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微量取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微量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各种微量取样器,由于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导致手工吸取样本时的吸取量很难精确控制,并且因为操作者的个体手法差异,会造成明显的取样误差,不仅会影响某些种类化验的检测结果,也不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式简便,可不必使用复杂、精密仪器,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的两用微量取样器。
[0004]本技术的两用微量取样器,包括顶端敞口的缓冲液杯体,缓冲液杯体采用可用手挤压变形的弹性材料制成,缓冲液杯体内的上部沿竖直方向插装有滴注头,滴注头的外侧壁与缓冲液杯体内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滴注头内的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排液通道,滴注头内的中部设有混液腔,滴注头内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毛细管道,所述排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滴注头的顶端,排液通道的进液口与所述混液腔的顶部相通,所述毛细管道的出液口与混液腔的底部相通,毛细管道的进液口位于所述滴注头的底部。
[0005]本技术的两用微量取样器,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微量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敞口的缓冲液杯体(1),缓冲液杯体(1)采用可用手挤压变形的弹性材料制成,缓冲液杯体(1)内的上部沿竖直方向插装有滴注头(2),滴注头(2)的外侧壁与缓冲液杯体(1)内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滴注头(2)内的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排液通道(3),滴注头(2)内的中部设有混液腔(4),滴注头(2)内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毛细管道(5),所述排液通道(3)的出液口(6)位于滴注头(2)的顶端,排液通道(3)的进液口与所述混液腔(4)的顶部相通,所述毛细管道(5)的出液口与混液腔(4)的底部相通,毛细管道(5)的进液口位于所述滴注头(2)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微量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杯体(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滴注头(2)的中部具有圆柱体(7),圆柱体(7)的外侧壁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圆环形的压盖(8),压盖(8)的内侧边与圆柱体(7)的外侧壁相连为一体,圆柱体(7)的中下部插装在缓冲液杯体(1)内,所述压盖(8)的下端面与所述缓冲液杯体(1)的顶端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微量取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盛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祥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