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85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和验电装置,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的一端,接地引下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在接地极顶端安装验电装置,所述接地线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脱扣机构,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和可活动半夹,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固装挂钩,固定半夹的第二端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制出一工型卡槽,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钩入该工型卡槽内,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机构,通过该脱扣机构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检修施工人员站在地上完成验电和挂摘地线工作,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接地线技术,尤其是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压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为保障检修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需要在线路和大地之间挂接接地线。目前安装接地线方式为人员登杆进行验电,后挂接接地线,这种操作方式复杂且操作时间长,操作人员登杆操作增加高空作业危险性,且在登杆验电过程中安全距离很容易被侵犯,威胁工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可以实现地面上验电、挂摘接地线操作,操作简单,节省攀爬电杆时间,保证安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和验电装置,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的一端,接地引下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在接地极顶端安装验电装置,所述接地线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脱扣机构,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和可活动半夹,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固装挂钩,固定半夹的第二端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制出一工型卡槽,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钩入该工型卡槽内,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机构,通过该脱扣机构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二端的内侧面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的外侧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导引线槽,接地环或裸导线从该间隙滑入线夹本体内。
[0006]而且,所述的固定半夹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簧、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一夹片;所述的可活动半夹包括第二本体、第二弹簧、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二夹片;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构成线夹本体的外缘,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位于线夹本体的内侧,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组合后下部敞口,上部围成可以容纳导线的紧固夹口。
[0007]而且,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弯曲一定角度,与固定半夹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形成间隙。
[0008]而且,所述脱扣机构包括脱扣操作杆、限位扣、转向轴、脱扣弹簧、对接导引槽、合体固定扣、脱扣引下线,所述脱扣操作杆由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所述第一杆的上端连接脱扣引下线,第一杆的下端与第二杆的左端连接,在该连接端安装转向轴,转向轴固定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脱扣操作杆可绕转向轴转动,在第二杆的右端制出挂接钩,该挂接钩与固定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的合体固定扣配合。
[0009]而且,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制有对接导引槽,在对接导引槽内固装合体固定扣。
[0010]而且,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安装脱扣弹簧,脱扣弹簧与第二杆连接。
[0011]而且,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固装两个限位扣,位于第一杆的两侧。
[0012]而且,所述挂钩位于线夹本体的中垂线。
[0013]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4]1、本技术能够实现检修施工人员站在地上完成验电和挂摘地线工作,该装置操作简单,可以实现验电和挂接地线同时完成大大节省检修时间,与登杆验电挂摘地线相比,该装置的操作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0015]2、本技术操作过程中可以保证人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在地上进行线路验电和接地环挂摘工作可以大大提高线路检修及故障处理效率,减少人员上杆作业次数,大大缩减了检修时间,同时保证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接地线挂接状态)。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接地线摘取状态)。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10、接地极12和验电装置11,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10的一端,接地引下线10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12。在接地极12顶端安装验电装置11。
[0021]所述接地线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5、脱扣机构4。
[0022]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6和可活动半夹1两部分,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固装挂钩5,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制出一工型卡槽604,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钩入该工型卡槽604内,以该工型卡槽604为支点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104安装脱扣机构4,通过该脱扣机构4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连接。所述固定半夹6和可活动半夹1组合后呈现环形跑道形。
[0023]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的内侧面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的外侧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导引线槽9。接地环或裸导线2从该间隙滑入线夹本体内。在滑入的过程中,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短暂脱离。
[0024]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均制出尖角,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弯曲一定角度,进而与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间隔一定距离形成间隙。
[0025]所述的固定半夹6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簧601、第一夹片602,所述第一弹簧601的一端连接第一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一夹片602;所述的可活动半夹1包括第二本体、第二弹簧101、第二夹片102,所述第二弹簧101的一端连接第二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二夹片102;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构成线夹本体的外缘,所述第一夹片602与第二夹片102位于线夹本体的内侧,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片602与第二夹片102组合后下部敞口8,上部围成可
以容纳导线的紧固夹口3。导线从第一夹片602与第二夹片102的下部敞口8部挤入紧固夹口3内。
[0026]所述脱扣机构4包括脱扣操作杆、限位扣402、转向轴405、脱扣弹簧406、对接导引槽407、合体固定扣404、脱扣引下线7,所述脱扣操作杆由第一杆401和第二杆403组成,所述第一杆401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杆403横向设置,第一杆401与第二杆403垂直。所述第一杆401的上端连接脱扣引下线7,第一杆401的下端与第二杆403的左端连接,在该连接端安装转向轴405,转向轴405固定在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104,脱扣操作杆可绕转向轴405转动。在第二杆403的右端制出挂接钩408,该挂接钩408与固定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的合体固定扣404配合,当挂接钩408与合体固定扣404连接,可以实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104的连接。当挂接钩408与合体固定扣404脱离后,可以实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104的脱离。
[0027]在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制有对接导引槽407,在对接导引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线夹、接地引下线(10)、接地极(12)和验电装置(11),其中接地线夹连接接地引下线(10)的一端,接地引下线(10)的另一端连接接地极(12),在接地极(12)顶端安装验电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挂钩(5)、脱扣机构(4),所述的线夹本体包括固定半夹(6)和可活动半夹(1),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固装挂钩(5),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铰装,所述的铰装是在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制出一工型卡槽(604),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钩入该工型卡槽(604)内,在所述可活动半夹的第二端(104)安装脱扣机构(4),通过该脱扣机构(4)与固定半夹的第一端(605)连接,所述固定半夹的第二端(603)的内侧面与可活动半夹的第一端(103)的外侧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导引线槽(9),接地环或裸导线(2)从该间隙滑入线夹本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地上挂摘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半夹(6)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弹簧(601)、第一夹片(602),所述第一弹簧(601)的一端连接第一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一夹片(602);所述的可活动半夹(1)包括第二本体、第二弹簧(101)、第二夹片(102),所述第二弹簧(101)的一端连接第二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二夹片(102);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构成线夹本体的外缘,所述第一夹片(602)与第二夹片(102)位于线夹本体的内侧,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片(602)与第二夹片(102)组合后下部敞口(8),上部围成可以容纳导线的紧固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朱杰王庆彪孙继友马赫李占一王文涛赵晟达毛嘉茵宋红宇赵帅刘瑞超刘在旺高建山赵振山赵云远王颖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