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良专利>正文

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50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包括输入轴,其上空套有倒挡主动轮和前进主动轮,所述输入轴上还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用于与倒挡主动轮或前进主动轮相啮合的第一同步器;惰轮轴,其上空套有惰轮,所述惰轮与倒挡主动轮相啮合;换挡从动轴,其上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倒挡从动轮、前进从动轮和第一中间轮,所述倒挡从动轮与惰轮相啮合,前进从动轮和前进主动轮相啮合;主变速输入轴、副变速主动轴,二者之间设有四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还包括副变速从动轴、输出轴,二者之间设有三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共有12+12种不同的前进倒退组合,能够方便驾驶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不同的输出速度,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故障率低。率低。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拖拉机变速箱传动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12+12挡传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传动系统是各种机械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将发动机的输出动力按照设定的路径和大小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工作件的动作。传动系统主要能够实现改变传动比、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倒退行驶,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等功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由驾驶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0003]变速箱传动总成在农业拖拉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由于农业拖拉机要求输出速度不高,但其受工作环境所限,工作状况复杂多变,需要多种输出速度来满足不同的工况,因此,农用拖拉机对其所用的变速箱就具有更多的要求。现有技术的变速箱传动总成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便,仍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动总成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包括
[0006]输入轴,其上空套有倒挡主动轮和前进主动轮,所述输入轴上还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用于与倒挡主动轮或前进主动轮相啮合的第一同步器;
[0007]惰轮轴,其上空套有惰轮,所述惰轮与倒挡主动轮相啮合;
[0008]换挡从动轴,其上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倒挡从动轮、前进从动轮和第一中间轮,所述倒挡从动轮与惰轮相啮合,前进从动轮和前进主动轮相啮合;
[0009]主变速输入轴、副变速主动轴,二者之间设有四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0010]还包括副变速从动轴、输出轴,二者之间设有三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变速输入轴上依次设置第二中间轮、Ⅰ挡主动轮、Ⅱ挡主动轮、Ⅲ挡主动轮和Ⅳ挡主动轮,所述第二中间轮、Ⅰ挡主动轮、Ⅱ挡主动轮与主变速输入轴同步旋转,第二中间轮与第一中间轮相啮合,所述Ⅲ挡主动轮和Ⅳ挡主动轮空套在主变速输入轴上,二者中间的主变速输入轴上设置有用于与其中之一相配合的第二同步器;
[0012]副变速主动轴上依次设置Ⅰ挡从动轮、Ⅱ挡从动轮、Ⅲ挡从动轮、Ⅳ挡从动轮和高挡主动轮,Ⅰ挡从动轮和Ⅱ挡从动轮空套在副变速主动轴上并分别与Ⅰ挡主动轮、Ⅱ挡主动轮相啮合,二者中间的副变速主动轴上设置有用于与其中之一相配合的第三同步器,Ⅲ挡从动轮、Ⅳ挡从动轮分别与Ⅲ挡主动轮、Ⅳ挡主动轮相啮合,高挡主动轮设置在副变速主动轴的末端并与其同步旋转。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副变速从动轴上依次设置高挡从动轮、低挡主动轮和
中挡主动轮,所述高挡从动轮、低挡主动轮与副变速从动轴同步旋转,所述中挡主动轮空套在副变速从动轴上,中挡主动轮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将其与副变速从动轴结合的单向啮合套,高挡从动轮和高挡主动轮相啮合;
[0014]输出轴的一端自高挡主动轮处插入副变速主动轴内,输出轴上设有实现高挡主动轮和输出轴动力传递的第四同步器,输出轴上还空套有低挡从动轮并固定有中挡从动轮,低挡从动轮、中挡从动轮分别与低挡主动轮、中挡主动轮相啮合。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Ⅰ挡主动轮、Ⅱ挡主动轮之间的主变速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隔套;
[0016]所述Ⅲ挡从动轮、Ⅳ挡从动轮之间的副变速主动轴上设有第二隔套。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传动总成通过多根传动轴及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啮合齿轮实现动力的依次传递,通过主变速输入轴、副变速主动轴之间的四组啮合齿轮,以及副变速从动轴、输出轴之间的三组啮合齿轮,能够实现4*3=12的输出转速,再结合惰轮轴和惰轮的设置,进而实现12种前进速度和12种倒退速度的实现,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选择合适的输出动力。这种结构的传动总成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且动力传输稳定,能够有效地保证动力的输出。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输入轴;11

倒挡主动轮;12

第一同步器;13

前进主动轮;2

惰轮轴;21

惰轮;3

换挡从动轴;31

倒挡从动轮;32

前进从动轮;33

第一中间轮;4

主变速输入轴;41
‑Ⅰ
挡主动轮;42
‑Ⅱ
挡主动轮;43
‑Ⅲ
挡主动轮;44
‑ꢀⅣ
挡主动轮;45

第二中间轮;46

第一隔套;47

第二同步器;5

副变速主动轴; 51
‑Ⅰ
挡从动轮;52
‑Ⅱ
挡从动轮;53
‑Ⅲ
挡从动轮;54
‑Ⅳ
挡从动轮;55

第三同步器;56

第二隔套;57

高挡主动轮;6

副变速从动轴;61

高挡从动轮;62
‑ꢀ
低挡主动轮;63

中挡主动轮;64

单向啮合套;7

输出轴;71

第四同步器;72
‑ꢀ
低挡从动轮;73

中挡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专利12+12挡传动总成的一种实施例,其主要示出了本专利的传动路径,下面对本专利的结构和动力输出路径做详细介绍。
[0023]首先,该实施例包括七根动力轴,分别为输入轴1、惰轮轴2、换挡从动轴 3、主变速输入轴4、副变速主动轴5、副变速从动轴以及输出轴7,这七根动力轴均平行布置,在每根轴
上均设有相应的齿轮。
[0024]输入轴1上空套有倒挡主动轮11和前进主动轮13,也即倒挡主动轮11和前进主动轮13在输入轴1上可以自由地旋转,此外,输入轴1还设有位于倒挡主动轮11和前进主动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12挡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其上空套有倒挡主动轮(11)和前进主动轮(13),所述输入轴(1)上还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用于与倒挡主动轮(11)或前进主动轮(13)相啮合的第一同步器(12);惰轮轴(2),其上空套有惰轮(21),所述惰轮(21)与倒挡主动轮(11)相啮合;换挡从动轴(3),其上设有与其同步旋转的倒挡从动轮(31)、前进从动轮(32)和第一中间轮(33),所述倒挡从动轮(31)与惰轮(21)相啮合,前进从动轮(32)和前进主动轮(13)相啮合;主变速输入轴(4)、副变速主动轴(5),二者之间设有四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还包括副变速从动轴(6)、输出轴(7),二者之间设有三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2+12挡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输入轴(4)上依次设置第二中间轮(45)、Ⅰ挡主动轮(41)、Ⅱ挡主动轮(42)、Ⅲ挡主动轮(43)和Ⅳ挡主动轮(44),所述第二中间轮(45)、Ⅰ挡主动轮(41)、Ⅱ挡主动轮(42)与主变速输入轴(4)同步旋转,第二中间轮(45)与第一中间轮(33)相啮合,所述Ⅲ挡主动轮(43)和Ⅳ挡主动轮(44)空套在主变速输入轴(4)上,二者中间的主变速输入轴(4)上设置有用于与其中之一相配合的第二同步器(47);副变速主动轴(5)上依次设置Ⅰ挡从动轮(51)、Ⅱ挡从动轮(52)、Ⅲ挡从动轮(53)、Ⅳ挡从动轮(54)和高挡主动轮(57),Ⅰ挡从动轮(51)和Ⅱ挡从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良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