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31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凝胶保温板,属于外墙保温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气凝胶保温板强度较低的缺陷。气凝胶保温板包括气凝胶保温层和缝合连接结构,所述缝合连接结构将气凝胶保温层缝合连接。气凝胶保温层由气凝胶保温块在多个方向缝合连接,缝合连接结构与气凝胶保温层纤维的延伸方向相交错,从而形成牢固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从而使缝合后的气凝胶保温板在各个方向的抗拉强度均大大增强,无需复合其他高强度板就可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大大降低了气凝胶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应用成本。低了气凝胶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应用成本。低了气凝胶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凝胶保温板


[0001]本技术属于外墙保温
,涉及一种气凝胶保温板。

技术介绍

[0002]气凝胶保温板是一种纳米刚性保温板,可用于建筑、机器、设备及其他领域,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对保温层厚度、耐温及强度的保温隔热要求。纳米气凝胶是目前所知的固体中导热系数最低的物质。气凝胶保温板因其具有极低导热率,节能环保,使用方便及憎水效果优异等特点,已成为广大用户寻求更佳隔热效果的最佳选择,尤其在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外保温领域。
[0003]但是,由于现有的气凝胶保温板多为层状疏松结构,其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尤其是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更小,不能满足建筑相关标准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不适合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目前只能作为填充材料在无机或金属面层的夹心保温板中使用,导致气凝胶保温板整体的应用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气凝胶保温板在运输和安装时容易掉粉,这会导致气凝胶保温板安装在外墙后保温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还会导致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气凝胶保温板,目的在于气凝胶保温板强度较低的缺陷。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凝胶保温层和缝合连接结构,所述缝合连接结构将气凝胶保温层缝合连接。
[0007]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砂浆层,所述砂浆层填充所述凹槽。
[0008]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砂浆层,所述砂浆层内设有丝网。
[0009]所述气凝胶保温层通过超声缝合技术或工业缝纫机缝合技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缝合连接结构通过超声波缝合机缝合气凝胶保温层而成或通过工业缝合机缝合气凝胶保温层而成。
[0010]所述气凝胶保温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耐碱无机覆盖层,所述缝合连接结构将气凝胶保温层、耐碱无机覆盖层缝合连接,所述耐碱无机覆盖层为耐碱纤维网格布、玻纤水泥纸或铝箔。
[0011]一种夹心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位于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的气凝胶保温层和将第一包覆层、气凝胶保温层、第二包覆层缝合连接的缝合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均为矿棉、玻璃棉板、玻璃纤维针刺毡或玄武岩纤维棉。
[0012]所述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气凝胶保温层通过超声缝合技术或工业缝纫机缝
合技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缝合连接结构通过超声波缝合机缝合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气凝胶保温层而成或通过工业缝合机缝合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气凝胶保温层而成。
[0013]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的表面设有耐碱无机覆盖层,所述缝合连接结构将气凝胶保温层、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耐碱无机覆盖层缝合连接,所述耐碱无机覆盖层为耐碱纤维网格布、玻纤水泥纸或铝箔。
[0014]一种复合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保温层、包裹在内部保温层外的气凝胶保温层和将所述内部保温层、气凝胶保温层缝合连接的缝合连接结构,所述内部保温层为矿棉、玻璃棉板、玻璃纤维针刺毡或玄武岩纤维棉。
[0015]所述内部保温层和气凝胶保温层通过超声缝合技术或工业缝纫机缝合技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缝合连接结构通过超声波缝合机缝合内部保温层、气凝胶保温层而成或通过工业缝合机缝合内部保温层、外部保温层而成;
[0016]所述外部保温层的表面设有纤维网格布,所述缝合连接结构将内部保温层、气凝胶保温层和纤维网格布缝合连接。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气凝胶保温层由单块或多块气凝胶保温块在多个方向缝合连接,缝合连接结构与气凝胶保温层纤维的延伸方向相交错,从而形成牢固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从而使缝合后的气凝胶保温板在各个方向的抗拉强度均大大增强,无需复合其他高强度板就可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大大降低了气凝胶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应用成本。
[0019](2)将容易掉粉的气凝胶保温层设置在不会掉粉且具有纤维材料的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并通过在纵向、横向等多个方向将第一包覆层、气凝胶保温板、第二包覆层缝合连接,使缝合后的夹心气凝胶保温板不仅抗拉强度在各个方向均大大增强和可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而且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几乎不会掉粉,不会导致气凝胶保温板因掉粉较多而降低保温性能,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0020](3)采用防水性能好的气凝胶保温材料包裹防水性能较差的矿棉等保温材料,并通过在纵向、横向等多个方向将气凝胶保温层、防水性能较差的内部保温层缝合连接,使缝合后的复合气凝胶保温板不仅抗拉强度在各个方向均大大增强和可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而且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0021](4)采用缝合连接工艺来增强气凝胶保温板的抗拉强度,缝合连接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气凝胶保温板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气凝胶保温板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设有砂浆层的气凝胶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设有纤维网格布的气凝胶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缝合连接结构的缝合方向示意图;
[0027]图6为夹心气凝胶保温板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夹心气凝胶保温板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设有纤维网格布的夹心气凝胶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复合气凝胶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设有纤维网格布的复合气凝胶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纤维材料交叉点熔化缝合示意图。
[0033]附图标注说明:100、气凝胶保温层;110、凹槽;200、缝合连接结构;300、砂浆层;310、丝网;400、耐碱无机覆盖层;510、第一包覆层;520、第二包覆层;600、内部保温层;700、纤维网格布;800、纤维交叉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凝胶保温板,包括气凝胶保温层100和缝合连接结构200,所述缝合连接结构200将气凝胶保温层100缝合连接。气凝胶保温层100由单块或多块气凝胶保温块在多个方向缝合连接,缝合连接结构200与气凝胶保温层100纤维的延伸方向相交错,从而形成牢固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从而使缝合后的气凝胶保温板在各个方向的抗拉强度均大大增强,无需复合其他高强度板就可单独作为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大大降低了气凝胶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应用成本。
[0037]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凝胶保温层(100)和缝合连接结构(200),所述缝合连接结构(200)将气凝胶保温层(100)缝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100)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设有多个凹槽(110),所述气凝胶保温层(10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砂浆层(300),所述砂浆层(300)填充所述凹槽(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10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砂浆层(300),所述砂浆层(300)内设有丝网(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100)通过超声缝合技术或工业缝纫机缝合技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缝合连接结构(200)通过超声波缝合机缝合气凝胶保温层(100)而成或通过工业缝合机缝合气凝胶保温层(100)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保温层(10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有耐碱无机覆盖层(400),所述缝合连接结构(200)将气凝胶保温层(100)、耐碱无机覆盖层(400)缝合连接,所述耐碱无机覆盖层(400)为耐碱纤维网格布(700)、玻纤水泥纸或铝箔。6.一种夹心气凝胶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包覆层(510)、第二包覆层(520)、位于第一包覆层(510)与第二包覆层(520)之间的气凝胶保温层(100)和将第一包覆层(510)、气凝胶保温层(100)、第二包覆层(520)缝合连接的缝合连接结构(200),所述第一包覆层(510)和第二包覆层(520)均为无纺布、土工布、矿棉、玻璃棉板、玻璃纤维针刺毡或玄武岩纤维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奕陈文杰徐沪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