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0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涉及石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防护罩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装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且位于循环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循环出水口、水泵、散热结构、防护壳、排风机、排气口、进气口、传感器、储水口的配合,通过水泵的作用,提高了换热器中水的流速,从而大大提高了供热效果,通过传感器对更好的对水温的控制,从而控制供暖的温度,更好的给人类提供保温效果,水泵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散去水泵周围的热量,从而保护水泵,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供热效果。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供热效果。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供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换热器发展非常迅速。大量性能优良的石墨换热器使用在处理除强碱、强氧化性介质外的盐酸、硫酸、柠檬酸、农药中间体等各种介质的工艺过程中,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众多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加热、冷却、冷凝、蒸发等化工单元操作。由于石墨导热性好、耐腐蚀性能优异、不污染介质,石墨换热器已大量替代不锈钢或其他贵重金属制造的热交换器,解决了化工等行业中许多设备的耐腐蚀问题。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技术经常出现石墨换热器的磕碰和损坏,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经常出现小孩子烫伤的现象,不利于人身安全的保护;
[0005]2、现有技术供暖管道经常因为水速低,导致两头的水温偏差过大,从而导致供热不均,不能更好的对温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石墨换热器的防护问题,解决石墨换热器的磕碰和损坏问题,经常出现小孩子烫伤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供暖管道经常因为水速低,导致两头的水温偏差过大的问题,以达到降低水温偏差提高供热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
[0009]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防护罩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装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且位于循环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器,所述外壳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壳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外壳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进水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外壳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口。
[0010]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储水口,所述储水口的顶部与石墨加热器的底部搭接,所述储水口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储水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出水口,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结构。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壁的底部与换热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防护外壳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面设置有防护栏。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护罩、防护外壳、防护外壳、换热器、柜门、防护栏的相互配合,通过防护栏和防护罩的配合,从而达到了防护和散热的作用。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
的底部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防护壳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排气口,所述排风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气口。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结构、防护壳、外壳、排风机、排气口、进气口的相互配合,通过排风机和散热结构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散热的作用。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石墨加热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进水口。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石墨加热器、进水口、循环进水口的相互配合,通过石墨加热器和循环进水口的作用,达到了加热的效果。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循环出水口一端的轴心处与外壳左侧的底部固定套接,所述水泵的右侧与防护壳的左侧搭接。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循环出水口、外壳、水泵、防护壳的相互配合,通过循环出水口和水泵的作用,达到了供水和提高水速的作用。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壳的右侧与排气口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防护壳的顶部与进气口的外壁固定安装。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护壳、排气口、进气口的相互配合,通过排气口和进气口的作用,从而给防护壳进行了空气循环和降温的作用。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采用换热器、防护外壳、防护栏和柜门的配合,通过固定换热器,然后再将防护外壳固定在换热器的外侧,然后在将柜门关上,从而达到防护的作用,减少了对换热器的破坏,保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使用防护栏的不仅具有防护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散热的作用,更好的保护换热器,具有双重防护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
[0023]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采用循环出水口、水泵、散热结构、防护壳、排风机、排气口、进气口、传感器、储水口的配合,通过水泵的作用,提高了换热器中水的流速,从而大大提高了供热效果,通过传感器对更好的对水温的控制,从而控制供暖的温度,更好的给人类提供保温效果,水泵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散去水泵周围的热量,从而保护水泵,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供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散热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换热器;11、外壳;12、循环装置;121、循环出水口;122、水泵;123、散热结构;1231、防护壳;1232、排风机;1233、排气口;1234、进气口;124、传感器;125、储水口;13、散热孔;14、石墨加热器;15、温度控制器;16、循环进水口;17、进水口;18、气口;2、防护罩;21、防护外壳;22、防护栏;23、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包括防护罩2,防护罩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1,换热器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底部与防护罩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外壳1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装置12,外壳11的内壁且位于循环装置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器14,外壳1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13,外壳11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5,外壳1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进水口16,外壳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7,外壳1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口18,循环装置12包括储水口125,储水口125的顶部与石墨加热器14的底部搭接,储水口1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24,储水口1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22,水泵12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出水口121,水泵122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结构123。
[00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水口17注入水,注入后的水通过石墨加热器14进行加热,然后在循环装置12的作用下给注入的水进行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包括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底部与防护罩(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外壳(1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装置(12),所述外壳(11)的内壁且位于循环装置(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器(14),所述外壳(1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13),所述外壳(11)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5),所述外壳(1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进水口(16),所述外壳(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7),所述外壳(1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口(18);所述循环装置(12)包括储水口(125),所述储水口(125)的顶部与石墨加热器(14)的底部搭接,所述储水口(1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24),所述储水口(1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22),所述水泵(12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出水口(121),所述水泵(122)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结构(1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包括防护外壳(21),所述防护外壳(21)内壁的底部与换热器(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明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