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18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调压箱体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分隔为进气室和调压室,调压室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隔为一级压力腔和二级压力腔,第三隔板上设有调压阀口,调压箱体的左右侧对应设有与进气室和二级压力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室中固定有支撑板和连通管,连通管穿过支撑板并使两者密封连接,连通管的上端设有切断阀口,连通管的下端与一级压力腔连通,连通管的外侧套设有过滤筒,调压箱体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切断阀并与切断阀口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调压器并与调压阀口对应设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容易、安全可靠、适应性好、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方形的埋地燃气调压箱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燃气管网越来越多地采用将调压箱埋于地下(简称埋地调压箱)的设置方式,以节省地面空间,提高安全性。但现有的埋地调压箱多采用轴流式调压箱,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调压箱体制备难度大,成品率低,容易因泄漏致使调压箱体报废;2、调压范围较小,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容易、安全可靠、适应性好、实用性强的优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调压箱体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分隔为进气室和调压室,调压室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隔为一级压力腔和二级压力腔,第三隔板上设有调压阀口,调压箱体的左右侧对应设有与进气室和二级压力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室中固定有支撑板和连通管,连通管穿过支撑板并使两者密封连接,连通管的上端设有切断阀口,连通管的下端与一级压力腔连通,连通管的外侧同轴套设有置于支撑板上的过滤筒,调压箱体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切断阀并与切断阀口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调压器并与调压阀口对应设置。
[0005]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调压箱体由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焊构成,顶板包括左顶板和右顶板。
[0006]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第三隔板和右顶板之间设有放散接口管,放散接口管的下端与二级压力腔连通,放散接口管的上端伸出右顶板。
[0007]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焊接,第一隔板的上端中部设有定位条,定位条与左顶板和右顶板焊接。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包括前竖板和后竖板,前竖板和后竖板的左端通过弧形板连为一体,第二隔板的上下端对应与底板和第三隔板焊接,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右端与右侧板焊接。
[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对应焊接在左顶板和右顶板上,左顶板的上侧面在第一安装座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安装座的顶部与第一定位槽的槽底齐平,右顶板的上侧面在第二安装座的外侧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安装座的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的槽底齐平。
[0010]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支撑板与第一隔板焊接,所述连通管与第一隔板和支撑板焊接,连通管在支撑板的上侧位置设有滤筒定位环。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调压阀口和切断阀口对应焊接在第三隔板和连通管上,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对应焊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0012]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放散接口管与第三隔板和右顶板焊接。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分别设有沿周向分布的螺纹孔。
[0014]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使调压箱体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分隔为进气室和调压室,使调压室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隔为一级压力腔和二级压力腔,在第三隔板上设置调压阀口,在调压箱体的左右侧对应设置与进气室和二级压力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在进气室中固定支撑板和连通管,让连通管穿过支撑板并使两者密封连接,在连通管的上端设置切断阀口,让连通管的下端与一级压力腔连通,在连通管的外侧同轴套设置于支撑板上的过滤筒,并在调压箱体上固定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其中,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切断阀并与切断阀口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调压器并与调压阀口对应设置。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制备容易、安全可靠、适应性好、实用性强的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对应安装切断阀和调压器并在调压箱体上固定防护箱体后,将调压箱体和防护箱体一并埋于地下,让进气管和出气管对应与上游燃气输送管和下游燃气输送管连接,在燃气流经调压箱体的过程中通过调压器控制调压阀口的大小即可实现调压,当二级压力腔中的气压升高到预设的压力值时通过切断阀封闭切断阀口可有效保证安全性。本技术使调压箱体采用方形结构并使调压箱体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隔为进气室、一级压力腔和二级压力腔,在第三隔板和连通管上对应设置调压阀口和切断阀口,在调压箱体上固定与调压阀口和切断阀口对应的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形成了直通式调压箱体,与轴流式调压箱相比,不但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工艺难度,且提高了调压范围和适用性;通过在连通管的外侧同轴套设置于支撑板上的过滤筒,并在装配后使过滤筒的上端顶压在切断阀上,可有效滤除燃气中的杂质,保证了调压后的燃气品质和用气安全。
[0015]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的轴测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A

A向视图;
[0020]图5为图2中的B

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的具体实施方式,将调压箱体1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11分隔为进气室12和调压室,将调压室通过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14分隔为一级压力腔15和二级压力腔15

,在第三隔板14上设置调压阀口141,在调压箱体1的左右侧对应设置与进气室12和二级压力腔15

连通的进气管16和出气管16

;在进气室12中固定支撑板2和连通管3,让连通管3穿过支撑板2且使两者密封连接,在连通管3的上端设置切断阀口31,让连通管3的下端与一级压力腔15连通,在连通管3的外侧同轴套设置于支撑板2上的过滤筒4;在调压箱体1上固定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其中,第一安装座5用于安装切断阀并与切断阀口31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座6用于安装调压器并与调压阀口141对应设置。
[0023]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制备容易、安全可靠、适应性好、实用性强的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上对应安装切断阀和调压器并在调压箱体1上固定防护箱体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箱体(1)的内腔通过第一隔板(11)分隔为进气室(12)和调压室,调压室通过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14)分隔为一级压力腔(15)和二级压力腔(15

),第三隔板(14)上设有调压阀口(141),调压箱体(1)的左右侧对应设有与进气室(12)和二级压力腔(15

)连通的进气管(16)和出气管(16

),进气室(12)中固定有支撑板(2)和连通管(3),连通管(3)穿过支撑板(2)并使两者密封连接,连通管(3)的上端设有切断阀口(31),连通管(3)的下端与一级压力腔(15)连通,连通管(3)的外侧同轴套设有置于支撑板(2)上的过滤筒(4),调压箱体(1)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第一安装座(5)用于安装切断阀并与切断阀口(31)对应设置,第二安装座(6)用于安装调压器并与调压阀口(141)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箱体(1)由底板(17)、顶板(17

)、左侧板(18)、右侧板(18

)、前侧板(19)和后侧板(19

)组焊构成,顶板(17

)包括左顶板(171

)和右顶板(1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14)和右顶板(172

)之间设有放散接口管(7),放散接口管(7)的下端与二级压力腔(15

)连通,放散接口管(7)的上端伸出右顶板(1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形埋地燃气调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1)与底板(17)、前侧板(19)和后侧板(19

)焊接,第一隔板(11)的上端中部设有定位条(111),定位条(111)与左顶板(17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芝高健黄蔓崔啸宇王飞马岩贺申申赵波宋可凡王勇倪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