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9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属于水泵结构,包括与定子外壳连接的定子前盖,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内流道位于转子和定子之间,所述定子前盖上安装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内安装有与转子同步转动的叶轮,所述导流壳的外侧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导流壳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定子前盖的导流壳将流体分流到外流道和内流道中,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而所述叶轮用于为流体提供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水泵的转子在工作中产生热量较多,容易导致控制结构温度升高较快的问题。升高较快的问题。升高较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泵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泵在长期运转的过程中,转子会持续发热,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尤其对于智能水泵而言,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智能控制结构,导致智能控制失效。
[000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无刷离心水泵”,其公告号为CN109268279A,包括泵头、泵壳、连接轴、转子、定子和智能控制器;泵头盖合在泵壳上;转子与定子相对独立密封;定子和智能控制器固定在泵壳的空腔中;定子通过导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智能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调速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微计算机系统和FG信号输出模块;控制模块、调速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电压采样模块集成在微计算机系统中,通过FG信号输出模块输出当前速度或启停状态。本专利技术集成了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作为微计算机系统,使得水泵具有预防异常工况发生的功能,可以应对因为工作环境的突发事件引起的故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具备智能控制功能,更好的融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需求,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其转子在转动过程中,会不断发出热量,热量传递到智能控制器上后会导致其温度升高,影响其智能控制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水泵的转子在工作中产生热量较多,容易导致控制结构温度升高较快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可以在导流的同时,对水泵的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从而带走转子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包括与定子外壳连接的定子前盖,其特征是,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内流道位于转子和定子之间,所述定子前盖上安装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内安装有与转子同步转动的叶轮,所述导流壳的外侧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导流壳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第二出口。
[0007]所述定子前盖的导流壳将流体分流到外流道和内流道中,外流道经过定子外侧,对定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而内流道经过转子和定子之间,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而所述叶轮用于为流体提供动力。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叶轮为圆盘形,叶轮内设有若干个与外侧连通的螺旋形流道,叶轮的一侧上设有叶轮进水通道,所述叶轮进水通道连通螺旋形流道和导流壳上的进水口;流体从叶轮进水通道进入叶轮后进入螺旋形流道,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螺旋形流道的流道壁为叶轮中的流体提供动力,并将流体从叶轮侧面甩出。
[0009]作为优选,所述定子前盖和水泵转子之间安装有环形的限流块,所述限流块上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限流槽;所述限流槽用于减少内流道中流体的流量,由于内流道位于转
子和定子之间的缝隙处,其截面积较小,流速较快,通过限流槽限流可以减小内流道中流体的流速,避免流体与定子转子之间产生较多的摩擦热。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定子前盖与导流壳之间还设有沉积腔,所述沉积腔与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为与转子同轴的圆孔;由于叶轮中螺旋形流道的作用,在导流壳中的流体会转动形成旋流,从而使得流体中的杂质会向导流壳的中部,即第二出口处汇聚,并进入沉积腔中,从而起到杂质过滤的作用,避免杂质进入内流道或外流道导致与定子或转子摩擦的情况,通过定期维护可以清理沉积腔中的杂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子前盖在朝向导流壳的一侧上设有前盖沉积槽,所述导流壳在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上设有导流壳沉积槽,所述前盖沉积槽和导流壳沉积槽形成所述沉积腔,通过该结构可以尽可能减少沉积腔所占用的空间,减小水泵整体的尺寸。
[0012]作为优选,所述叶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形成螺旋形流道的弧形隔板,底板中部设有与转子适配连接的叶轮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进水通道;该结构使得叶轮便于拆装。
[0013]作为优选,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还包括前盖固定座,所述前盖固定座的外径与泵体外壳的内径大小适配,所述前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之间安装有前盖密封圈,所述前盖密封圈可以避免流体漏出。
[0014]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在导流的同时,对水泵的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从而带走转子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效果;(2)可以将流体中的杂质汇聚在沉积腔中,从而减少进入内流道、外流道中的杂质量;(3)密封效果好;(4)节省水泵整体空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定子前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导流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导流壳和叶轮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定子前盖 2、导流壳 3、叶轮 4、第一出口 5、第二出口 6、螺旋形流道 7、叶轮进水通道 8、进水口 9、限流块 10、限流槽 11、沉积腔 12、前盖沉积槽 13、导流壳沉积槽 14、弧形隔板 15、叶轮安装孔 16、前盖固定座 17、前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包括与定子外壳连接的定子前盖1,其特征是,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内流道位于转子和定子之间,所述定子前盖上安装有导流壳2,所述导流壳内安装有与转子同步转动的叶轮3,所述导流壳的外侧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出口4,导流壳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第二出口5;所述叶轮为圆盘形,叶轮内设有若干个与外侧连通的螺旋形流道6,叶轮的一侧上设有叶轮进水通道7,所述叶轮进水通道连通螺旋形流道和导流壳上的进水口8;所述定子前盖和水泵转子之间安装有环形的限流块9,所述限流块上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限流槽10;所述定子前盖与导流壳之间还设有沉积腔11,所述沉积腔与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二出口为与转子同轴的圆孔;所述定子前盖在朝向导流壳的一侧上设有前盖沉积槽12,所述导流壳在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上设有导流壳沉积槽13,所述前盖沉积槽和导流壳沉积槽形成所述沉积腔;所述叶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形成螺旋形流道的弧形隔板14,底板中部设有与转子适配连接的叶轮安装孔15,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进水通道;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还包括前盖固定座16,所述前盖固定座的外径与泵体外壳的内径大小适配,所述前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之间安装有前盖密封圈17。
[0022]在水泵工作过程中,流体从进水口进入水泵,然后进入导流壳的叶轮中,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弧形隔板给流体提供动力,并将流体沿螺旋形流道向叶轮侧面甩出,离开叶轮的流体在导流壳内形成旋流,导流壳中的流体主要通过第一出口流向外流道,少部分流体通过第二出口流向内流道,从而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而水泵中存在的少量杂质,在旋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包括与定子外壳连接的定子前盖,其特征是,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内流道位于转子和定子之间,所述定子前盖上安装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内安装有与转子同步转动的叶轮,所述导流壳的外侧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导流壳朝向定子前盖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第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为圆盘形,叶轮内设有若干个与外侧连通的螺旋形流道,叶轮的一侧上设有叶轮进水通道,所述叶轮进水通道连通螺旋形流道和导流壳上的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子前盖和水泵转子之间安装有环形的限流块,所述限流块上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限流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前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成刚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