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06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空作业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业平台,包括基座调平机构、主臂伸缩机构、举升臂、爬梯和主工作平台;基座调平机构用于调节主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度;主臂伸缩机构下端固定在基座调平机构顶面上;举升臂固定于主臂伸缩机构顶端;主工作平台固定于举升臂上表面;爬梯包括旋转支座、固定爬梯和升降爬梯;旋转支座包括支座固定座、左右摆动销轴、旋转支架和旋转调节半轴;旋转支架通过左右摆动销轴与支座固定座铰链,通过旋转调节半轴与固定爬梯铰接;固定爬梯与升降爬梯滑动连接;升降爬梯顶端与主工作平台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爬梯能够随作业平台的升降和调平调整角度,方便高空作业人员在地面与作业平台之间通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高空作业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从原来单纯普通铁路发展为多种新型电气化轨道交通网络,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地铁、轻轨、城郊与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不但对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施工和维修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人力成本也迅速地提升,现在需要大量专业设备完成相关施工和维护工作。对接触网、承力索等电气化线路相关设施进行施工与维修作业和隧道内壁施工与维修作业,需要升降设备把施工维护人员及物料工具送到合适高度的高空,完成高架接触网、承力索、绝缘子、三角架等进行施工与维护,在轨道线路弯道区间段,为保证车辆的高速通过不发生侧翻,线路会采用内外轨道差,一般外侧比内侧要高,部分区段会超过125mm甚至180mm,为了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要保证高空作业平台的倾斜度不能太大,需要对作业平台进行调平。同时,为方便高空作业人员在地面与作业平台之间通行,需要能够适应不同高度、不同倾斜角度的梯子。现有自适应梯子虽然具有前后和左右方向的自由度,但梯子下面的支撑座集中在一点,在爬梯爬升和基座调平时应力比较集中,容易损坏,在非工作时支撑座不足以支撑爬梯下部分。即现有的高空平台作业装置尚不能满足复杂路况下的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作业平台,爬梯能够随工作平台的升降和调平调整角度,方便高空作业人员在地面与作业平台之间通行,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度。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作业平台,包括基座调平机构(1)、主臂伸缩机构(2)、举升臂(3)、爬梯(9)和主工作平台(8);
[0006]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用于调节所述主工作平台(8)的倾斜角度;
[0007]所述主臂伸缩机构(2)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顶面上,能够垂直升降;
[0008]所述举升臂(3)固定于所述主臂伸缩机构(2)顶端;
[0009]所述主工作平台(8)固定于所述举升臂(3)上表面;
[0010]所述爬梯(9)包括旋转支座(91)、固定爬梯(92)和升降爬梯(93);所述旋转支座(91)包括支座固定座(911)、左右摆动销轴(912)、旋转支架(913)和旋转调节半轴(914);所述支座固定座(911)固定在车辆底板上或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底面上;所述旋转支架(913)呈T型,底部通过左右摆动销轴(912)与支座固定座(911)铰链,上部两端通过所述旋转调节半轴(914)与所述固定爬梯(92)铰接;所述固定爬梯(92)和所述升降爬梯(9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爬梯(93)上部与所述主工作平台(8)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旋转调节半轴(914)套设有弹簧支承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主工作平台(8)设有围栏和主工作平台主门(81);所述主工作平台主门(81)位于所述升降爬梯(93)与主工作平台(8)的连接处。
[0013]优选的,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包括上调平支座(11)、下调平支座(12)、倾角传感器一、倾角传感器二、控制器和调平油缸;所述倾角传感器一设于所述上调平支座(11)上;所述倾角传感器二设于所述下调平支座(12)上;所述倾角传感器一、倾角传感器二和调平油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主臂伸缩机构(2)包括主伸缩臂和主驱动油缸,所述主驱动油缸驱动所述主伸缩臂垂直升降。
[0015]优选的,还包括水平伸缩臂机构(4)、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5)和辅工作平台;
[0016]所述水平伸缩臂机构(4)与所述举升臂(3)固定连接,能够水平移动;
[0017]所述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5)与水平伸缩臂机构(4)固定连接,能够垂直升降;
[0018]所述辅工作平台固定于所述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5)的顶端。
[0019]优选的,所述主工作平台(8)还设有围栏和主工作平台辅门;所述主工作平台辅门设于所述主工作平台(8)与所述辅工作平台相对的侧面上。
[0020]优选的,所述辅工作平台设有围栏和辅工作平台门,所述辅工作平台门设于所述辅工作平台与所述主工作平台(8)相对的侧面上。
[0021]优选的,所述水平伸缩臂机构(4)有两个,对称设置,焊接在所述举升臂(3)的下端面上;所述水平伸缩臂机构(4)包括水平伸缩臂和水平驱动油缸,所述水平驱动油缸驱动所述水平伸缩臂水平移动;
[0022]所述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5)有两个,与水平伸缩臂机构(4)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5)包括辅助伸缩臂和辅助驱动油缸,所述辅助驱动油缸驱动所述辅助伸缩臂垂直升降;
[0023]所述辅工作平台包括右工作平台(6)和左工作平台(7)。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设有的旋转支座,能够使爬梯适应因主工作平台升降、基座调平机构调平引起的角度改变;且弹簧支承结构可以保证旋转支架与固定爬梯有一定的调整间隙,弹簧支承在旋转支架与固定爬梯之间,在爬梯摆动角度与伸缩长度相比平台摆动升降有滞后和差异时更好的缓冲和抵消形变,避免在基座调平机构调平摆动与平台升降时扯拉损坏爬梯机构;
[0026]2)本技术提供的作业平台设有基座调平机构,在作业平台安装面随着轨道的倾斜而发生倾斜时,能够确保辅工作平台和主工作平台维持水平状态,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度;
[0027]3)本技术提供的作业平台含有多个可以滑移和升降功能的工作平台,可以满足多个作业人员在不同的位置联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0028]4)本技术设有主工作平台主门、主工作平台左门、主工作平台右门、左工作平台门和右工作平台门,便于工作人员进出主工作平台、以及在主工作平台、右工作平台和左工作平台之间通行。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作业平台的展开图;
[003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作业平台的收车状态下的正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作业平台的收车状态下的轴侧视图;
[003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旋转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
[0034]1、基座调平机构;2、主臂伸缩机构;3、举升臂;4、水平伸缩臂机构;5、辅助垂直伸缩臂机构;6、左工作平台;7、右工作平台;8、主工作平台;9、爬梯;91、旋转支座;911、支座固定座;912、左右摆动销轴;913、旋转支架;914、旋转调节半轴;92、固定爬梯;93、升降爬梯;81、主工作平台主门;82、主工作平台右门;83、主工作平台左门;71、左工作台门;61、右工作平台门;11、上调平支座;12、下调平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调平机构(1)、主臂伸缩机构(2)、举升臂(3)、爬梯(9)和主工作平台(8);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用于调节所述主工作平台(8)的倾斜角度;所述主臂伸缩机构(2)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顶面上,能够垂直升降;所述举升臂(3)固定于所述主臂伸缩机构(2)顶端;所述主工作平台(8)固定于所述举升臂(3)上表面;所述爬梯(9)包括旋转支座(91)、固定爬梯(92)和升降爬梯(93);所述旋转支座(91)包括支座固定座(911)、左右摆动销轴(912)、旋转支架(913)和旋转调节半轴(914);所述支座固定座(911)固定在车辆底板上或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底面上;所述旋转支架(913)呈T型,底部通过左右摆动销轴(912)与支座固定座(911)铰链,上部两端通过所述旋转调节半轴(914)与所述固定爬梯(92)铰接;所述固定爬梯(92)与所述升降爬梯(9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爬梯(93)上部与所述主工作平台(8)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半轴(914)套设有弹簧支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平台(8)设有围栏和主工作平台主门(81);所述主工作平台主门(81)位于所述升降爬梯(93)与主工作平台(8)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调平机构(1)包括上调平支座(11)、下调平支座(12)、倾角传感器一、倾角传感器二、控制器和调平油缸;所述倾角传感器一设于所述上调平支座(11)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晓恒郑德玺李根文邱剑飞任远帆晁小青蔡克强宁吉平苗长青吴永辉梁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