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077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包括步骤S1:混合相机系统通过两个通道进行图像采集,以分别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步骤S2:在获得的图像对中,通过平滑算法将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去噪,以获得具有可见光图像增强效果的第一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其设有两个镜头组,一个捕捉可见光并且获得可见光图像并且另一个可以捕捉近红外光从而获得近红外光图像,其将近红外光图像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且通过平滑算法获得具有可见光增强效果的图像。法获得具有可见光增强效果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夜视图像效果,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光是指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70nm之间。
[0003]不可见光是指除可见光外那些人眼所不能感知的波长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紫外光、x射线、γ射线等。
[0004]红外光是不可见光,是波长大于可见红光(770~622nm)的电磁波。因为人眼观察不到红外光的存在,又因为物体会对红外光产生反射,所以红外夜视摄像机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夜视。
[0005]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

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常见的红外夜视摄像机采用的红外发光器件光谱主要集中在近红外短波区域。
[0006]在同样的夜间照明条件下,用CMOS(光传感器)获得的彩色图片是非常嘈杂的,近红外图片没有黑白的色彩信息,但这些图片的信噪比(SNR)非常高。
[0007]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其设有两个镜头组,一个捕捉可见光并且获得可见光图像并且另一个可以捕捉近红外光从而获得近红外光图像,其将近红外光图像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且通过平滑算法获得具有可见光增强效果的图像。
[0009]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用于提升夜视效果,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S1:混合相机系统通过两个通道进行图像采集,以分别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
[0011]步骤S2:在获得的图像对中,通过平滑算法将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去噪,以获得具有可见光图像增强效果的第一图像。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1: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一镜头组设有热反射镜,以使得第一镜头组在拍摄时只让可见光通过,从而第一图像为可见光图像;
[0014]步骤S1.2: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二镜头组去除红外截止滤光器,以使得第二镜头组在拍摄时捕捉近红外光,从而第二图像包括近红外光图像;
[0015]步骤S1.3:混合相机系统的控制器获得执行指令后同时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
头组进行拍摄,以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3中在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拍摄之前,先对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设置,以使得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在光学上对齐,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17]步骤S1.3.1: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的焦距和光圈相同,以确保每个图像对的几何排列相同,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在同一时间拍摄。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19]步骤S2.1:通过平滑算法获得与第一图像接近的第三图像;
[0020]步骤S2.2:在每一个RGB颜色通道中对第一图像通过平滑算法进行(正常)平滑处理,并且在平滑处理中结合第二图像,从而解决过度平滑和平滑不足的问题;
[0021]步骤S2.3:通过第三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结合对第一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由于不同的材料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有不同的反射率,第一图像在结合第二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时,第一图像中的边缘在第二图像中消失,从而导致边缘模糊);
[0022]步骤S2.4:将第一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IQ颜色空间,然后结合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并且通过改变平滑度权重的平滑算法进行平滑处理,以获得具有可见光图像增强效果的第一图像。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混合相机系统通过大直径透镜组捕捉宽波段光线,宽波段光线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相机、近红外光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0026]优选实施例。
[002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用于提升夜视效果,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S1:混合相机系统通过两个通道进行图像采集,以分别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
[0029]步骤S2:在获得的图像对中,通过平滑算法将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去噪,以获得具有可见光图像增强效果的第一图像。
[0030]具体的是,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1: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一镜头组设有热反射镜,以使得第一镜头组在拍摄时只让可见光通过,从而第一图像为可见光图像;
[0032]步骤S1.2: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二镜头组去除红外截止滤光器,以使得第二镜头组在拍摄时捕捉近红外光,从而第二图像包括近红外光图像;
[0033]步骤S1.3:混合相机系统的控制器获得执行指令后同时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
头组进行拍摄,以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
[0034]更具体的是,步骤S1.3中在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拍摄之前,先对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设置,以使得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在光学上对齐,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35]步骤S1.3.1: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的焦距和光圈相同,以确保每个图像对的几何排列相同,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在同一时间拍摄。
[0036]进一步的是,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0037]步骤S2.1:通过平滑算法获得与第一图像接近的第三图像;
[0038]步骤S2.2:在每一个RGB颜色通道中对第一图像通过平滑算法进行(正常)平滑处理,并且在平滑处理中结合第二图像,从而解决过度平滑和平滑不足的问题;
[0039]步骤S2.3:通过第三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结合对第一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由于不同的材料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有不同的反射率,第一图像在结合第二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时,第一图像中的边缘在第二图像中消失,从而导致边缘模糊);
[0040]步骤S2.4:将第一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IQ颜色空间,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用于提升夜视效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混合相机系统通过两个通道进行图像采集,以分别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步骤S2:在获得的图像对中,通过平滑算法将第二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去噪,以获得具有可见光图像增强效果的第一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步骤S1.1: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一镜头组设有热反射镜,以使得第一镜头组在拍摄时只让可见光通过,从而第一图像为可见光图像;步骤S1.2:混合相机系统的第二镜头组去除红外截止滤光器,以使得第二镜头组在拍摄时捕捉近红外光,从而第二图像包括近红外光图像;步骤S1.3:混合相机系统的控制器获得执行指令后同时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拍摄,以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的图像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近红外光提升夜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在启动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拍摄之前,先对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进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靓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