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和工业炉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94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和工业炉窑,所述燃烧器用于炉窑或锅炉,所述燃烧器接收输入的气体并且输出气体到所述炉窑或锅炉中,在所述燃烧器中构造有用于输送气体的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所述燃烧器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类三角形形状。截面形状构造为类三角形形状。截面形状构造为类三角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和工业炉窑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炉窑或锅炉的燃烧器和具有所述燃烧器的工业炉窑。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在工业炉窑或锅炉中,燃料和氧化剂通过燃烧器进入到炉窑或锅炉的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燃烧器点燃。然而,很多时候由于较高的燃烧温度、燃料和空气的不均匀混合等原因,可能导致在炉窑或锅炉中的燃烧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NOx),由此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在工业燃烧中一般有如下减少燃烧时生成的NOx含量的方法:
[0004]1. 预混燃烧,助燃空气和燃料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已经混合。这往往需要高的过剩空气量才能实现低NOx燃烧;
[0005]2. 分级燃烧,燃料或空气分层次地逐渐在燃烧室内混合后燃烧,前期燃烧在空气量过剩或在燃料量过剩的条件下进行,后期则伴有炉内烟气掺混入火焰的燃烧,从而实现低过剩空气的低NOx燃烧;
[0006]3. 外部烟气循环燃烧,即将部分燃烧产生的烟气由排烟处返送到燃烧器与空气或燃气混合,然后进行燃烧。
[0007]在分级燃烧中,如何通过燃烧器输出的气体的射流尽可能地卷吸烟气并且产生适宜的火焰长度,从而在炉膛中实现均匀且温度适宜的燃烧尤为重要。燃烧器输出气体的通道的数量和分布、通道出口的横截面形状、通道出口的中心距以及输出气体射流的夹角等都会影响烟气的卷吸和火焰的长度变化。在现有的燃烧器中,燃烧器输出气体的通道出口通常采用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燃烧器的尺寸通常设计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在炉窑或锅炉中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含量。
[0009]此外,本技术的其它方面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和工业炉窑,具体而言,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
[0011]一种燃烧器,用于炉窑或锅炉,所述燃烧器接收输入的气体并且输出气体到所述炉窑或锅炉中,在所述燃烧器中构造有用于输送气体的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所述燃烧器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类三角形形状。
[0012]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燃烧器上构造有点火器,所述点
火器的点火头部布置在所述燃烧器输出气体的一侧上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外部。
[0013]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燃烧器中还构造有第三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之中,在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上构造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点火头部布置在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处。
[0014]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氧化剂和燃料这两者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这两者中的另一个。
[0015]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相同类型的气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氧化剂和燃料这两者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这两者中的另一个。
[0016]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氧化剂为空气或纯氧或富氧气体。
[0017]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类三角形形状的横截面的边被构造成直线或圆弧或曲线。
[0018]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三角形形状或扇形形状或矩形形状。
[0019]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等边三角形,和/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形状构造成等边三角形。
[0020]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三角形形状,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其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三角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三角形横截面的一条边彼此平行且彼此面对。
[0021]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等边三角形并且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等边三角形。
[0022]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燃烧器输出气体的一侧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布置在所述正方形的中心,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在所述燃烧器的正方形横截面中处于所述正方形的角部区域中。
[0023]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几何中心与所述正方形的中心重合。
[0024]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使得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流出的气体的射流与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流出的气体的射流之间的夹角为小于等于45
°

[0025]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使得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流出的气体的射流与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流出的气体的射流之间的夹角为小于等于15
°

[0026]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数量为2至3个。
[0027]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中心距比n满足如下公式:
[0028]n=s/(R1+R2);
[0029]s为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R1为面积等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等效圆的半径;R2为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的等效圆的半径;
[0030]并且n的数值在2和5之间。
[003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炉窑,其中,所述工业炉窑具有以上所述的燃烧器。
[003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包括:采用了三角形横截面作为燃烧器的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在保持燃烧器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从燃烧器输出的气体卷吸烟气的能力,并且减小了火焰长度,保证了适宜的火焰方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炉窑或锅炉中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的量,既提高了火焰温度的均匀性又起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参考附图,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34]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燃烧器的纵截面视图;
[0035]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燃烧器从输出气体的一侧看的侧视图;
[0036]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燃烧器的纵截面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用于炉窑或锅炉,所述燃烧器接收输入的气体并且输出气体到所述炉窑或锅炉中,在所述燃烧器中构造有用于输送气体的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所述燃烧器的同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类三角形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器上构造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点火头部布置在所述燃烧器输出气体的一侧上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器中还构造有第三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之中,在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上构造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点火头部布置在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氧化剂和燃料这两者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这两者中的另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相同类型的气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氧化剂和燃料这两者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气体通道被构造成输入这两者中的另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空气或纯氧或富氧气体。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类三角形形状的横截面的边被构造成直线或圆弧或曲线。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三角形形状或扇形形状或矩形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构造成等边三角形,和/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形状构造成等边三角形。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策己朱挺杨洋吴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时燃烧设备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