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变换器的自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82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低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的自驱动电路,变换器包括变压器部分、输出整流部分SR↓[1]和电压箝位部分。自驱动电路的第1种结构的电路由电阻R↓[a1]、R↓[a2]、电容C↓[a1]、C↓[a2]、晶体管Q↓[a1]、Q↓[a2]组成;第2种结构的电路由二极管Da、小功率MOS晶体管SRa、辅助绕组Nsa、延时驱动电路和隔离微分电路组成,对SR↓[1]进行自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驱动电路能使交叉导电损耗最小,变换器效率最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的自驱动电路。随着通信、遥感、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子设备的电源,也就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速中央处理器电源的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要求,这类DC/DC变换器的副边(次级),应当用同步整流MOSFET晶体管来代替肖特基(Schottky)二极管进行整流,以减少通态损耗。但对于同步整流MOSFET,其门极需要对应的驱动电路来激励,为了避免交叉导电损耗,对驱动控制就有很高的时序要求,已有的驱动控制采用外驱动技术,但其控制复杂,成本较高。对于副边只有一个同步整流MOSFET的变换器,如反激电路,其同步整流MOSFET不可用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波形直接驱动,否则该管将因无法关断而损坏。例如,对于附图说明图1(a)的传统的反激变换器,其副边电压的波形如图1(b)所示,如果直接采用这个副边电压波形去驱动SR1的门极,如图2所示,则因Vgs1=Vo,SR1将无法关断并在S导通时短路副边而损坏。如采用外部辅助绕组进行自驱动,则因难以控制交叉导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C/DC变换器的自驱动电路,所述变换器的整流部分包括同步整流MOS晶体管(SR↓[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动电路由2个电阻(R↓[a1]、R↓[a2])、2个电容(C↓[a1]、C↓[a2])、PNP晶体管(Q↓[a1])和NPN晶体管(Q↓[a2])组成,所述电阻(R↓[a1])和电容(C↓[a1])并联连接后,其并联的一端与晶体管(Q↓[a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a2])和电容(C↓[a2])并联后的一端相连,并与变压器绕组(N↓[S])的正极及所述整流MOS晶体管(SR↓[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a2])和电容(C↓[a2])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柱董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