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906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包括钢包以及位于钢包下方的出料块,所述出料块的内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包括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所述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呈Y形排布,且第二出料道与暂存料道之间、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之间以及第二出料道与排料道之间呈六十度,所述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交接处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能够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堵头能够堵住暂存料道或排料道,在堵头堵住暂存料道时,引流砂可通过第二出料道和排料道排出,在堵头堵住排料道时,还在向下运动的引流砂可到达暂存料道的内部暂存,避免由于两个下水口不易对齐以及易侧漏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是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821385527.0的专利中提出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其采用上下两个水口的对准以及错开来进行出料或不出料,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两个通道对准较难,容易导致中心不在一条线上,影响出料,并且上下两个水口在开合时,易出现侧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通道对准较难,容易导致中心不在一条线上,影响出料,并且上下两个水口在开合时,易出现侧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包括钢包以及位于钢包下方的出料块,所述出料块的内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包括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所述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呈Y形排布,且第二出料道与暂存料道之间、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之间以及第二出料道与排料道之间呈六十度,所述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交接处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能够旋转,且堵头能够堵住暂存料道或排料道。
[0005]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交接的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圆周外部固接有旋转座,所述堵头与旋转座固接。
[0006]优选的,所述出料块的外部一侧安装有能够带动转轴旋转的电机。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道的上端固接有第一出料道,第一出料道的上端设有与钢包连通的承接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暂存料道的上端与第二出料道之间连接有回料道.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第二出料道、暂存料道与排料道,且呈Y形排布,在料道的内部设置可旋转的堵头,堵头能够堵住暂存料道或排料道,在堵头堵住暂存料道时,引流砂可通过第二出料道和排料道排出,在堵头堵住排料道时,还在向下运动的引流砂可到达暂存料道的内部暂存,这种方式避免了上下两个水口的开合,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两个下水口不易对齐以及易侧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出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钢包;2、出料块;3、出料通道;31、承接凹槽;32、第一出料道;33、第二出料道;34、暂存料道;35、回料道;36、排料道;4、堵头;5、旋转座;6、转轴;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包括钢包1以及位于钢包1下方的出料块2,出料块2作为引流砂的出料位置;
[0017]结合图1和图2所示,出料块2的内部设有出料通道3,出料通道3包括用于承接从钢包1出料的引流砂的第二出料道33、在不出料状态下用于暂存引流砂向下的暂存料道34以及用于最终排出引流砂的排料道36;
[0018]如图2,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呈Y形排布,且第二出料道33与暂存料道34之间、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之间以及第二出料道33与排料道36之间呈六十度,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交接处设有堵头4,堵头4能够旋转,且堵头4能够堵住暂存料道34或排料道36,在堵头4堵住暂存料道34时,引流砂可通过第二出料道33和排料道36排出,在堵头4堵住排料道36时,还在向下运动的引流砂可到达暂存料道34的内部暂存;
[0019]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得堵头4能够旋转,在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交接的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转轴6,转轴6的圆周外部固接有旋转座5,堵头4与旋转座5固接,出料块2的外部一侧安装有能够带动转轴6旋转的电机7,电机7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旋转座5转动,旋转座5带动堵头4旋转 ,以便于堵住不同位置;
[0020]如图2,为了更好的将引流砂从钢包导出,在第二出料道33的上端固接有第一出料道32,第一出料道32的上端设有与钢包1连通的承接凹槽31,承接凹槽31的面积较大,能够导出较多的引流砂,而第一出料道32用于连通承接凹槽31与第二出料道33;
[0021]继续参照图2,为了避免暂存在暂存料道34内部的引流砂被堵头堵住时,不能够出料,而导致的内部引流砂长期堆叠,,在暂存料道34的上端与第二出料道33之间连接有回料道35,即暂存料道3内部的引流砂存储道一定量时,可回流进入第二出料道33的内部重新出料。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装置对钢包内部引流砂进行出料时,电机7带动自转轴6旋转,转轴6旋转带动旋转座5转动,旋转座5转动可带动堵头4堵住暂存料道34,此时的引流砂通过承接凹槽31到达第一出料道32的内部,再到达第二出料道33的内部,在最终从排料道36排出;
[0023]当不需要进行排料时,电机7带动自转轴6旋转,转轴6旋转带动旋转座5转动,旋转
座5转动可带动堵头4堵住排料道,此时已经位于承接凹槽31与第一出料道32内部的引流砂可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引流砂到达暂存料道34的内部暂存,此时,为了避免面长时间不出料导致的引流砂堆积在暂存料道34的内部,在暂存料道34的上端与第二出料道33之间连接有回料道35,即暂存料道3内部的引流砂存储道一定量时,可回流进入第二出料道33的内部重新出料。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包括钢包(1)以及位于钢包(1)下方的出料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块(2)的内部设有出料通道(3),所述出料通道(3)包括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所述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呈Y形排布,且第二出料道(33)与暂存料道(34)之间、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之间以及第二出料道(33)与排料道(36)之间呈六十度,所述第二出料道(33)、暂存料道(34)与排料道(36)交接处设有堵头(4),所述堵头(4)能够旋转,且堵头(4)能够堵住暂存料道(34)或排料道(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嘉兴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