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2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包括箱体、箱盖、折叠支撑杆、底座、分层内轴和贮缆桶,箱盖用于封闭箱体;折叠支撑杆用于支撑箱盖;底座和贮缆桶安装在箱体内部,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光缆实行“8”字型绕缆的分层内轴。它针对现有装置无法自动、高速敷设重型、长距野战和普通光缆,无法在山地、河流、海洋敷设光缆,无法实现机动光纤通信问题,而设计出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将重型、超长距、无接头的野战或普通光缆绕放在箱内贮存、运输,无需复杂放缆装置直接实施高速、无扭矩放缆,能够实现车载、机载、船载高速自动放缆,并可实现机动中光纤通信。并可实现机动中光纤通信。并可实现机动中光纤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缆是当今实施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数字通信主要载体,对现代机动作战和应急通信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电子综合通信系统、应急开口引接系统、抢险救灾等场合需要反复使用野战光缆。野战光缆不但具备普通光缆的基本特点,而且能够在野外环境下承受足够大的张力负荷,还能够反复卷绕收放,结构上还具有尺寸较小、柔软轻巧等特点,使其成为机动作战和应急通信保障的首选。
[0003]传统的野战光缆收放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使得野战光缆只能用于短距离、低速率、战术通信:现有各型野战收放缆装置收放野战光缆距离较短,长距敷设接头多、损耗大、中继短,难以实施长距大容量通信;因机架结构小、负重能力弱、使用机械排缆控制,性能单一、通用性差,仅能收放轻型和超轻型野战光缆,尤其不能收放重型野战光缆和普通光缆,抗压抗拉抗弯能力弱,难以实现稳定干线光纤通信;制式野战光缆自动收放车辆和装置技术繁杂易损难修、性能单一,成本较高,难以大量推广应用;现用车载自动收放装置仅适用于普通路面、西北荒漠和草原开阔平缓地形,无法在山林、河流、海洋自动收放野战光缆,环境适应性差,无法应用于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现有缆盘收放缆模式,光缆末端接头随缆盘转动,不能连接设备,无法实施动中光纤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敷设重型、超长距野战光缆和普通光缆的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包括箱体,还包括箱盖、折叠支撑杆、底座、分层内轴和贮缆桶,所述箱盖设置在箱体顶部,用于封闭箱体;所述折叠支撑杆包括左侧支撑杆和右侧支撑杆,所述左侧支撑杆上端安装在箱盖一侧的中间位置,下端安装在箱体顶端前角内侧面上,所述右侧支撑杆上端安装在箱盖另一侧的中间位置,下端安装在箱体同侧顶端前角内侧面上,所述左侧支撑杆和右侧支撑杆对称设置,可折叠收放;所述底座呈“8”字型,固定在箱体内部;所述分层内轴包括左侧分层内轴和右侧分层内轴,所述左侧分层内轴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侧圆弧形心位置,所述右侧分层内轴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右侧圆弧形心位置;所述贮缆桶的截面与底座外围仿形,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贮缆桶包括左侧桶、右侧桶、中间出缆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贮缆桶内的线缆采用复合“8”字型绕线的方式,光缆由贮缆桶一侧桶壁逐圈绕至分层内轴,再由分层轴逐圈绕回贮缆桶壁,然后顺绕过渡至贮缆桶另一侧,重复上述过程,构成一个复合“8”字,多层复合“8”字光缆绕满贮缆桶,其中最
下层光缆起始接头由贮缆桶中间侧壁出缆槽引出,最上层末端接头直接由贮缆桶顶端引出,两个接头置于箱体和贮缆桶之间固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箱体前侧板为可打开对开板,所述箱盖的一端铰接在箱体上,所述箱盖上端设置有拉手。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箱盖的开口侧内部还安装有导缆轮,当箱盖关闭时导缆轮处于箱体与贮缆桶之间的夹层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分层内轴每层高度10cm,逐层嵌套,叠加高度小于箱体的高度,放缆时可逐层去除。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提供的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无需复杂放缆装置,放缆时,箱装光缆装载在载具上,将末端接头及光缆穿过导缆轮与机房光端机或光配线架连接,边行进边放缆,已敷设的光缆与地面相对静止,光缆无扭矩,无附加拉力,光缆不受损,便于收缆。另外,由于采用无缆盘放缆,光缆像抽丝一样从箱内抽出,没有普通收放缆装置缆盘惯性力,可实现高速、变速放缆,提高了野外适用性。由于光缆起始接头和末端接头都不转动,最后一箱光缆起始接头连接光端机,可边行进边放缆边通信,实现动中光纤通信。
[0013](2)本技术提供的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对现有装置无法自动、高速敷设重型、长距野战和普通光缆,无法在山地、河流、海洋敷设光缆,无法实现机动光纤通信问题,而设计出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可以将多箱光缆装载在同一个运输车、飞机或船上,实现车载、机载、船载超长距、无接头、高速自动放缆,可直升机载缆高速越山林、河流、天堑敷设光缆,船载缆海洋、湖泊敷设光缆,可在机动中实现光纤通信。
[0014](3)本技术提供的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由于贮缆桶存放于箱体内部,所以其负重能力较传统的收放缆装置强,能够快速敷设重型野战光缆和普通光缆,也便于战备光缆贮存、运输,贮运放一体,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该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15]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径向截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和分层内轴装配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8“字贮缆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复合”8“字绕缆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多层复合”8“字叠加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多层复合”8“字绕缆装箱截面示意图。
[002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箱体1、箱盖2、左侧支撑杆3

1、右侧支撑杆3

2、底座4、左侧分层内轴5

1、右侧分层内轴5

2、贮缆桶6、底层左绕组7

1、上层左绕组7

2、底层右绕组7

3、上层右绕组7

4、起始接头7

5、末端接头7

6、拉手8、导缆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折叠支撑杆、底座、分层内轴和贮缆桶,所述箱盖设置在箱体顶部,用于封闭箱体;所述折叠支撑杆包括左侧支撑杆和右侧支撑杆,所述左侧支撑杆上端安装在箱盖一侧的中间位置,下端安装在箱体顶端前角内侧面上,所述右侧支撑杆上端安装在箱盖另一侧的中间位置,下端安装在箱体同侧顶端前角内侧面上,所述左侧支撑杆和右侧支撑杆对称设置,可折叠收放;所述底座呈“8”字型,固定在箱体内部;所述分层内轴包括左侧分层内轴和右侧分层内轴,所述左侧分层内轴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侧圆弧形心位置,所述右侧分层内轴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右侧圆弧形心位置;所述贮缆桶的截面与底座外围仿形,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贮缆桶包括左侧桶、右侧桶、中间出缆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复合“8”字绕缆贮缆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缆桶内的线缆采用复合“8”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忠徐舒宇郝国斌王钰李戈彭发波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一四零一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