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引流棒由砂粒和结合剂经过混合和固化后形成圆柱形状,引流棒上端为平面,下端设为球面结构,引流棒外表面包裹有密封防潮层。方法包括:(1)用结合剂粘结引流砂使其成棒状;(2)引流棒直径小于水口直径;(3)引流棒包覆防潮膜;(4)在钢包水口维护、清理完毕,垂直吊起后,迅速将引流棒推入钢包水口内,推动下滑板,关闭水口,引流棒在钢包内受到温度作用使结合剂失效,引流棒溃散成砂,填砂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方便,既保证引流砂填充的质量,又提高了填充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定型耐火材料冶金炉料
,尤其是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厂引流砂大都采用手投或加砂管的方式进行加砂,手投方式命中率低、浪费大、自开率低,且加砂工人在投砂时需要半个身子探进钢包上部,炙烤感强烈,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加砂管式加砂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砂的安全和质量。但需要专人攀爬加砂平台进行灌砂和加砂,加砂管工作效率较低需要工人跑上跑下,工作量大,降低了钢厂炼钢的作业效率。
[0003]中国专利CN104353823A公开了一种钢包引流砂下填充式填充方法,该专利采用牛皮纸或者易燃薄板包裹引流砂使其成圆筒状,在使用时需要特制托盘体推入钢包水口内,该方式较为复杂,在实际中并没有推广开,另外引流砂本身密度较大,要加成标准形状的引流砂需要10-30kg,钢包内由于水口较小,需要把圆筒做得很厚以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水口内处于还原气氛中,加入的牛皮纸或易燃板不能充分燃烧,容易堵塞水口导致引流砂不自流甚至断浇。
[0004]中国专利CN2700029Y公开了一种钢包留钢道用引流棒,该专利虽然能够防止钢渣堵塞水口,但不能灵活达到自动引流的目的。因为引流棒是粗细固定的,而水口内径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内径必然要增加,这就会导致钢水随着缝隙往水口内部流淌,导致烧结层变厚,钢包不能自动开浇。中国专利CN101693294A、CN101543882A是采用易容薄膜对引流砂进行包裹,虽然从原理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易熔薄膜的材质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保证易熔薄膜能够包裹10-30kg重量的引流砂,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易熔薄膜要有合适的熔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另外还需要在还原气氛下燃烧无残留物。
[0005]以上公开的中国专利均需要外加筒体或薄膜对引流砂进行封装,其对外加筒体或薄膜的要求十分苛刻,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必然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该引流棒不论是制作还是使用都比较简单,下填充自溃散式的引流棒既能保证引流砂的填充质量随着水口内径变大而提高,又能提高钢厂的炼钢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制作,采用钢板或塑料制作引流棒模具,该模具内径小于或等于钢包水口内径,使经过模具成型获得的引流棒能够顺利推入钢包水口内;
[0009](2)棒坯制作,根据钢厂对于引流砂的要求选取适量的砂粒,加入结合剂,在混合
机内混合均匀,得到砂粒混合料;根据每份坯料的重量,称量砂粒混合料放入到上述引流棒模具内,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震动、捣打成型,获得引流棒棒坯;
[0010](3)将成型后的引流棒棒坯在养护后脱模,然后进行烘干处理;
[0011](4)对于烘干后的引流棒进行防潮覆膜处理,防止引流棒在使用前受潮;然后包装,获得后填式自溃散引流棒。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长度大于钢包水口长度,保证经过模具成型的引流棒在溃散后其砂粒能够填满整个钢包座砖及上水口。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棒砂粒溃散后能够自然流动,填满水口座砖时形成馒头形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采用带模具方式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引流棒的强度满足在仓储、搬运和使用时,避免出现引流棒折断和掉块现象。
[0015]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5)对于钢包水口进行清理和维护,钢包吊起垂直后,将所述步骤(4)获得的引流棒迅速推入钢包水口内,关闭水口;
[0017](6)引流棒在钢包内受高温作用使结合剂失效,引流棒溃散,构成引流棒的砂粒随即填充到整个钢包座砖及上水口,完成填砂。
[0018]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所述引流棒由砂粒和结合剂经过混合和固化后形成圆柱形状,引流棒的上端设为平面结构,其下端设为球面结构,引流棒的外表面包裹有密封防潮层。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防潮层外面还设有包装层。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潮层为塑料薄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装层为包装纸。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引流棒不论是制作还是使用都比较简单,下填充自溃散式的引流棒既能保证引流砂的填充质量随着水口内径变大而提高,又能提高钢厂的炼钢效率。在实际炼钢作业中可以替换掉炉前加砂这一高温、高危,且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岗位,转由钢包修理工在无钢水的情况下进行简单操作。
[0023]本专利技术大幅度改进了传统工艺和装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引流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引流棒填充时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引流棒在溃散完成后的示意图;
[0029]图中:1、引流棒,2、座砖,3、上水口,4、上滑板,5、下滑板,6、下水口,7、防潮层,8、包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模具制作,采用钢板或塑料制作引流棒模具,该模具内径小于或等于钢包水口内径,使经过模具成型获得的引流棒能够顺利推入钢包水口内;
[0034](2)棒坯制作,根据钢厂对于引流砂的要求选取适量的砂粒,加入结合剂,在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得到砂粒混合料;根据每份坯料的重量,称量砂粒混合料放入到上述引流棒模具内,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震动、捣打成型,获得引流棒棒坯;
[0035](3)将成型后的引流棒棒坯在养护后脱模,然后进行烘干处理;
[0036](4)对于烘干后的引流棒进行防潮覆膜处理,防止引流棒在使用前受潮;然后包装,获得后填式自溃散引流棒1。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长度大于钢包水口长度,从而保证经过模具成型的引流棒1在溃散后其砂粒能够填满整个钢包座砖2及上水口3。图4中,钢包座砖2与上水口3的下面依次是上滑板4、下滑板5以及下水口6。
[0038]如图5所示,所述引流棒1砂粒溃散后能够自然流动,填满水口座砖2时形成馒头形状。所述步骤(3)采用带模具方式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引流棒的强度满足在仓储、搬运和使用时,避免出现引流棒折断和掉块现象。
[0039]实施例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制作,采用钢板或塑料制作引流棒模具,该模具内径小于或等于钢包水口内径,使经过模具成型获得的引流棒能够顺利推入钢包水口内;(2)棒坯制作,根据钢厂对于引流砂的要求选取适量的砂粒,加入结合剂,在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得到砂粒混合料;根据每份坯料的重量,称量砂粒混合料放入到上述引流棒模具内,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震动、捣打成型,获得引流棒棒坯;(3)将成型后的引流棒棒坯在养护后脱模,然后进行烘干处理;(4)对于烘干后的引流棒进行防潮覆膜处理,防止引流棒在使用前受潮;然后包装,获得后填式自溃散引流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模具长度大于钢包水口长度,保证经过模具成型的引流棒在溃散后其砂粒能够填满整个钢包座砖及上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溃散引流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引流棒砂粒溃散后能够自然流动,填满水口座砖时形成馒头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用后填式受热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士奎,张涛,汪坤,何琦,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科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