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30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拦网及吊架装置,其中,第一导轨包括底板及固定于底板两侧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与底板形成凹形滑槽,入流井侧壁对向固定设置一对第一导轨,拦网包括矩形网架及固定于网架内的网兜,矩形网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竖梁、位于其底部的底横梁及位于其顶部的顶横梁,侧竖梁插接于凹形滑槽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顶横梁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通过钩索与吊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操作简单,当拦网需要清理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入流井井口的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提拉拦网即可,免去了人员下井操作的各种繁琐工作,可以实现单人操作,避免下井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全风险。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入流井拦污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入流井是城市排水系统中连接表层排污管与泵站等调蓄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入流井是否通畅直接影响相关区域排水管网的排涝能力。然而由于区域发展情况不同,地面污染程度也不同,常规入流井闸门拦网设计遇到很多挑战,其中最多发的就是大块污物堵塞,如初雨杂质很多,其中对管网影响较大的是绿植枝叶、塑料泡沫等生活垃圾。因此,这也成了一些多降雨城市容易引发区域内涝的重要原因。
[0003]为解决这个问题,常规的办法是需要人员定期下井进行打捞清理,清理固定于入流井内壁的拦网。这方法虽然可以暂时解决入流井堵塞问题,但也还是存在清理过程繁琐、对人员安全存在一定危险等问题。
[0004]因此研发一种便于清理的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成为市政排水领域的急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便于清理的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拦网及吊架装置,其中,第一导轨包括底板及固定于底板两侧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与底板形成凹形滑槽,入流井侧壁对向固定设置一对第一导轨,拦网包括矩形网架及固定于网架内的网兜,矩形网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竖梁、位于其底部的底横梁及位于其顶部的顶横梁,侧竖梁插接于凹形滑槽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顶横梁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通过钩索与吊架装置连接。
[0007]使用时钩锁勾住提拉环通过吊架装置提供的动力拉动矩形网架在第一导轨的凹形滑槽内向上滑动,并最终提升至入流井上方,此时清理人员可以轻易的清除停留在网兜内的污物,清理完后缓慢放松钩锁,拦网就能顺着第一导轨重新进入入流井并继续对井内水流进行污物拦截。这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使用方便,且免去了人员下井操作的带来的安全风险。
[0008]优选的,网兜向外凸起形成D形垃圾容置腔,特别是靠近底横梁处的网兜。这样的D形垃圾容置腔可以增加网兜容纳污物的容积,有效延长每一次清理拦网的时间间隔,减少清理频次,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拦网起吊过程中污物从网兜中掉落。
[0009]优选的,底横梁固定连接有网托结构,所述网托结构垂直于矩形网架。拦网起吊过程中,网托结构可以托住从网兜中掉落的污物,进一步保障污物第二次掉入入流井。
[0010]优选的,吊架装置包括固定于井口平台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吊杆,伸出并固定于吊杆顶部的定滑轮,吊杆底段即吊杆近底座处固定连接铰轮结构。钩索穿过定滑轮并向下勾住提拉环,有效转变提拉拦网过程的力矩方向,再通过铰轮转铰产生提拉力,使得操作更方便。值得说明的是该铰轮可以是手动铰轮也可以是电动铰轮,根据入流井口径大小
或拦网重量进行匹配。
[0011]优选的,吊杆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竖杆,与竖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斜杆及与竖杆、斜杆形成三角支撑的支撑杆,斜杆顶部固定连接定滑轮。由竖杆、斜杆及支撑杆组成的三角支撑结构更稳定,且能够将定滑轮递送至拦网提拉环正上方,使得拦网升降更顺畅。
[0012]优选的,第一导轨一侧限位板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结构与第一导轨相同,第二导轨的凹形滑槽内滑动连接矩形栅网。突发情况下,污物从拦网二次掉落进入入流井,或拦网清理过程中污物流经入流井,矩形栅网都可以进行二次拦截,有效防止污物进入排污管网后端。
[0013]优选的,栅网包括矩形网框及平面网。由于拦网的初次拦截作用,流经栅网的污物大幅度减少,此时只需要设置平面网即可,节约设备成本。
[0014]优选的,矩形网框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竖杆、位于其底部的底横杆及位于其顶部的顶横杆,侧竖杆插接于凹形滑槽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顶横杆设置有提拉环。在栅网的顶横杆处设置提拉环可以使得栅网前端积聚较多污物时,用钩锁勾住提拉环并将栅网拉出入流井进行清理。
[0015]优选的,底横杆固定连接有网托结构,所述网托结构垂直于栅网。栅网起吊过程中,网托结构可以托住从网兜中掉落的污物,进一步保障污物第二次掉入入流井。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当拦网需要清理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入流井井口的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提拉拦网即可,且免去了人员下井操作的各种繁琐工作,可以实现单人操作,且避免下井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拦网及导轨安装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拦网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拦网轴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栅网轴侧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吊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001、拦网002及吊架装置003,其中第一导轨001包括底板0011及固定于底板0011两侧的限位板0012,两限位板0012与底板0011形成凹形滑槽0013,入流井侧壁A对向固定设置一对第一导轨001,拦网002包括矩形网架0021及固定于网架0021内的网兜0022,矩形网架0021包括位于矩形网架0021两侧
的侧竖梁0023、位于矩形网架0021底部的底横梁0024及位于矩形网架0021顶部的顶横梁0025,侧竖梁0023插接于凹形滑槽0013与第一导轨001滑动连接,顶横梁0025设置有提拉环0026,提拉环0026通过钩索(未示出)与吊架装置003连接。
[0026]进一步地,网兜0022向外凸起形成D形垃圾容置腔0027。
[0027]进一步地,底横梁0024固定连接有网托结构005,其中,网托结构005垂直于矩形网架 0021。
[0028]进一步地,吊架装置003包括固定于井口侧壁A上平面的底座0031,与底座0031固定连接的吊杆0032,伸出并固定于吊杆0032顶部的定滑轮0033,吊杆0032近底座0031的底段处固定连接铰轮结构0034。
[0029]进一步地,吊杆0032包括与底座0031固定连接的竖杆0035,与竖杆0035顶端固定连接的斜杆0036及与竖杆0036、斜杆0036形成三角支撑的支撑杆0037,斜杆顶0036部固定连接定滑轮0033。
[0030]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拦网及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底板及固定于底板两侧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与底板形成凹形滑槽,入流井侧壁对向固定设置一对第一导轨,所述拦网包括矩形网架及固定于网架内的网兜,矩形网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竖梁、位于其底部的底横梁及位于其顶部的顶横梁,侧竖梁插接于凹形滑槽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顶横梁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通过钩索与吊架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向外凸起形成D形垃圾容置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有网托结构,所述网托结构垂直于矩形网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流井闸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装置包括固定于井口平台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吊杆,伸出并固定于吊杆顶部的定滑轮,吊杆底段固定连接铰轮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虹黄清强杨志豪谭千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