设有结合线5、检测线6和质控线7。
[002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盒盖15顶部的右侧设有凸起平台12,所述观察窗口13设置在凸起平台12上,盒盖15卡装在盒体8的顶端。
[0026]微流控芯片快速即时检测(POCT)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快速检测技术。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多联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8),盒体(8)顶端的左侧设有加样凹槽(10),加样凹槽(10)内设有加样垫(2),加样垫(2)的中部设有加样孔(1),加样孔(1)的底端与多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9)的进液口相通,每个第一微流控毛细通道(9)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反应池(3)的进液口相通,反应池(3)的进液口位于反应池(3)的左端,每个反应池(3)右端设有出液口,每个反应池(3)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的进液口相连,每个第二微流控毛细通道(16)的出液口分别与一个试纸条安放槽的左端相连,每个试纸条安放槽分别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盒体(8)的顶端设有盒盖(15),盒盖(15)上与加样垫(2)的位置上下相对处设有通孔(14),盒盖(15)上与每个胶体金试纸条(4)的位置上下相对处分别设有观察窗口(13),每个观察窗口(13)处分别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盛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祥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